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中工网评丨扩大技能人才互学互鉴的国际“朋友圈”

来源:中工网
2024-06-28 13:34

中工网评

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

6月24日至26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590名技能精英参赛观摩,设置了18个比赛项目,其中,世界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共11个。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2岁,30岁及以下选手占比超过95%。

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青年技能人才而言,能够有机会与各国精英同台竞技,着实令人振奋。开放、包容、充满活力……比拼中,各国参赛选手不仅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收获了宝贵的经历经验。

以赛聚才,搭建国际竞技舞台,能增强技能人才对自身职业、技能的认同与学习热情。2019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吸引了4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参赛。相比首届,本届大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影响更广泛、活动更丰富。站在这样的舞台中央、成为主角,能够极大增强技能人才的自信心、自豪感,也将激励他们继续走好技能成才之路。

以赛促学,开展高水平技能切磋,能帮助技能人才拓宽视野,进一步认识到提升技能的价值与意义。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从汽车技术(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到无人机装调检修、轨道信号控制技术,本届大赛的比赛项目涉及的领域及技术,既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能需要,也适应我国重点产业、新职业的发展趋势。比赛中展示的技术与解决方案,能够让技能人才清晰地看到自身技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从而有助于他们找准提技方向,提升技能水平。

以赛会友,以技能为纽带,能让来自各国的技能人才增进友谊,促进国际流动。正如“00后”珠宝加工项目选手李来戈所说,赛场上最大的收获是国际友谊。技能人才在比赛中建立的联系,不仅限于技术领域,还可以延伸到职业发展和项目合作等方面。以大赛为契机,探索开展更多国际技能交流培训活动,这种跨国界的“你来我往”,能够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机会,搭建未来合作的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为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无论是技术创新与进步,还是文化碰撞与融合,面对面的交流都必要且重要。以赛为媒,不断扩大技能人才互学互鉴的国际“朋友圈”,我们期待未来这一赛事持续发挥作用,促进全球技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实现各国共同进步和繁荣。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