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工作跑出朝阳“加速度”

来源:中工网
2024-05-09 09:00

中工网讯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个创新工作室在工会组织精心培育与呵护中成长壮大,掀起了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热潮;一场场职业技能竞赛在奋力追逐与拼搏中展现风采,架起了技能人才“成长阶梯”;取得技能证书、助力积分落户、技术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激励,更多的产业工人享受了“产改”红利;学历培育、技能竞赛、成立工作室,一步步职业成长阶梯,为产业工人搭建起一套服务全职业周期的职业坐标体系,畅通了产业工人职业晋升的有效途径……一件件生动实践,一个个朝阳特色的“工匠名片”和“产改品牌”,都见证着广大产业工人一起走过的朝阳“产改”之路。

作为北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区,朝阳区立足在国家政策中把握“产改”大方向,在全市要求中谋划“产改”大格局,在自我发展中寻求“产改”大突破。在实践过程中,朝阳区总工会认真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结合自身特色,认真谋划,开展了一系列首创性、探索性的建设实践,形成“12345”朝阳产改模式,推出“产改博览会、论坛沙龙、影像纪实、出版图书、动态宣传”的“五个一”产改成果展示平台,创新性地打造出“制度创新、协同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的“五新联动”产改工作机制,并在全市率先出台朝阳“产改”评价机制,将“产改”评价考核延伸至全区基层,形成以评促改、以评增效的良好局面。

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张克斌介绍,朝阳区是全市经济大区、人口大区,具有产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丰富多元,国际化、市场化水平高等特点。通过实施“凤凰计划”、搭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措施,朝阳区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技能人才。截至今年3月,朝阳区共有技能人才24.1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6万人,占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的37%,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年来,朝阳区总工会持续开展“朝阳能手、朝阳匠心达人、朝阳工匠、朝阳大师”系列品牌评选活动,挖掘、培养、选树打造行业代言人,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工匠名片”和“产改品牌”。2023年,纳入“匠心朝阳”人才数据库的技能领军人才近2000名。

与此同时,朝阳区总工会把“朝阳百强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推进“产改”抓手,成立“创新工作室联盟”和“朝阳劳模联盟”,开展跨类别、跨行业、跨单位的创新联盟矩阵行动,打造人才成长加油站、企业发展智囊团、工匠大师孵化器、创新项目攻关队、人才培养创新源。截至今年3月,申报首都自主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等创新项目103个,获评市、区级创新工作室52家,助推1243名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跑出朝阳创新创造“加速度”。

由朝阳区总工会资助学费,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政策扶持提高学历,从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荐产业工人、“凤凰计划”优秀人才和高端商务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抓住“职业培训、技能竞赛、平台拓展、等级晋升、参政议政”五个关键环节,如今,朝阳区已经建立起服务产业工人全职业周期的职业坐标体系。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中心城区,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新朝阳。”张克斌表示,未来,朝阳区各级工会将继续主动担当作为,扛起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动更多的产业工人不断提升自我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扎实的“产改”实践,回答时代之问。

(劳动午报记者 刘欣欣)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