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高进喜:车间里走出的智能铸造工程师

来源:中工网
2024-07-07 12:55

中工网记者 朱洁英

为大国工业铸梁,是他的信念;“焊”在车间是他的日常;对铸件“吹毛求疵”是他的性格。他是高进喜,六盘山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装备制造实验室)智能铸造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全国科创名匠。近三十年来,他始终从事铸造工艺设计及智能制造研究工作,在铸造领域不懈探索开拓前行。

在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高进喜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项目难关,完成了包括《RB齿轮齿条气动执行机构》《V21系列高性能V型球阀》在内的多个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研发项目。他研发生产的抗硫化氢材质LCC,抗腐蚀、耐冲刷的A890-3A、A890-4A等多种新材料,填补了行业同类材质空白。

2018年,高进喜带头研发的《高参数智能新型对流降压系列调节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回忆起这一年的研发过程,高进喜感慨道:“这其实是市场逼出来的。”

2017年,高进喜接到研发项目时,这个调节阀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研发技术难点非常多。并且,此前该产品生产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阀门必须具有耐高压差、抗冲刷、耐腐蚀、高耐磨、零泄漏等性能,这些质量指标有些相互对立,例如高耐磨和耐腐蚀是对立指标,在生产过程中相当于是技术禁区。”面对需求方严苛的技术要求,公司成立了以高进喜为负责人的技术攻关团队。

经过研究,技术攻关团队从铸造材料的性能和铸造工艺的技术两方面进行突破。“我们选了金属序列中的铬镍钼、铬镍钼钒、铬镍钼钒稀三种材料,通过反复调节比例,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最后选择铬镍钼钒稀。”高进喜说。

最终成功研制出的产品,较国外同类产品的寿命多两倍以上,当年累计为该公司创造10亿以上的产值。

尽管如今科研成果斐然,但高进喜刚入行时也曾失落。

1996年7月,高进喜从沈阳大学(原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铸造专业毕业,进入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铸造技术员。

从大学走进工厂车间,高进喜心里有不小落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进入车间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到一线,对很多技术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偏差的。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对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作出精准的把握和处理。”

在2022年,高进喜和他的团队负责为一位重要客户制造蒸汽轮机的上阀体。尽管他们在尺寸和质量上都做得非常好,但产品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这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下班后,高进喜像往常一样来到车间巡视。当他走到这批货前时,他停下来仔细观察并摆弄研究。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他终于发现问题所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遗漏了一个细微的操作步骤。原来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工人的实际操作,导致了产品在工艺设计上的缺陷。意识到这一点后,高进喜立即着手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良。最终,改良后的产品成功交付。

深入一线,响应问题。高进喜从一名技术员出发,到铸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最终成长为一名正高级工程师。

“工业互联网的到来,让传统铸造业面临危机。我们希望通过六盘山实验室的升级改造,打造一个无人工厂。”2023年4月,高进喜投身六盘山实验室,潜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深度研究与发展。“我现在负责两个研发课题,利用智能制造技术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高进喜说,顾客的需求、环境的改变、新业务、新技术的到来,都推动着他不断学习,与时代同频共振。

高进喜始终坚信,工程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创新,将传统技术与新型技术结合,才能创造更加智能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