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重庆:破解高含硫天然气装置特有“难题”

来源:中工网
2024-06-24 14:14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中石油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余压发电装置,日前在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万州分厂成功投运,日发电量超10000kW·h。据估算,该装置年均可发电量约300万kW·h,按照每户平均年耗电2000kW·h计算,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节约标煤43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5吨,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6月20日,记者在该企业了解到,作为中国石油首个自主设计、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高含硫净化厂,可处置硫化氢含量高达110克/立方米的原料天然气。通过“CPS硫磺回收工艺”“CPO氧化吸收尾气处理工艺”“天然气余压发电装置”以及“COS羰基硫水解国产工艺”“高盐废水低温结晶蒸发处理技术”等“四新”技术运用,破解了高含硫天然气净化难题,不仅解决了高剧毒硫化氢对输送管道的腐蚀,还通过变废为宝,累计生产硫磺超49万吨。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万州分厂“双升级”改造(“产品气质量升级改造”及“硫磺回收尾气治理改造”)两次技术革新;不断探索、总结、提炼高含硫净化生产运行管理经验,大胆创新应用大量“四新”技术,创下七个首次(首次应用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CPS硫磺回收工艺、首次应用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CPO氧化吸收尾气处理工艺、首次应用具有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余压发电装置、首次在天然气净化行业应用撬装化装置、首次在天然气净化行业采用国产COS水解工艺、首次在天然气净化行业采用低温结晶蒸发工艺、首次在天然气净化行业应用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打造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含硫净化“试验田”。顺利实现生产装置“一年三修”到“两年一修”的转变,保障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15年。

记者在该企业了解到,万州分厂以“人才强企”为引领,营造“搞技术、学技术、钻技术”的浓厚氛围,打造高含硫净化技术人才“摇篮”,通过“每人一讲 每周一课”“青蓝计划”等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累计向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川东北高含硫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内外项目输送成熟人才100余人。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