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现场·我在我思丨“工位上种香蕉”与“耳旁穿过的风”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6-13 07:29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工位上种香蕉”与“耳旁穿过的风”

唐姝

或许香蕉不会想到,作为一种水果,有一天竟会成为职场人的上班“搭子”、治愈神器。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一些上班族开始热衷于“在工位上种香蕉”,悬挂“禁止蕉绿”卡片的带杆香蕉因与“焦虑”谐音而迅速走红,受到众多职场人青睐。

每天看着那一抹绿色在工位上恣意生长,待成熟后,再把自带谐音梗的“蕉绿”大口吃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因此感觉“上班都有了期待,不觉得枯燥了”,还有人通过分享香蕉解锁职场社交,“既瓜分了焦虑,又‘蕉’到了朋友”。

这一系列行为看似在玩梗,其实是职场人开始主动缓解压力和焦虑,关注自身的情绪健康了。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这种幽默、调侃的自我悦纳的生活态度,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提升个体社会功能都有积极作用。

悬在头上的KPI、回不完的工作微信、捋不清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难免让人想寻一丝空隙来喘口气。工作压力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释放。在这方面,如今的职场年轻人正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出一系列花式减压渠道。

在“可以看看你的工位吗”豆瓣小组,不少人分享自己爆改工位的经验:绿植、小鱼缸的自然风;手办、挂饰的“潮流风”;水壶、茶叶的“养生风”……方寸之地有了具象化的美好生活,让不少人面对工作时的心态更加松弛。

作为一名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上下班是我的一种解压方式,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免去挤地铁的痛苦。我还加入了一个名为“骑行上班俱乐部”的骑行群,有群友表示,自从开始骑车通勤后,上班都有了动力和盼头,工作精神头也更足了——骑行时耳旁穿过的风,那是自由的味道。

近来,从“向往的阿勒泰”到“公园20分钟效应”,类似对解压方式的探讨屡屡成为公共议题。表面看,这或许是职场人想要短暂地从工作中“逃离”,实则是希望消除被动工作情绪,获得更积极的能量。对职场人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体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舞台,工作中也期待受到更多尊重,更有获得感。

经常接触绿色环境,可以降低抑郁和焦虑,改善心理健康——尽管这一规律已被科学研究证实,但现实中缓解焦虑靠摆一盆植物远远不够,也不能全靠职场人的“自救”。

值得欣慰的是,切实为员工着想,努力让员工带着好心情上班,已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共识和追求。比如,河南一家商超设“委屈奖”,给予工作中受委屈的职工相应奖励补贴;湖北一家公司设立“早到券”奖励,激励员工不迟到,而非迟到扣工资;深圳一家企业设置爱心基金,帮扶困难职工……类似新闻每每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点赞,期盼这样的“梦中情司”可以再多些。在羡慕“别人家的单位”之外,如何培育积极健康的职场文化,营造公平有爱的职场氛围,真心实意为劳动者减负,应成为相关方面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中提到,正常焦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不可避免,但是可以缓解,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并学习与之共处。所以,“蕉绿”能不能打败焦虑我不确定,但是我们可以直面焦虑,哪怕是停下来吃个香蕉缓口气。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