“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深感新质生产力在泵站中的应用愈发重要。”王战义说。
奔走在水利一线二十余年的王战义,是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机电技术“标兵”,是干部职工眼中的“大咖”,也是机电设备故障处理的“蓝领工程师”。一直以“献身、负责、求实”为工作准则的他,用实际行动服务灌溉抗旱事业。
王战义没有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能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潜心研发的晶体管液位控制装置能在行业中广泛推广和运用。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也并非出自书香名门,仅凭着超人毅力和刻苦学习,在机电工这个岗位上做出了非凡成绩。他用实际行动服务着灌溉抗旱事业,用思维求知和工作实践诠释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工作中的王战义。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推动了泵站技术创新的步伐。他从水利行业灌排泵站运行管理工作实际出发,以解决机电设备运行检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课题研究活动。其研发改造的泵站技术自动供水报警系统已在灌区泵站得到推广;对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进行了改造,使设备故障范围缩小并及时发现解决避免发生事故;在机组同轴度调整中,对标新质生产力中高科技特性,应用激光红外线对中仪新技术设备,提高了检修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团队负责人,王站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清晰地认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代表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更高,是构筑起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
“引入和应用新质生产力,对泵站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三秦工匠,王站义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发挥好工作室阵地作用,把高技能人才聚集在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技术改造等创新活动,及时推广泵站运行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新规程、新标准,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潜能。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创新路还很长。王站义对未来工作有新的打算: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利用无人机进行工程巡护、机组智能调度、设备与手机智慧化互联互通等新的技术,改变传统运行模式,提高灌区服务能力。
(陕西工人报记者鲜康)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