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社评丨安全生产管理要鼓励及时发现隐患而非掩盖隐患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6-20 07:44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安全生产管理要鼓励及时发现隐患而非掩盖隐患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拓宽举报奖励渠道,鼓励推行“吹哨人”制度,汇聚共防共治合力,正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凸显制度优势。相应地,安全生产不能只靠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等少数人忙活,而是要调动更多一线员工共同参与,实现“众人把关众人安”,这也正在成为一种现实。

“一直觉得蒙住传感器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是违法行为”——据6月18日《中国煤炭报》报道,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监察执法八处查实辖区内安顺市普定东光煤矿长期蒙住甲烷和一氧化碳传感器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调查组发现,只要超限影响出煤量,瓦检员和安全员都可能被处罚甚至被辞退,让本就工资不高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收入,比如采取蒙住传感器等手段,避免传感器超限报警,以逃避监管。而矿上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井下职工违法违规操作。为吸取教训,当地召开公开裁定会及全市警示教育大会,责令该矿停产整顿20天,处以303.5万元罚款,对矿长处以20万元罚款,并将有关人员共10人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在安全生产领域,“不怕发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已然成为共识。然而,总有一些企业想方设法与监管“躲猫猫”,有的是在图省事、怕麻烦心理之下搞敷衍,有的是盯着企业效益,企图移开监管这块“绊脚石”……上述煤矿企业瓦检员蒙住传感器的做法,暴露出一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当安全管理过度依赖“背锅”式追责,难免会催生出类似避责式应对,当员工认为发现安全隐患对个人利益的影响大于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意义,某些安全隐患就很可能鬼使神差般地“消失”了。

上述企业按照出煤量的多少为一线施加绩效考核压力,瓦检员与安全员一同被纳入考核体系,从中不难看出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初心,但力气显然用错了地方。类似畸形制度的根源,在于一些企业没搞明白,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目标是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而不是掩耳盗铃、捂住问题。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高精度矿用传感器、控制器、工业基础软件等研发应用。但安监制度一旦存在缺陷和漏洞,或将大大削弱精良设备对于安全生产的正向价值。

在安全生产链条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制度缺陷等是几大掣肘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努力前功尽弃。一段时间以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被关注较多,安全管理制度缺陷带来的影响较为隐蔽,且多与其他两大因素掺杂在一起,受重视程度较低。实际上,安全生产管理更加全面和科学,则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努力拓宽举报奖励渠道,鼓励推行“吹哨人”制度,汇聚共防共治合力,正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凸显制度优势,以更加有效地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事故隐患发现难等问题。相应地,安全生产不能只靠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等少数人忙活,而是要调动更多一线员工共同参与,实现“众人把关众人安”,这也正在成为一种现实,助力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升级。

安全生产大于天。眼下,让各类安全管理手段有的放矢、发挥理想效果,一方面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与监控机制、安全改进与反馈机制、安全绩效评估体系等;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良好的配套支持体系,包括监督环节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合理调整各类安全隐患判定标准等。核心一点,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是要鼓励及时发现隐患,而非掩盖隐患。只有切实堵上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能,推进安全生产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