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邓佩勋:守护家乡40载的乡村医生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通讯员 黎甜 刘菊
5月3日早上5时许,天刚亮,年近花甲的村医邓佩勋和往常一样,赶到卫生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没有病人的时候,打扫院子、擦拭桌椅、检查设备,拾掇后院种植的中药材,他总是闲不下来。
临近中午,即便距离家不远,他也不肯离开卫生室,而是拿出手机拨打电话,请家人送饭来吃。
就在几天前,邓佩勋得知喜讯,他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月3日夜,治疗完最后一位病人,他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表示:“给我的这份荣誉,令我感到有些受之有愧。其实,我做的事情,只是我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立志从医 扎根乡村40年
1967年,邓佩勋出生于嘉鱼县潘家湾镇东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四个兄弟姐妹,父亲是村里的“赤脚医生”。9岁那年的一天下午,父亲突然喊“头疼”,邓佩勋连忙喊来几位邻居,把他抬到镇医院。经过检查,父亲被确诊为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由于救护不及时、医疗条件有限,住院9天后不幸去世。
邓佩勋正在看病。受访者供图
邓佩勋说,回想起来,如果有现在的医疗条件,父亲完全可以抢救回来。“这个痛苦的记忆影响了我的一生,从此,我就立下志向,继承父亲的职业,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说。
14岁初中毕业后,邓佩勋就背着行囊,前往邻近的武汉江夏法泗镇卫东村拜师学医。
学成归来,邓佩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办起了村卫生室。自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赤脚医生”生涯。那一年,是1984年。他在村里,坚守了整整40年。
谢绝高薪 留村为乡亲看病
20世纪90年代起,上级医疗机构给他抛来了橄榄枝,相关部门曾想将他调动到镇卫生院,在广州私人诊所工作的朋友也高薪聘请他加盟,可他都婉言拒绝了。
“走的理由只有一个,留在老家的理由有无数个。”邓佩勋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是小时候父亲就教育我,学医不是为了赚大钱。在村卫生室工作同样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可以为乡亲实实在在做点好事,我感到很值得。”“二是大医院本来就不缺医生,反而我们最基层的村卫生室最缺医生。”“三是我走了,乡亲们看病就不方便了。而且,几十年来,哪些乡亲有高血压、糖尿病,哪些乡亲会过敏,我都很清楚,新人来了还需要摸索。”
提起这一点,不得不提起邓佩勋最自豪的一件事——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努力。自1996年起,他就着手建立村民健康状况档案,他将村民按照各家各户编号,挨家挨户登门走访,记录每个人的健康信息,并有意识地分门别类。“至今,村内共有高血压病人514人、糖尿病人149人、65岁以上的老人468人、医养结合和居家养老的有22人。”邓佩勋如数家珍。按照不同疾病的风险等级,他坚持按照每周、每两周、每月、每季度固定的频率上门随访,进行对症治疗或转诊。
继续深造 为乡亲多做点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村民没钱看病,只能先赊账,恢复后慢慢还钱。为病人垫付应急医药费,成为邓佩勋的“家常便饭”。为让更多乡亲及时看上病,邓佩勋长期为乡亲们减免出诊费用。2000年后,国家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加之经济条件改善,自此,村民才不用赊账看病。
早年间,村卫生室的制氧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都是邓佩勋自己出钱买。2006年,邓佩勋将卫生室面积扩建到138平方米,实现了药房、观察、治疗、诊断和健教室5室分开。在他的精心操持下,2012年12月,卫生室被授予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室;2013年12月,被授予湖北省最美村卫生室。2014年,在县、镇卫生部门的支持下,邓佩勋主持修建了使用面积达1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此后,乡村医疗条件有更大的改善。2023年,上级部门给卫生室配备了心电图检测设备,检查结果可以直接发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诊断。
医疗条件好了,找邓佩勋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每天天刚亮,邓佩勋就赶到卫生室。即便距离家不远,他从不回家吃饭,而是请家人将一日三餐送来吃,直到晚上9点后才回家。
2022年,邓佩勋报名就读湖北理工学院的医学专科,明年毕业后,他计划继续就读医学本科。“听过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能够免试专升本,我还想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乡亲多做点事。”邓佩勋说。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