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一亿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逐“绿”前行,绘就美丽中国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9-11 04:48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原标题:“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一亿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引题)

逐“绿”前行,绘就美丽中国(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这里曾经是裸露的矿坑,经过治理后,成了网红打卡地,天气好的时候拍照特别好看,水的颜色是翡翠色的,被称为‘重庆小九寨’。”重庆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发现了重庆周边一个避暑休闲好去处——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

铜锣山曾是当地有名的碎石开采矿区,大规模的露天采矿造成土地损毁、植被破坏。前些年,当地积极推进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系统化推动矿区复绿新生。“这些年来,矿区实现了颜色从‘灰’到‘绿’的转变。”作为铜锣山矿山公园的运营方,重庆临空文旅公司文旅产业部部长吴晓鸿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铜锣山矿区从废弃矿坑到美丽公园的华美蜕变是我国“山水工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持续稳步推进,山更青水更绿,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得以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以高水平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

初秋时节的河北白洋淀,碧波荡漾,当有鸟儿飞起的时候,摄影爱好者们便迅速按下快门,留下精彩的一瞬。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截至今年6月,白洋淀鸟类种群数量已达28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80种。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山水工程”,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我国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山水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在青海、山西、宁夏等地,新一批“山水工程”正在成为黄河流域以高水平生态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河北省府河河口湿地承担着提升和改善白洋淀上游入淀水质的重要任务。“山水工程”实施前,这里是“人进水退”的农田和鱼塘。如今,当地在河流入淀口建立人工湿地,就像在河口加装了“滤芯”,入淀水质净化程度明显提升,湿地再现百鸟蹁跹的壮观景象。

湟水流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同时也是青海耕地和人口最集中的区域。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工程”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发挥湟水流域生态最大潜力,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按照规划,到2025年,该工程将减少湟水流域2.64%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0.39%林草植被覆盖度,完成15.77万公顷的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

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

“在铜锣山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当地并非只是简单进行矿坑的修复,而是坚持整体修复,从山上生态保育、山腰生态修复、山下合理利用等3个方面开展系统性修复工程。”吴晓鸿说。

此外,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重庆市渝北区还依据村庄规划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将生态修复与后续铜锣山矿山公园发展结合;整合区域较大范围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统一进行土地配置,打通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合法利用通道;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矿山生态修复。

浙江省千岛湖流域水环境系统生态修复项目则通过“源头削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系统治理模式,使得污染物入湖量得以削减。同时,针对面源污染治理,该项目引入国际上有效的管理模式与资金机制——水基金模式,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民生通惠公益基金会联合出资1000万元,建立“千岛湖水基金”,初步建立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和自我造血的可持续资金机制。

铜锣山矿山、千岛湖流域水环境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现了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转变。

“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4个转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有关负责人说。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上塘村的小路农场,漫山遍野的脐橙树长势喜人,青绿的果子挂满枝头,“等到11月份的时候,脐橙就可以卖了!”农场主人谢小路高兴地说。

“在我小的时候,这里大片的山地都水土流失、崩岗严重,修路很难,土地质量非常差,水稻也很难有收成。”谢小路对记者说,当地进行生态修复之后,他们种上了脐橙,现在农场每年的收成达200万元。

“山水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赣县区是江西省崩岗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全、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被称为“红色沙漠”。近年来,赣县区积极开展崩岗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通过“一路五区”和“三型四结合”治理模式,昔日的“烂山地貌、生态溃疡”成功蜕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当地将崩岗整治成标准水平梯田,种植脐橙、杨梅等经果林,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600万元,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山水工程”的推进还带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渝北区石船镇石壁村党总支书记黄伟告诉记者,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市民自发前往参观游览,吸纳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和创业,人均增收约2万元,通过无偿提供农产品交易中心售卖农副产品、农户开设农家乐、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以地入股与社会投资主体合作办企等多种方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农户增收。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