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自强模范张涛:独臂人生不设限

来源:厦门日报
2024-08-30 17:09

原标题:

自强模范张涛:独臂人生不设限

文/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张涛

厦门自强模范、市青联委员、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988年出生,曾在街头流浪,后自学书法改变命运,他曾先后创办厦门贝中金文化艺术公司、阳光残疾人书画院、国傲晨昇义工服务中心等。

因一场童年的意外事故,张涛仅剩独臂单腿,和父亲用一辆单车走过大半个中国后,他们来到厦门,这座永远盛开着鲜花的南方城市。张涛在这里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并找到了改变的勇气。

这个最该“认命”的人,不仅不认命,还一路逆转人生的航向,他从摆摊卖艺到如今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裱厂,并热心公益为厦门残疾人艺术家搭建平台,人们透过他身体上的残疾,看到的是他精神上的强大。

张涛说,和他一样自力更生的残障群体都是照耀他人的阳光,因为是他们努力战胜命运,创造人生的精彩,给予看到的人力量。

QQ20240830-162152_副本

张涛进行书法写作。

拿起笔 两根手指拿不稳细细的笔 就先夹着砖头在纸上练习

1997年的冬天,年仅9岁的张涛在经过铁路时遭遇了意外,火车从张涛身上碾轧而过,让他从此失去了左手臂、右小腿以及右手三指。

张涛的父母早已离婚,为了生计,两人都在外地,爷爷奶奶负责照顾张涛。出院后,张涛生活无法自理,没有再去上学。

为了陪伴张涛,他的父亲下了一个决定——他辞去了音乐老师的工作,裤兜里揣着100元钱,回到张涛身边。他说:“走吧,爸爸带你去周游世界,我们去学习全新的知识。”

就这样,张涛的父亲背着他从黑龙江出发,开始了流浪生涯,从那天起成了他的手和脚。为了生存,父亲开始了“卖艺”,遇到公园里扭秧歌的人,父亲就上前伴奏,2个小时过去,得到了2元钱,这是他们第一笔收入。随后,父子俩一路往南方走,用卖艺的钱,父亲买了一辆单车和中国地图。

两个坚强又脆弱的身影,就这么依偎着前行。而在这过程中,一个契机改变了张涛的命运——看到年轻书法家在卖字画,好奇的张涛虽然连笔都拿不稳,却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触碰笔,想触碰纸,想写字。这位书法家看到了他的好奇,鼓励张涛学习书法。

就这样,父亲为张涛买了字帖和笔,教他读书认字。张涛笨拙地临摹了起来,先是学习拿笔,两根手指拿不稳细细的笔,就索性夹着砖头在纸上练习。有次一不小心,砖头划过纸张,把张涛的手磨出了大大的伤口。那一刻,张涛心酸不已,号啕大哭。

但有一天,张涛写的书法,竟被路人以100元的高价买走了,那是父子俩卖艺摆摊十天半月都没有的收入。张涛默默决定,他要好好练字,绝不成为父亲的累赘,这也是他努力生活的最大动力。

QQ20240830-162210_副本

张涛聘请设计师,将残障人士作品转化为文创商品。

站起来 戴着假肢行走爬山 学会上网参与公益

张涛在长大,父亲在老去。父亲那辆摇摇晃晃的单车,越来越载不动张涛前进。乐观的父亲有一天说了丧气话,“我带不动你了,等我走了,你就找别人照顾你吧”。

那一刻,张涛知道,他有且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2007年末,父子俩来到厦门,但父亲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父亲选择了出家,离开厦门。

张涛清楚,父亲这一走或许就不会再回来。张涛毅然决然地做了决定,他要留下,留在厦门,而属于他的命运篇章也就此展开。

张涛先在厦门定制了第一副假肢,尽管走路时得紧紧咬着牙忍受被磨着的疼痛,但为了适应,他依然四处行走,甚至戴着假肢去爬山,因为他知道此后他不再需要单脚蹦跳,不再需要被人搀扶,这种自由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走,而是在飞。

接着,张涛学会了上网。在网络世界,他不再是一个残疾人,他有了网友,加入了一些公益社群。面对发亮的电脑屏幕,他敲击键盘,诉说的不是人生的不公,而是对光明的向往和未来的期许。他说,自己不想被同情,恰恰相反,他可以给人力量。

彼时刚毕业于师范学院的罗萍,也是张涛的网友之一。她在一场敬老院的志愿活动初次见到张涛,那时的张涛正在一张简陋的桌子上,神采飞扬地用两只手指为老人写书法。那一刻深深地震撼了罗萍。从那以后,两人常常在公益场所一起出入,一同服务残障群体。为了更好地从事残疾人群体服务工作,张涛决定参加厦门市残联的社区残疾人联络员考试。罗萍不仅鼓励张涛,更花了两个月时间帮助张涛复习备考。在这过程中,两人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萌芽,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罗萍眼中,张涛的角色从来不是弱者,她笑称,不仅张涛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需要帮忙,甚至平时出门,都是张涛骑电动车载她。

最关键的是,张涛还是那个扬起风、改变她命运方向的人——受他影响,这个曾经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师范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她爱上了中国传统装裱与修复技艺,并拜师学艺,如今已是非遗传承人。

传递爱 开办书画院装裱店 扶持残疾人艺术家

在罗萍的鼓励下,张涛先是开了书画院,而后夫妻二人携手开了一家装裱店,并聘请了7位残疾人员工。

一开始,客人寥寥无几,但夫妻二人凭借着真诚、朴素的经营理念,硬是靠口耳相传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虽然装裱入门简单,但想做好很难。为此夫妻二人不仅拜师学艺,掌握了古画修复的技艺,还标准化装裱的各个流程。四年后,他们的店铺实现了盈利。

“厦门是我扎根的土地,我在这里收获了友情,拥有了爱情,让我拥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勇气。”张涛说,厦门给了自己太多人生的温暖,他也想做点什么回馈这座城市。他成立阳光残疾人书画院,为残疾人艺术家搭建展览、培训的平台,如今已收有将近100位残障书画家和孤独症儿童的作品。

他说之所以取名“阳光残疾人书画院”,是因为残疾人艺术家们用那些温暖、向上的作品,洒下了阳光,“我想让人们感受到,‘不用因为我们肢体的残疾而同情我们,我们可以用坚强、努力、自强不息照耀你们’。”

经常与张涛合作的思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程云波也被他的精神所打动,“他不仅热心做公益,真心诚意想帮忙,也确实有能力。”

为了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张涛进行了很多尝试。比如,他聘请设计师将他们的作品转换成精美的文创产品,还尝试去视频号“带货”,让更多人能了解到残疾人艺术家的魅力。如今,张涛正在努力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帮扶计划,长期免费培训残障人士学习、创造书画艺术品,协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带动更多人自信自强。

张涛说,厦门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这里温暖明媚的文化底蕴,给了他“阳光”的力量,而现在他为之努力的,正是回报这片土地给予他的那份美丽和期许,让阳光洒满大地。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