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畅通“呼吸之路” 护航“生命关口”——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吴琦

来源:中工网
2024-08-19 09:29

中工网记者 姚怡梦

“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是职业准则。他说:“医生就是治病救人,要把病人当亲人,想方设法让他们重获健康!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贯穿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吴琦39年的从医生涯。他完成了国内“首例经支气管肺减容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支架介入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努力把科技创新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他还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30多年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从SARS、H1N1、H7N9到新冠肺炎疫情,一路走来,青丝已经染成白发,吴琦却从未有过退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58岁的吴琦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天津市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奔赴海河医院。从2020年1月21日凌晨收治第一例确诊病人,到3月初确诊病人成批陆续入住,再到3月中下旬实现病患清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吴琦和他的团队24小时值守在医院。

吴琦带领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科学制定诊疗方案,设立重症与危重症救治病区,实行集中救治;对危重患者进行一人一策,重点管理;配备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等专业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团队,确保每位患者随时能得到充分的救治;明确专家点对点24小时负责对应的危重患者。

“思路明确、表达准确、办事精确”是吴琦的信念和态度,也是他衡量工作的尺度。

面对复杂未知的病例,吴琦每天手机不离手,随时查阅资料,参考无数的医学参数。从过年开始忙碌,吴琦的头发几天内花白了许多,脸上满是疲惫和倦意。但是不论他有多累,一到了查房、会诊或者查看患者CT片子的时候,他立刻会精神抖擞、严谨认真。

2020年2月17日,一名危重症患者病情急转直下,情况危急,吴琦立刻深入病区,指导实施无创通气、调节参数、有创通气,发现患者病情未有好转,他当即决策尽早给予ECMO、CRTT支持治疗。整个抢救过程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前后加起来有12个小时,吴琦一刻也没有离开病区,直到监护仪血氧瞬间达到99%的那一刻,他悬着的一颗心才稍稍平静下来。这样的工作对于他来讲,已经是家常便饭。

他深知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和全流程管理的重要性,每年组织全院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操作训练,包括穿脱防护服和走病区路径训练等。疫情发生后,医务人员扎实的基本功保证了病患救治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2020年4月初,他在线上组织新冠肺炎防控培训,先后培训2.3万人次,提高了天津市基层卫生人员防控意识和技能。

作为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是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为了鼓励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医学,他在天津大学捐资设立了“吴琦医学奖学金”。

近10年来,吴琦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6项,获国家和市级各种奖项14项,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主持完成国内首例“经支气管肺减容术”,在国内率先开展“支架介入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他积极总结临床经验,立足呼吸疾病诊疗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临界)呼吸衰竭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评估、非药物治疗及智能化管理”“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肺血栓栓塞症凝血机制及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天津地区重症流感病毒肺炎的诊治及随访研究”“抗痨凝胶介入治疗肺结核空洞和支气管结核临床应用研究”“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发生机制的研究”先后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他发表中华等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8项。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是充满爱心的光荣事业。”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懂得自己肩上背负着怎样的责任与重托。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医生就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战士!”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