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俊林 从“门外汉”到“大国工匠” 匠心铸就“焊接”梦想
张亮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琴 文/图
不久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了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四川省仅有9人,其中,中车眉山公司员工甘俊林榜上有名。
左手面罩,右手焊枪,一手下去,焊花飞溅,精品成型……8月1日,在中车眉山公司货一生产车间里,身着工作服的甘俊林正一边焊接钢材料,一边给学员培训焊接技巧。只见他手中的焊枪轻轻一点,转眼间,焊点变红,焊条熔化,两个断面被“缝合”起来。
从刚走上焊接岗位的新人,到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以及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工匠……用焊接的术语来形容,甘俊林的青春岁月“焊”得光亮剔透。
甘俊林正在反复做焊接试验对比。
志向高远
初心造就匠心
回望多年来的“焊接”之路,甘俊林如数家珍。
2005年,刚满18岁的甘俊林来到中车眉山公司。从一名从未接触过电焊的人事代理人员到成长为公司的冷作、电焊“双料技师”和高技能人才,他用了整整15年。
“刚来到公司时,我还是一名电焊学徒工,当时确实是一个‘门外汉’。”甘俊林回忆道,那时候焊接臂力不够,他就用自制沙袋绑在手臂上练习、增加焊枪的稳定性;为分析焊接缺陷,他用手机拍摄焊接焊缝、回家仔细研究焊接纹路规律;别人下班后,他就强迫自己在车间现场多待上两个小时;为了学习焊接技能,他总是“缠着”教练不断提出问题……
多年以后,当他最终能够在焊接中先后看到红色、绿色、金色乃至银白色的焊缝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渐渐触摸到了焊接世界的最高技艺,拿同事的话说,“小甘焊接的工件都是精品。”
正是这样的“痴迷”,让他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也取得了不少成就:2015年在成都市举办的焊接比赛中荣获铜牌,2017年获眉山市职业技能大赛电焊组第一名,并被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成为大家眼中公认的高技能青年的典型代表。
为国争光
荣登世界之巅
2014年、2016年,甘俊林连续向被誉为有焊接“世界杯”之称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发起冲锋,却没能取得理想成绩。
“成绩比别人差,不是比别人笨,而是付出的还不够多。”甘俊林没有畏难放弃,从此更加刻苦地学习提升。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6月,甘俊林第三次向焊接技艺的“世界之巅”发起冲锋。在160分钟里,甘俊林先后完成板材对接、管材对接和角焊缝焊接三个环节的竞赛项目,在20多个国家的38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钨极氩弧焊成人组比赛一等奖和最佳试件奖。
竞赛佳绩使甘俊林备受鼓舞,也引发了中车眉山公司青工钻研技术、立志成才的新热潮。2019年8月,“甘俊林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眉山市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学技练功和“传帮带”引导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共培训青工4000余人次,多人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解题专家
追梦交通强国
在赛场之外,甘俊林在中车眉山公司拓展国际市场和产品工艺改进上,同样表现出色。他学以致用,勇于创新,解决大量生产难题,被誉为“解题专家”,为公司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刷新“眉车制造”新高度。
近年来,他参与了该公司所有新产品试制和出口货车生产,相继创新和改进铁路货车制造工艺、制造工装100余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0项,惯性质量问题10多项。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焊接上提出以自动焊代替手工半自动焊,提高了车间整体的焊接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创造价值近千万元。
2018年,该公司获C80B订单1998辆,要求100天内交货,而当时钢结构单班日产量仅11辆。为提高产量,甘俊林每天晚回家2小时,思考解决方案。很快,一条大胆的建议随之而出:创新现场管控模式,增强班组工位管控有效性;实施节拍化生产,确定节拍目标;实施工段制管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车间单线单班日产量由11辆快速提升至15辆,提升幅度达36%,整车钢结构产能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在3个月内全面完成了1998辆C80B订单,累计节约人工、动能成本300余万元。
此次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甘俊林深有感触,他表示,“现在我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培养高技能青年人才大军,让世界看到高超的中国技艺,为实现交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