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朱俊:大国工匠制造“大国重器”

来源:沈阳日报
2024-05-14 15:03

原标题:大国工匠制造“大国重器”(主题)

——访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定子车间数控镗工朱俊(副题)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采写 王雁摄影

致敬劳动者,让劳模精神永传承!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沈阳市总工会联合《沈阳日报》推出“工人先锋 振兴力量”专栏,与2024年各级五一劳动奖章(状)获得者面对面,追寻优秀一线劳动者的足迹,深挖沈城各行各业精英的动人故事,引领全市广大职工争当新时代的楷模。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拥有刀具、加工方法、设备等技术革新30余项,实现加工效率同比提高30%—40%,每月完成产量350小时以上,每年为集团节约外协成本200余万元……他常说:“我们生产的是‘大国重器’,绝不能有任何瑕疵。”

今年38岁的朱俊,已经在沈鼓集团工作了20年。他说:“我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潮来到沈鼓集团,开启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路程。能够进入国家唯一没有备份的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企业,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师道传承 守望初心

朱俊所在的车间是加工压缩机的定子车间,为转子能够平稳运行提供支撑。压缩机的定子件都是庞然大物,小则几吨,大则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工件虽大,但它的精度要求却非常高,往往形位公差都要求在0.01毫米,甚至更小,相当于A4纸薄厚的1/8,这就需要有高超的技能、丰富的经验以及熟练的操作手法。

朱俊说:“我很幸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两位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师傅。在师傅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一线产业工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一次夜班,设备突然半夜报警,维修机床的师傅已经下班,朱俊没有办法,就硬着头皮给自己师傅打电话。他以为师傅会责备他,没想到师傅却耐心地询问,一步一步找出问题,教他操作机床解决问题。从那以后,朱俊就下定了钻研技术的决心,要像师傅那样,能够随时随地破解难题。

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周六周日不休息成了他的日常习惯。每当有同事问他:“加班这么累,值得吗?”他都坚定地回答:“能够让技能快速提升,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攻坚克难 持续创新

“在沈鼓,有杨建华、徐强、姜妍等诸多劳动模范,他们像灯塔一样给我照亮了前进方向。”朱俊说。在这种持续奔跑、不断奋斗中,他也相继获得了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沈鼓集团开发的新产品很多都是国家重点项目。BCL离心压缩机组是沈鼓集团的重点压缩机系列,端盖为BCL系列产品的重要零部件,所以端盖在生产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既要保证加工质量,也要保证其加工效率。

2020年以来,朱俊参与研发产品的端盖轴承区径向和轴向尺寸都比以往要大,周围结构紧凑,空间小。经过反复比对,他将钻头变径套改进,又将变径套与铣刀和铣刀柄连接。由于改进后刀柄过长,连接不稳定,采用螺旋插补的方式铣制成型,就做到了既保证加工质量又保证加工进度。

勇于担当 引领作为

2020年8月,朱俊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19人,主要负责沈鼓集团BCL系列和M+B型压缩机定子产品的加工创新工作。

2023年,创新工作室成员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年无质量事故发生。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工作室合理有序地开展6S工作,定期培训基础知识,使青年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积蓄后备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像朱俊曾经承诺的:“我要把技能报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增强新本领,努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攻克技术难题,成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更多的‘大国重器’。”

(原载于2024年5月1日《沈阳日报》)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