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Manner咖啡“店员失控”事件背后的资本焦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4-06-23 15:53

原标题:Manner咖啡“店员失控”事件背后的资本焦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宿希强 张亚云)6月20日,Manner咖啡两家门店员工“情绪失控”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家门店的女员工向男顾客泼洒了咖啡粉,另一家门店的男员工和女顾客“互扇耳光”。在“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服务业,对“永远偏向顾客”的Manner咖啡来说,究竟谁真正该为“店员失控”事件负责?

“平价”精品咖啡盈利的代价

接单、磨豆、称粉、压粉、上咖啡机、倒奶、打奶、拉花、打包……这是一个Manner咖啡师生产一杯咖啡,再熟悉不过的工作程序。

特别是“拉花”,被Manner咖啡创始人韩玉龙认为是“卖咖啡最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一个熟练的咖啡师来说,这一套制作咖啡的程序下来,大约需要2分钟到3分钟。

而这套程序一天重复500次,咖啡师还会觉得有意思吗?

Manner咖啡由韩玉龙始创于2015年,从一家2平米的微店开始。他给Manner咖啡的定位是平价“精品咖啡”,区别于星巴克的“卖空间”,主打“极致的性价比”——品质上和星巴克接近,价位则是星巴克的1/2到1/3.

因此,Manner咖啡的客单价低至15元,自带杯还能再减5块。即便是现在,Manner的客单价也为20元左右。

不过,精品咖啡是有门槛的。Manner咖啡选用了半自动咖啡机。这样咖啡液需要手动萃取,奶泡可单独打发,更重要的是保留了拉花。

但和全自动咖啡机相比,半自动咖啡机意味着咖啡师需要更多的工作时长。

“极致的性价比”,同样意味着咖啡师需要更多的付出。

中国青年网财经查询调研机构的数据发现,近年来一家Manner咖啡店的人工成本约占12.5%,而净利率约为24%。

据天眼查显示的2023年社保信息,目前,Manner咖啡品牌的拥有方上海茵赫实业公司及其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其社保人数为2190人。而2023年Manner咖啡门店的数量超过了1200家。

即便把上述2190人全部算作门店店员,中国青年网财经测算,每家门店的员工数量仅为1.8人。如果剔除掉Manner的管理人员,这一数字只会更低。

测算可知,对于Manner咖啡门店来说,每增加一个咖啡师,其净利率至少会减少约7%。

社交媒体上,Manner咖啡门店前员工吐槽自己的工作经历是“Manner受难记”,顾客吐槽“永远是一个人干一家店”……从此角度,就不难理解。

在人手增加就代表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咖啡师上厕所都要“争分夺秒”只能成为工作的常态。

Manner为咖啡师规定的上班时间通常是早上7:00至晚上10:00。一家门店如果每天卖出300杯咖啡,在只有一位咖啡师的情况下,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完全不休息”,一杯咖啡的制作时间需要3分钟;如果是400杯,咖啡的制作时间则需要2.25分钟。

近乎需要“肌肉记忆”的工作节奏和压力,Manner咖啡店员“情绪失控”事件只能是偶然中的必然。

直营扩张模式的“资本焦虑”

Manner咖啡的扩张之路始自2018年。在受到有“投资女王”之称的徐新青睐后,今日资本向其投资8000万元,估值为2亿元。

其时的大背景是,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潮基本接近尾声,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餐饮领域,因为2018年前国内上市的餐饮企业还不到20家,俨然是“蓝海”赛道。

于是,瑞幸、蜜雪冰城、巴奴等一批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接连诞生,Manner也搭乘上了突进的资本列车。

2020年底,Manner咖啡获H Capital投资1亿美元,估值飙升到超过10亿美元;2021年2月到6月,完成包括淡马锡、美团、字节跳动在内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元。

当然,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Manner必须在利润和规模之间做出平衡,甚至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

这种改变已在发生。

在资本加持下,Manner先是开始了快速“跑马圈地”,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Manner咖啡新开门店数量激增,分别为58家、219家、263家和513家,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突破1200家。

连锁门店离不开标准化,为了保证可控与质量,Manner坚持了微店自营模式。通常来说,直营连锁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被其他效仿者提前占领市场,错过最佳的发展时机。而秉持“够小、够便宜”的Manner把门店面积控制在5-20平米,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可复制化。

中国青年网财经查询调研机构数据发现,按这种极简模式的门店模型,一家门店的投资平均大约30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Manner连锁门店已扩至1234家,今年的目标是2000家。抛开其他费用,仅开店投资Manner到今年底将烧掉6亿元。

Manner门店的经营变化也悄然出现,比如一些门店面积扩大到50平米甚至超百平米,从只外带到可堂食,从无外卖到有外卖,这些有可能和星巴克、瑞幸咖啡渐趋同质化的举措,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而更大的风险是,风投机构的资本焦虑。因为餐饮行业被发现,在成本管控、组织管理、 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等方面,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有时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就可能断送前程。

和一些高科技领域相比,餐饮行业也存在增值较弱、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而很多快速涌入餐饮领域的资本,并没有足够的耐心。2021年之后,资本对餐饮行业的热情消退。

从Manner角度观察,从2021年6月之后,也没有再能吸引投资机构垂青。毕竟,从估值2亿元到估值超过20亿美元,这样的溢价已足够惊人。

2023年,一度有Manner赴港上市的传闻,传达出的同样是资本的焦虑。

倘若上市遥遥无期,资本会要求更现实的回报。

中国青年网查询发现,2020年,Manner门店的净利率约为10%,而据浙商证券测算,目前Manner门店销售收入平均可达8000元左右,净利润率为23.75%。

这种压力最终会传递到每一个Manner门店的店员,最主要的还是咖啡师。

2023年,多位前员工曾在网络公开Manner“克扣”薪资的情况:临近发工资时修改规则,导致到手的钱直接“打8折”,获得一众前员工的声援。36氪也曾报道,Manner有些咖啡师还需签署竞业协议,离职后一年内不能进入咖啡行业。

6月21日晚,就店员“情绪失控”事件,@MANNER官微发文公开致歉,“以此为戒,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其表示,将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升顾客服务满意度;加强对咖啡师伙伴的日常关心,畅通咖啡师伙伴关怀通道,提升咖啡师伙伴的工作舒适度,关注咖啡师伙伴健康。

这份致歉声明传递出的信息是:第一责任人是员工,第二责任方是管理,至于公司,从人文层面多关怀一下咖啡师就好。

这些措施真的能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吗?

责任编辑:宋新雨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