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听“幕后英雄”讲述光影之间不为人知的故事——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老电影人访谈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9-01 03:41

原标题:听“幕后英雄”讲述光影之间不为人知的故事——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老电影人访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本报通讯员 孙凌伟 孟绍东

阅读提示

长春拥有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新中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导演、演员,更有大量在荧幕背后默默奉献的电影工作者,比如摄影师、化妆师、特技师、配音演员……

8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正式启幕。在这个特殊节点,当无数聚光灯打向时下当红电影人时,让我们也来听听老一代“幕后英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起回顾过往,致敬经典!

“魔术手”巧塑银幕形象

“每天与瓶瓶罐罐打交道,在人脸那么大的地方描描眉、画画嘴,有什么意思?” 今年91岁高龄的王玢瑞,退休前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的主任化妆师,她15岁就进入美工科化妆训练班,但起初的新鲜劲儿一过,她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恰在此时,长影决定拍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花好月圆》,并把化妆工作交给了王玢瑞。如何利用化妆凸显人物性格?王玢瑞想去表现,又觉技术水平有限,好在有苏联专家帮助,她顺利完成任务。

自此,她坚持10余年苦练基本功,不仅娴熟掌握了各种化妆技巧,还摸索出了结合演员形象进行人物造型的新技术,逐渐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造型设计师。

1983年,长影开拍《李冰》,该片背景是2000多年前的秦国,大大小小人物有上百个,化妆造型任务相当艰巨,为高度还原历史,王玢瑞和同事遍访图书馆与考古研究所。

“就拿妇女佩戴的首饰来说吧,它最能代表时代特征,不是随便插个装饰品就可以的。比如步摇,很多戏用的是流苏型,下垂的,但我在资料上查到,秦时的步摇为花枝状,是向上的。但怎么才能一走一摇?我想到了用弹簧,把金丝银丝卷得像弹簧一样,中间镶上小珠子,这样就达到了效果。”王玢瑞回忆。

在主角造型上,王玢瑞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李冰智慧、坚韧、爱国,对这样的人物,我要设计得端庄、稳重。饰演者两个嘴角向下,我就用下垂的上胡压到嘴角底部;他本人眉形很靠近眼睛,我把他下边眉毛刮掉,再织一小缕眉毛粘上,让真、假眉毛完美结合……”

1983年末,《李冰》全国公映,好评如潮,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化妆奖、最佳道具奖。颁奖评语中说,化妆师收集、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严肃认真地设计了众多人物造型,为历史题材影片的化妆创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用百变声音演绎经典

75年来,长影译制过来自50多个国家的2666部电影,包括《罗马假日》《寅次郎的故事》《神偷奶爸》《头号玩家》等,几代配音演员演绎出了无数经典,潘淑兰就是其中一位。

1957年,潘淑兰高中毕业,到牙科医院当护士,转过年,长影第一期演员培训班招生,热爱文艺的潘淑兰报了名。1964年,参演过《红梅花开》等众多影片的她,调转到长影译制片厂,并在老师指导下很快掌握了配音技巧。

凭借宽广的音域、超强的语言表现力,潘淑兰参与了各种角色的配音。

身为女性,为小男孩配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当年,为把握小男孩的语言节奏、内心世界,我经常与小男孩一起打闹、玩耍,看他们怎么说话。”86岁的潘淑兰现场给记者演示时,那惟妙惟肖的声音,令人惊诧。

“我们那时候用磁片录音,一个磁片只能录三四次,所有演员都得把台词练得滚瓜烂熟才能进录音棚,不像现在,错了可以反复重录。”潘淑兰介绍,当年十几个人同台录音,你的台词错了,就会影响别人,所以除了睡觉,走路、做饭,她基本都在背词。

努力加上天赋,让潘淑兰配音的多个影片角色斩获业内奖项。退休后,潘淑兰被北京某影视公司聘请,又工作了十几年,在那期间,她获得了为《泰坦尼克号》中老年露丝配音的机会。

如今,耄耋之年的潘淑兰一进入工作状态,仍然十分认真,瞬间就会融入角色,那种声音感染力,让人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光影

人手一部数码相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手持相机不能覆盖的区域,还能用无人机,国家一级摄影师陈长安很羡慕:“我们当年要有这样的设备,该多幸福!”

陈长安的摄影之路,开启于1958年。当时,18岁的陈长安应聘进入长影,从摄影三助理做起,再到二助理、大助理、场工、副摄影、摄影。他说:“那时的摄影机比较笨重,摄制组有6个人,每个人分工都不同,但遇到复杂取景地,人手仍不太够用。”

“在农村拍戏就和老乡住一起,到部队拍戏就住营房”,吃住困难都好克服,最让陈长安难受的是,很多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拍出最理想的效果。

茫茫无际的芦苇荡中,淡淡的白雾若隐若现——这是《飞来的仙鹤》中一个全景镜头。当年没有无人机,为捕捉从远处飘来的白雾,恐高的陈长安,必须坐在8米高的起重机上,好在机器一转,聚精会神的他就忘了这茬。

“为呈现烟雾扩散效果,需要人员在上风口1公里处放烟雾,那时也没有对讲机和手机,只能约定掐钟放烟雾。但拍完这个镜头,我们大队人马撤退时才发现,这时的烟雾扩散效果是最好的,可惜太阳要落山了,胶片又十分珍贵,不能重拍。”陈长安至今还为此遗憾。

“各部门同事要克服的困难都很多”,陈长安介绍,比如照明师,经常要在几米高的高架上来回跑着调灯光,一次,因三天三夜连续拍摄,有个灯光师困得摔下了高架。“那年头的机器,感光度只有12度、24度,哪像现在200感光度,不打强光根本拍不清楚,强光经常照得人睁不开眼。”

尽管当时拍摄条件艰苦,但到1999年退休前,陈长安还是拍出了《飞来的仙鹤》《水晶心》《戈壁残月》《杀机四伏》等25部经典影片,并培养出了李力、王简等著名摄影师。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光影”,陈长安说,老一辈电影人在艰苦条件下的敬业精神和高标准追求,希望新生代也能够继承,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影片。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