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苏州工会:“大访谈”架起服务职工“连心桥”

来源:苏州日报
2024-06-29 08:27

原标题:苏州工会“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有亮点有成效——(引题)

“大访谈”架起服务职工“连心桥”(主题)

苏州日报记者 钱茹冰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为及时有效回应青年职工诉求、传递组织温暖,5月10日,苏州工会全面启动“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全市各级工会干部、产改指导员和工会工作者积极行动、迅速响应,深入班组、车间、集宿区开展大访谈。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置访谈点791个,线下面对面访谈青年职工9953人次。面对青年职工第一线的“急难愁盼”,各级工会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联动推进,坚持边谈边改、即知即改,通过访谈加速全市工会转作风、变观念、提效能,真正实现让职工“话有地方说”“说了不白说”。

精心组织沉一线 双线发力心连心

随着“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冲锋号”吹响,全市工会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并针对不同人群编制了通用版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用版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为方便职工就近参加面对面访谈,全市工会在各县级市(区)、镇(街道、开发区)工会服务阵地,职工集宿区和部分企业设置了访谈点791个,安排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者开展访谈值班,做好访谈记录。

“网约车司机每天在车里久坐,活动空间狭小,面临多种职业健康风险,希望工会能提供免费体检福利。”“逢年过节都能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就是能否再优化一下新能源车的充电桩分布,让我们休息、充电更便利。”“工会的疗休养名额能否再多一点?”

6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嵘带队走访相城区,召开“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座谈会并开展“送清凉”活动,和新业态青年职工面对面、心贴心,了解青年职工思想动态,倾听青年职工心声,及时有效回应诉求,传递工会组织的温暖。在苏州市吉利优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年职工代表围绕薪资待遇、权益保障、工会福利等方面畅所欲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来自一线“热腾腾”的心声和疑问,陈嵘一一回应、耐心解答,并现场交办相关事项。

中建四局江苏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苏州传化公路港物流园、高岭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木桥公寓、苏州银行、创元集团……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迅速行动,分赴各县级市(区)、重点企业等地开展大访谈工作。访谈过程中,工会领导认真倾听、仔细记录,详细询问青年职工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婚恋状况、住房情况、职业规划等,一一做好记录,并逐一进行回应,鼓励职工扎根岗位勇建新功。

“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旨在通过广泛深入的大访谈活动,面对面了解广大青年职工的所思所盼,调查评估我市青年职工队伍基本情况、思想动态、权益状况、职业发展愿景以及劳动关系运行特点,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参考数据和可行的工作建议。访谈对象以苏州大市范围内40周岁(含)以下青年职工为主要对象,访谈总人数不少于1万名。其中,重点关注青年职工中的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访谈”活动以线下面谈为主、线上访谈为辅,通过面对面、键对键全方位畅通访谈渠道。

青年在网上,工会的工作就要做到网上去。在大访谈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时,市总工会同步在“苏州工会”微信公众号广泛开展线上访谈,广大青年职工积极参与,通过线上平台踊跃发出“青年之声”,说出自己“急难愁盼”之事,累计收到线上问卷反馈22706份,市总工会第一时间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渠道畅通访真情 双向奔赴诉真心

为了切实“访”出真情、“谈”出实效,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切实扛起责任担当,把大访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百日时序、万名要求,挂出作战图、倒排时间表,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紧盯责任和进度,确保如期交出满意答卷。面对与青年职工交流交心的宝贵机会,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切实“沉到一线”,主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集宿区等青年职工聚集地,开展面对面访谈交流;各级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者坚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原则,认真做好大访谈的各个环节工作,真正实现让职工“话有地方说”“说了不白说”。

张家港市总工会结合实地走访和问卷反馈情况,着眼于起底问题、排查短板、扫描隐患,对问卷和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收集归纳,形成“问题清单”,实行“建、改、督、问”闭环管理,逐条逐项明确工作措施、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限,同时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推动访谈成果转化为决策成果、制度成果。太仓市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等服务阵地,结合集体协商工作培训、新就业形态法律咨询等活动,拓展太仓职工微家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媒体资源,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提升访谈工作覆盖面。

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特色,助推大访谈工作纵深推进。姑苏区总工会充分利用“网格+工会”工作机制,依托网格片区工会信息员同步开展入企访谈,由分布在全区8个街道80个网格的工会信息员,深入辖区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青年职工实际工作环境和情况,协助区、街道总工会做好企业信息情况摸底和青年职工思想情况调查,延伸工会触角,以“网格”架起桥梁推动访谈更加直接、深入。常熟市总工会聚焦重点群体开展访谈,以常熟市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为主轴,链接全市各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广泛开展青年群体访谈,重点了解全市外卖员、主播、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行业青年群体的工作生活现状和现实需求。吴江区总工会结合区域实际和产业特色,建立“1+3+N”青年职工大走访机制。1是以基层工会为基础,在工会所属单位内开展青年职工“一对一”访谈;3是横向围绕劳模工匠人才、一线职工、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大领域,由区总工会领导前往各区(镇)开展青年职工面对面访谈;N是纵向对接各直属局机关、机关工会联合会各单位、各条线部门一线青年职工开展访谈。

