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既是车间也是教室”,我们这样学技能

来源:中工网
2024-05-28 11:20

中工网记者 宋新雨

“既是车间也是教室,我和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堂学习、实践,对服装设计、制作技能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5月27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学生魏维在接受采访时说。

打造四位一体职场化育人环境,实施职场化教学,推进“立地式”科研……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院校如何聚焦产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用行动书写靓丽答卷。

创新模式,打造四位一体职场化育人环境

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装备制造大类毕业生60%以上就业于行业龙头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满意率达100%……一串串数据的背后,藏着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育人模式创新的密码。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振东介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长期课题,也让企业、学校、学生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依托专业优势,聚焦服务智能制造类产业、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学校、学生“三向奔赴”,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处处“开花”,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中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图片1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正在进行实训操作。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遵循学生成才规律,该校打造了“理实一体教室(实训室)+教学工厂+项目工作室+技术研发平台”四位一体职场化育人环境,以企业订单项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为载体实施职场化教学。科教融汇、校企协同,师生共同开展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科研反哺教学,助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

图片2

图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获获2023国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的师生。 (受访者供图)

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职场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行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学生成长为“新型劳动者”,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立地式”科研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

2024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机械工程系联合山东科技大学以及星科瑞升潍坊分公司-山东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机器视觉光学筛选机中试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机器视觉光学筛选机中试中心”以星科瑞升潍坊分公司-山东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架构,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孙林教授团队研发的“机器视觉检测与图像处理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学校智能制造系、机械工程系师生围绕光学筛选机产品试制、组装、测试及售后等企业产品研发及生产环节,联合组建了“非标设备设计”“结构组装”“自动控制”“视觉打光”“图像处理”“设备调维”等6个方向的技术服务团队。

这些团队在校内中试中心完成了光学筛选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测试工作,并将面向全国进行产品销售和应用,为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3

同学们正在进行机械操作训练。 中工网记者宋新雨 摄

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学校技术创新应用优势,推进“立地式”科研(基于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创新性科研),推动产业端、学校端“双向驱动”,为中小微企业科研创新服务、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融合赋能。

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技术创新项目,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培养一批能够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英才学生,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助推科研”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