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提高保险理赔科学性合理性

来源:经济日报
2024-06-26 10:27

原标题:提高保险理赔科学性合理性

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

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标准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又发布了《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 第1部分:低速结构碰撞测试》和《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 第2部分:保险杠测试》两项系列标准。

据了解,《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标准规定了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的总体要求、损伤测量方法及修换判别要求等内容,明确规范了安全性、强度、耐久性、外观一致性及维修经济性的总体维修技术要求作为原则性判断依据,适用于保险行业、汽修行业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的定损与维修工作。《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系列标准则规定了汽车低速碰撞测试方法及碰撞工况参数,并明确了汽车耐撞性、可维修性、维修经济性评价等内容,适用于保险行业对汽车低速行驶工况下,汽车保险杠和车身结构的碰撞测试和维修经济性评价。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侧重于理赔标准的统一,目的是减少事后纠纷和压缩理赔成本;而《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侧重于引导主机车重视降低低速碰撞的风险,目的是事前降低事故严重程度。虽然两项标准侧重点不一样,一个侧重于事前的风险减量,另一个侧重于事后的风险减量,但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车险的赔付率,进而降低车险保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

陈辉表示,具体来讲,《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对于简化理赔程序、降低理赔费用、减少理赔纠纷具有直接作用,其见效会比较快。而《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则在于引导主机厂降低低速碰撞的保险风险,主要是通过在车险中引入车型风险系数,其见效会比较慢。因为保险汽车风险测试结果与事故风险数据并不是同步的,其相关性可能也是隐性的,所以其激励作用比较慢。

阳光财险理赔服务部副总经理由忠博认为,这两项标准的发布,满足了保险行业和汽车维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填补了保险行业智能化定损需要的技术标准空白,为保险行业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合理推动低碳修复提供了执行依据。而《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则弥补了碰撞测试在低速碰撞领域的缺失。车险保险事故有近八成是低速碰撞事故,此《规程》的测试结果可以指导保险公司细化车险保费定价,推进车险风险减量进一步深化。

车险是财险领域的第一大业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车险保费收入为8673亿元,占财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的55%。正因为市场规模大,车险也成为了财险机构重点布局业务之一。不同于之前的粗放式发展,在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车险领域的主旋律变成了“降价、增保、提质”。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服务、更实惠的价格成为了各方在车险领域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

在谈起如何更好服务消费者时,由忠博表示,《保险汽车风险测试规程》系列标准的发布可进一步化解保险理赔纠纷。这套标准为保险公司和维修企业在保险理赔定损时确定维修方案提供一致性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高保险理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化解保险理赔纠纷。同时,标准的发布还有助于快赔快修服务的开展,保险公司与汽车维修企业在此标准的指引下,可有效减少定损争议,保持事故车定损维修方案一致性,提高定损时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