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日企再曝造假丑闻“日本制造”信誉堪忧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6-07 04:28

原标题:日企再曝造假丑闻“日本制造”信誉堪忧

毕振山

丰田、本田、马自达,三家日本车企的高管同一天鞠躬道歉,这样的场面可谓相当罕见。而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近年来日本车企挥之不去的数据造假丑闻。

日本国土交通省当地时间6月3日发表声明称,鉴于之前大发工业公司违规操作等情况,国土交通省对85家车企在量产认证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丰田、本田、马自达等车企的38种车型存在认证欺诈问题。国土交通省已要求问题车企启动内部调查并尽快递交调查结果,还计划亲自对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和铃木等5家车企展开调查。

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共有大约170万辆车受到认证违规影响,这些车辆的生产日期在2014年至今年4月之间。此外,这一事件还涉及本田大约325万辆车,涉及马自达大约15万辆车。日本国土交通省已要求丰田、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的6款车型暂停出货。

多家车企造假事件引发日本舆论震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表示,此事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动摇了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令人极为遗憾”。林芳正表示,日本国土交通省将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严正处理”此事。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3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就造假事件向公众鞠躬致歉。丰田章男说:“造假是动摇认证制度的原则性问题,是汽车制造商绝不能做的事。”本田、马自达等车企负责人也召开记者会道歉。

6月4日和5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分别对丰田汽车总部和雅马哈发动机总部进行突击检查。检查人员将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询,并检测相关文件和数据。国土交通省称,已查明的丰田造假行为包括在行人保护测试中提交虚假数据、在碰撞试验中非法加工试验车辆等。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齐藤铁夫表示:“我们将确认不正当行为的事实,并根据结果严格按照《道路运输车辆法》处理。”

有日本媒体认为,最新曝光的造假丑闻意味着2023年日本企业暴露的认证欺诈问题仍在蔓延。

2023年4月,丰田旗下的大发工业公司承认伪造了汽车碰撞测试结果,涉及大约8.8万辆汽车。2023年底,大发又宣称发现64款车型约174起违规行为,被迫暂停其在国内外所有正在生产的车型出货。今年1月,丰田旗下的丰田自动织机再次被曝有3款汽车发动机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丰田章男不得不出面道歉。

对于车企造假事件,日本媒体普遍担忧将会影响日本企业的销售和形象。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下滑,就被认为与大发工业公司的丑闻有关。汽车制造业是日本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其出货额约占制造业整体出货额的五分之一,停产和停止出货势必会影响日本制造业和日本经济的整体表现。有日媒还评论称,面对多方竞争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挤压,如果日本汽车的质量问题不能保证,其全球竞争力可能会下降。

事实上,日本企业的数据造假行为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也不仅仅存在于车企。2016年和2017年,三菱汽车、铃木汽车和日产汽车均曝出在燃油测试中存在数据造假;2017年,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曝出篡改产品强度、尺寸等丑闻;2021年,制药企业小林化工和三菱电机均被曝光存在数据造假;今年4月,日本大型重工业公司IHI承认,其下属一家子公司2003年以来篡改了超过4000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数据……

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企业之所以屡屡卷入造假丑闻,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不断压缩成本,导致出现人手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不得不通过简化流程、数据造假来蒙混过关;另一方面也与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些弊端有关,包括组织机构相对固化、缺乏有效监督和平衡等。另外,日本社会对一些造假行为的惩罚较轻,也使得一些企业敢于铤而走险。从这一角度来看,日本政府如何处理此次造假事件,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日本制造业今后能否重新回归品质第一并挽回信誉。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