与此同时,紧扣《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各级工会灵活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进行交流,引导他们敞开心扉谈想法、诉苦衷、提建议,真正把青年职工关注的重点、难点、疑点、痛点和盼点收集上来,坚持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通过访谈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团结广大青年职工为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贡献智慧和力量。

即知即改马上办 深化访谈增实效

薪资待遇提升、劳动权益维护、子女托育托管、学历技能提升、丰富文体活动、住房租房购房、婚恋交友找意中人……随着各类问题“访上来”,如何把青年职工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是关键。

当前,“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全市工会坚持边谈边改、即知即改,马上办、立即办,积极回应青年职工期待,围绕青年职工提出希望工会帮助解决的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针对当下能解决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尽快解决,切实为青年职工办实事、做好事,通过访谈加速全市工会转作风、变观念、提效能,确保谈出成果、谈出实效。

关注解决新就业形态群体所思所盼是大访谈的重点任务。针对苏州吉利优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会职工提出“免费体检”的需求,苏州市、区、公司三级工会联动出实招,一方面,对曹操出行网约车自营司机免费体检三年一轮全覆盖,惠及2000人;另一方面,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实际特点,市、区总优化调整“一线职工疗休养”形式,灵活安排疗休养时间,开展“短、平、快”“两天一晚”的疗休养,同步加载免费体检项目,既减少对其收入的影响,又能帮助他们放松充电,以更好状态投入工作。

针对大访谈中职工较为关注的“买房难、租房贵”的问题,太仓市总工会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宣传主城区的人才公寓政策,让广大职工了解申请条件、流程以及优惠政策,同步将全市人才公寓分布点加载到太仓工会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回复职工后台咨询留言,为职工租房提供便利。此外,积极组织有条件有需求的职工优惠购房,今年7月将推出多套地段上佳、生活便利的优惠住房,位置分布广泛,满足不同企业、职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让职工“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大访谈中,青年职工对“掌握新技能或学习新特长”表现出强烈意愿。吴江区总工会联合东太湖度假(太湖新城)总工会在6月中旬开办职工免费夜课堂,设置收纳美学、心理舒压、创意扇画等课程,目前已有近400名职工参与。之后将以每月2期课程频次,提供更多元的学习教育和技能提升活动,拓展工余学习新空间。针对部分乡镇职工提出职工才艺提升培训大多安排在市区,致使上课不便的问题,由张家港市乐余镇工会、南丰镇工会、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联会发起,计划设立片区“有梦工开课”才艺小课堂点位,由张家港市总工会提供课程师资,试点送课进基层,方便周边职工参加;同步在其他区域以及部分企业跟进开设试点,广泛、深入布局职工才艺课堂点位。

“双职工子女照护”一直是广大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吴中区腾冉电气有限公司工会了解后,立即推出允许职工合理利用上班时间接送孩子、企业内部开设“三点半课堂”、在公司食堂为职工子女免费提供晚餐“三举措”,大幅节约职工照料子女的时间和成本,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大访谈中,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提出“希望让子女更多了解父母工作”的需求,公司工会举办以“同聚梦想、共享缤纷”为主题的员工“亲子体验营”一日活动,通过观看宣传视频、实地参观和组织轴承手动装针工序体验等活动,丰富员工与家庭的亲情时光,在深化企业与家庭互动中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今年常熟市启用的常浒河口船员工会驿站是全省首个内河水上工会驿站,依托船员行业工会广泛了解船员需求、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常熟市总工会为船员量身定制服务项目,包括夏日“送清凉”活动以及健康义诊、免费理发、快递存取等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关爱船员船嫂,打造船员“温馨港湾”。面对当下职工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苏州工业园区总工会依托产改数字化实验室平台,开发建设产业工人心理健康监测和个性报告模块,结合每年持续开展的和谐指数测评,覆盖约两千家企业六万名职工,广泛开展区域青年职工心理健康监测,并结合测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为企业推送个性化测评和建议报告,守护职工“心”健康。

下一步,全市工会将持续强化结果运用,结合青年职工重点关注的事项,进一步优化调整下半年重点工作,丰富完善年度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同时注重分析评估各地青年职工队伍基本情况、思想动态、权益状况、职业发展愿景以及劳动关系运行特点,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参考数据和可行的工作建议,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想得到、找得着、靠得住的“娘家”。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