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打工新鲜事儿|风靡社交平台的“奶油风”短租房,竟是中介引流“照骗”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8-25 14:54

原标题:风靡社交平台的“奶油风”短租房,竟是中介引流“照骗”

短租房通常以天、周、月为单位计算租金,是当下求职青年过渡期的热门租房方式,也受到求医、旅行等群体的欢迎。同时,社交平台成为分享短租房信息的重要渠道,精美的房间照片更能吸引关注和询价。

近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充斥在社交平台上的“奶油风”短租房照片,实为中介的引流工具,背后可能涉及一房多租等骗局。

年轻人对短租房有较高需求

据《中国青年报》25日报道,近年来,在共享经济推动下,国内短租市场迅速崛起,成为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在线短租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度中国在线短租市场规模突破857.59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短租行业市场规模236.66亿元,同比增长10.38%。

年轻人由于工作变动、旅游出行、临时过渡等多种原因,对短租房有着较高的需求。就医和差旅也是短租需求的来源之一。

“奶油风”租房照片充斥社交平台

从找房渠道来看,小红书、豆瓣、微博、自如、闲鱼等平台都是年轻人租房找房的聚集地。在网上浏览选定房源,联系房东后,就可以约定线下看房,签订合同。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短租房,出现的房源是清一色的“奶油风”。这种装修风格,因色彩淡雅、干净利落,近年来颇受年轻客群的欢迎。

某租房平台上海浦东一家门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该平台的小面积老房子,基本全都会采用“奶油风”的装修风格,“这种风格最好租,年轻人喜欢”。

提出要看房后被中介“轰炸”

当记者每次在上述社交平台的帖子下方留言想要实地看房或者询问价格时,对方都会以“今日回复次数已用完”为由,要求记者“后台私信联系”。

记者与一个自称“出租一套自己家的、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天潼路武昌路交界口的高性价比房源”的博主私信联系,要求实地看房,却被对方告知“这套房子太漂亮了,已出租”,对方询问记者是否还考虑附近其他次新房房源,并发来图片。此后,记者的手机号码开始不断被各种中介“轰炸”。

实际上,天潼路和武昌路是两条平行的小马路,两者并不存在“交界处”。记者把天潼路全部走了一遍,也没找到所谓的“次新房”,这片区域除商业用房外,均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

充斥在社交平台上的“奶油风”短租房出租信息,到底是“真有其房”,还是中介借“照骗”引流,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套路?近期,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利用短租房管理漏洞“两头骗”的合同诈骗案。

看中社交平台“照骗房”求短租

2023年6月10日,丁女士在某社交平台发布一则求租帖子,随后有人主动私聊,并向其发送相关房源。被社交平台“照骗房”吸引后,丁女士通过网络联系王某某寻求一套在沪短租房。

6月14日,王某某带丁女士看了一套位于该市某某广场的房源,尽管房源地址与平台发布信息不一致,但丁女士对该套房屋的位置、装修、价格比较满意,王某某还表示允许丁女士提前入住,房租可以从合同约定的出租日开始起算。

随后,丁女士陆续向王某某支付租金、押金等费用共计4300余元,并于6月26日入住。

(图源: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

入住一周后同时“撞房”两租户

不料短短一周后,有人敲响丁女士房门,开门后对方称王某某已将该房屋出租给自己,当天是合同约定的入住日。

无独有偶,另有一名徐姓女子也声称签订了租房合同,入住日期也是当天。丁女士这才发现陷入“一房多租”的圈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将上述日租房擅自出租给多人。2023年7月4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基本犯罪事实。

犯罪嫌疑人“两头骗”

案件移送至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利用短租房管理漏洞“两头骗”,一边通过伪造支付截图的方式欺骗房东,取得房屋使用权;另一边通过虚构房东身份,擅自将房屋出租给多人,骗取租金。

而这套房源,来自上海某酒店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房租一日一结付给公司负责人蔡某某,续租只需将付款截图发送给租房管家,之后管家就会提供日租房密码入住。而王某某,每次给管家发送的付款截图,都是自己伪造的。也就是说,王某某自己没房,靠P图“骗”来一套短租房,又把这套房产分别同时租给了3人。

(图源: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

检察院透露短租房管理漏洞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前述案件中的王某某之所以可以“两头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像A公司这样的短租房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它使用个人账户接收租金,且不开展常态化收支检查。

同时,入住核验制度也存在漏洞,检察官后续调查发现,短租房公司存在“一证多人”“无证入住”的情况,继而加剧了擅自转租、“一房多租”的问题。

除上述案件中涉及的“一房多租”风险外,部分短租房的居住卫生环境和安全问题也堪忧。

装修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一方面,不少短租房房源由居民房自行改造装修而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二房东”用低成本劣质材料装修“串串房”“隔断房”出租,甲醛超标等会给租客健康带来危害;另一方面,有的房源电线乱拉乱接、燃气设备老化、消防设施缺失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屡见不鲜,在医院、旅游景点附近的短租房中这一情况更为严重。

还有一些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政府建设运营的保障性住房,也被“二房东”改造并出租。为了多隔出几间房,有的“二房东”在房屋阳台上安装马桶,把排水管改成了排污管,还私拉电线、私装电表。这种做法,既违反了国家经济适用房政策,又造成了安全隐患。

建立便于后续管理的报备渠道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认为,针对短租房建立起电子化、信息化、便捷化的报备渠道,是一个支持后续管理的有效渠道。

今年4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建设了“违规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监管预警”应用场景,该系统可以自动抓取涉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信息线索,并及时推送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目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与上海市市级行政管理部门正加强沟通对接,推动该场景数据推送功能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线。

(综合来源:中国青年报、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