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二氧化碳驱油、逐“光”追“风”、原油生产碳排放清零……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崛起——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向“新”而行④|老油田上新“风光”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5-08 10:19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向“新”而行④】

原标题:二氧化碳驱油、逐“光”追“风”、原油生产碳排放清零……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崛起——(引题)

老油田上新“风光”(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张新词

1111_副本

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6号大井丛平台全貌。受访者供图

22222_副本

图为吉林油田黑125区块注气平台。受访者供图

阅读提示

吉林油田正在全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构建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展现出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崛起的十足“底气”。

芳菲四月,草长莺飞,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大情字井采区黑185区块水平井现场,二氧化碳被源源不绝注入地下,驱动岩层挤出石油。放眼望去,千里油区,一台台巨大的白色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着深邃光芒,好一派靓丽新“风光”。

建矿63年来,吉林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近2亿吨、天然气超200亿方。记者在吉林油田媒体春早行活动中获悉,如今,这个传统能源企业正以一次次“敢为人先”的绿色探索,全力以赴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构建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化“气”为宝,点“碳”成金

将水注入地层,通过增压提升对油藏的驱动力,是常见的采油方法。然而,对于吉林油田而言,传统“水驱”变得越来越艰难。

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低渗透、低丰度、低产出,加之历经半个多世纪开采,容易被水驱出的石油日益减少,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的问题。

相较于“水驱”,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驱油的能量更强。恰好,吉林油田长岭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中伴有浓度约23%的二氧化碳,为“碳驱”提供了基础条件。于是,吉林油田毅然吹响实施CCUS项目的冲锋号,并成立了二氧化碳开发公司。

“简单来说,CCUS就是将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和收集起来,通过注入站将其灌入地下,‘变废为宝’用以驱油,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永久埋存。” 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开发公司(一体化中心)主任张德平介绍。

这听上去很美好,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当时,国内CCUS技术的应用尚属空白,而且作业危险系数高,一切都得从“0”开始。

“我们紧锣密鼓开展技术攻关,历经多年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全场景油藏工程技术、全阶段注采工程技术、全流程地面工程技术、全过程腐蚀防护技术、全方位安全环保技术的‘五全’技术系列,打造出了国际领先的整套CCUS技术。”张德平说。

依托自主技术,吉林油田积极研发CCUS全链条新装备、新工艺,完成了CCUS国产关键设备从无到有的跨越,在我国率先走通了二氧化碳捕集输送、集输处理和循环注入全流程,建成国内首个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并成为亚洲最大的CCUS-EOR项目。

“二氧化碳是低渗透油田后期采油的有效介质,相较水驱,碳驱可提高单井产能1至3倍,采收率提高10%至30%,通过实施CCUS项目,吉林油田现已累计增油32万吨,相当于发现一个年产150万吨的新油田。” 二氧化碳公司副经理吴鱼锋说。

运用自主CCUS技术,12年来,吉林油田累计向地下注入二氧化碳突破300余万吨,注入规模为国内最大,相当于植树2700万棵、近15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的减碳效果。

去年11月,吉林油田CCUS全产业链创新技术荣获“零碳中国”十大创新技术奖。近日,该项目又成功入围CIPPE北京石油展展品创新金奖评审,向国内外观众展现出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崛起的十足“底气”。

逐“光”追“风”,一马当先

走进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在中国石油王瑞东技能专家工作室门前,4组光伏板闪闪发亮。王瑞东对记者笑语:“别小瞧这4组光伏板,它们一天满负荷发电量达到152千瓦时,就是靠它们,我们打造了全集团第一个‘全绿电’工作室。”

穿梭于吉林油田广袤的作业区,各个井场内随处可见正在“贪婪”吸收阳光的光伏发电板,它们已成为推动吉林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重要助力之一。

“一个井场约占地1200平方米,采油井或注水井占地不到2个平方米,把空地合理利用起来,每个井场能铺设2至4组光伏板,在阳光最充足时段,一组光伏板每小时可发电14千瓦时。”王瑞东告诉记者,新木采油厂有200个井场都已铺设光伏板。

油气企业是耗电大户,吉林油田每年耗电量约14亿千瓦时,电费是采油厂最大的费用支出。要想有效压降电力成本,找到新路径、拓宽新空间是关键。立足丰富的风光资源,吉林油田抢前抓早推进风光项目建设,创造了多项第一。

2018年5月,吉林油田红岗1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这是吉林省第一家企业自发自用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也是中国石油第一座大型分布式光伏电站;2022年12月,中国石油第一台风机在吉林油田北湖风电场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石油从传统油气生产向新能源领域的又一步实质性跨越;2023年2月,随着吉林油田华侨风电场最后一台风机并网,中国石油第一个自消纳全容量并网的风电场全部投产。

2023年3月,吉林油田15万千瓦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并网,年发电量3.6亿千瓦时。“该项目一年可节省电费超过1亿元。”吉林油田新能源公司经理彭军说。

“我们正快马加鞭建设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它是中国石油在建单体最大的集中风电项目,也是吉林油田第一批新能源规模外送工程。”吉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副经理栾军告诉记者,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运,届时年可输出绿电16.3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4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8.8万吨,所有发电量将全部用于“外输”创效。

零碳原油,“零”的突破

以冬捕盛景闻名的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2023年8月4日,在查干湖畔,随着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光热系统正式并网运行,亚洲最大的陆上采油平台集群零碳示范区建成投运,中国第一桶“零碳原油”在此诞生。

“原油开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零碳原油’生产用能全部来自清洁能源。”吉林油田首席技术专家贾雪峰介绍,通过综合实施集约化建产减碳、清洁能源利用替碳、CCUS驱油埋碳等举措,零碳示范区真正实现了原油零碳生产、零碳排放。

说起集约化建产,不得不说到“大井丛”。传统布井方式油井位置分散,而“大井丛”则是采用定向井、集团压裂、智能化配套等先进技术,把多口井集中建设在一个平台上,能把周边很远地方的油抽过来,既可显著提高建设及生产运维效率,又大幅减少了建井成本、生产占地和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以2022年投产的新立采油厂16号大井丛为例,其占地面积仅1.85万平方米,上面密布着72口油水井,控制地下含油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地质储量300万吨。“16号大井丛刷新了我们此前创造的亚洲最大陆地采油平台新纪录。这个平台完全采用吉林油田自主研发的液压直驱型抽油机,较之传统驴头式抽油机,日耗电量由120.1千瓦时降至90千瓦时,节能25%。”新立采油厂常务副厂长张成明讲道。

2023年3月,吉林油田在新立采油厂1号、2号、3号、16号大井丛启动零碳示范区建设。张成明告诉记者:“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风光发电储能替代网电,实现了100%绿电替代。再通过地热、光热、空气源热部分替代天然气加热,实现部分热力清洁替代,年可替代天然气60万立方米。”

新能源与油气业务的齐头并进,让老油田不断呈现出喜人新面貌。作为中国石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先行者,目前,吉林油田正以绿电、二氧化碳等为纽带,推动上下游多能互补、全面融合,加速打造吉林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努力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多新贡献。

责任编辑:宋新雨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