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巴黎奥运会丨倒计时30天 巴黎准备好了吗

来源:新华社
2024-06-27 05:18

巴黎奥运会

原标题:倒计时30天 巴黎准备好了吗

新华社巴黎6月26日电(记者肖亚卓、张百慧)当埃菲尔铁塔装上巨大的奥运五环标志,从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到荣军院的金色穹顶,从铁塔下的战神广场到香榭丽舍大道旁的大皇宫,临时场馆的搭建也已陆续进入收尾工作。

巴黎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奥运会真的快来了。

6月25日,人们在眺望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体育场。新华社发(朱利安·马蒂亚 摄)

距离奥运开幕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巴黎奥组委与各相关方的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巴黎奥运会筹备工作的肯定。

“我上上周刚刚去了巴黎,下周末还要过去,那里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巴赫日前在布达佩斯观看奥运资格系列赛的时候说。

5月8日,搭载巴黎奥运会火种的“贝勒姆”号帆船抵达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图为法国本土第一棒火炬手、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弗洛朗·马诺杜(中)手持火炬走下“贝勒姆”号帆船。新华社发(朱利安·马蒂亚 摄)

巴赫重点提到了正在进行的火炬传递,从5月8日奥运圣火抵达马赛起,火炬已经在法国本土及海外领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传递,吸引了超过300万人现场观看。

“想想看这还是火炬没有抵达巴黎的情形,随着火炬传递越来越接近巴黎,奥运的氛围将变得更加热烈。我们真的非常期待一个多月后,巴黎究竟会呈现给我们一届怎样的奥运会。”巴赫说。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诞生了奥运历史上的首个奥运村。百年之后,奥运村已经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独特风景线,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汇聚在这里交流互动、增进了解,团结的精神在这里充分展现。

6月25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建设中的埃菲尔铁塔体育场。巴黎奥运会期间,这里将举办沙滩排球比赛。新华社发(朱利安·马蒂亚 摄)

再次落户“浪漫之都”的奥运村主打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理念,减少50%的碳排放量是巴黎奥组委对世界的承诺。

巴黎奥运村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建筑设施:将影视基地改造成容纳3200个座位的超大餐厅,电影工作室改装成运动员训练室,利用当地医学院资源组建综合诊所……而洗衣房、托儿所、邮局、美发美甲沙龙、无酒精酒吧等设施照样一应俱全。

就在近日,奥运村内的餐厅进行了第一次试运营,包括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在内的多名体验者对餐厅的食物品质赞不绝口。

6月4日,在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拍摄的用于净化空气的装置。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为了给运动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抵离服务,巴黎机场集团(巴黎两大机场戴高乐机场以及奥利机场的运营方)在奥运村内部也专门开设了办理值机以及托运的服务柜台,以减少运动员们在机场的等候时间。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上万名运动员,他们的器材、装备数量众多,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特殊规格行李,之前就有运动会出现过运动员在机场办理托运等候太久的状况,我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巴黎奥运会上出现。”巴黎机场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4月23日拍摄的拉夏贝尔门体育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场馆建设方面,得益于巴黎多年积累的体育传统,大量的现有设施可以使用,本届奥运会全新修建的场馆只有三个——举办羽毛球与艺术体操的拉夏贝尔门体育馆,举办花样游泳、水球以及跳水三个项目的水上运动中心,以及位于巴黎东北郊区的勒布尔歇运动攀岩中心。其他大部分的比赛项目将在现有场馆以及临时场馆举行。而位于协和广场、荣军院、埃菲尔铁塔等著名景点的临时场馆搭建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7月初正式交给巴黎奥组委验收。

交通方面,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大区将为了奥运会新建长达400公里的奥运自行车道,以实现“100%可骑行”的目标。另外还配备了4.6万台共享自行车,部署了2.7万个自行车停车位,其中1万个车位和部分自行车道将永久保留,作为“奥运遗产”持续服务于“交通脱碳”。

作为每一届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的招募以及培训等相关工作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本届奥运会专门设立了志愿者装备领取中心,并且交由志愿者装备赞助商迪卡侬独立运营。这一中心设在了西岱大学位于巴黎市中心的一所校园内,志愿者们在领取装备的过程中还可以参与不少运动体验环节。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志愿者们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奥运氛围,让他们从第一天就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一届成功奥运会的重要性。

2020年6月18日拍摄的法国巴黎塞纳河和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塞纳河的水污染治理也随着奥运会即将开幕而加快了进程。巴黎市政府于1923年规定禁止在塞纳河内游泳,如今,巴黎市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开展治污工程,不仅是为了让塞纳河满足今年奥运会马拉松游泳以及铁人三项的比赛要求,更是为了从明年夏天起,将其打造成真正向大众开放的“露天游泳池”。

“奥运会的举办是一个催化剂,让我们加速这一治理过程。”巴黎市分管体育、奥运及残奥事务的副市长皮埃尔·拉巴丹表示。

奥运,从来不只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较量,它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一次盛大展示。还有最后一个月,巴黎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努力,力争为全世界带来一场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