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巴依卡:“高原雄鹰”为国护边

来源:农民日报
2024-09-19 09:28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原标题:

巴依卡:“高原雄鹰”为国护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说起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村民无不肃然起敬、赞不绝口。巴依卡的父亲当过护边员,他本人当过护边员,他的儿子生前也是护边员。一家三代人在放牧的同时,也为祖国守护边防,把一个普通老百姓对祖国的热爱,用脚步印在了绵延千里的边境线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9月16日下午,巴依卡老人对前来家中拜访和学习的游客说。

接棒父亲,继续为边防官兵做向导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刚刚成立,马上要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可连队官兵却犯了难,这次巡逻目的地是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那条路因险峻而出名,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时间,路上还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果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巡逻队将寸步难行。这时,巴依卡的父亲自告奋勇,当起了连队的义务巡逻向导。从那时起,他家的护边义举,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父亲从小就教导巴依卡,解放军对家里有救命之恩。新中国成立前,旧军队来到牧区,时常抢劫群众的牛羊和口粮,让牧民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巴依卡的叔叔,就死在了阻止其夺走自家羊的搏斗当中。解放军来了以后,牧民们发现,他们不一样。那时村民的生活非常困难,有的家庭揭不开锅,是解放军给生活困难的牧民送去了牛羊和粮食。高原上自然灾害多发,强降雪引发灾情后,是解放军把粮食、柴火、饲草和药品送到牧民手里。巴依卡的妹妹年幼时患上在高原上足以丧命的急性肺炎,又是解放军中的军医免费为她治好了病。

巍巍冰山下,是解放军为自己的家,也为牧民们带来了安定幸福的生活。所以,牧民也有义务和解放军一道,守护自己的家园。巴依卡的父亲是这样教育子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义务向导的岗位上,他一直坚持了23年。耳濡目染下的巴依卡,从小就认识到护边的重要意义。20岁时,就接棒父亲,开始为巡逻官兵带路。

不畏艰险,巡边之路一走就是38年

塔什库尔干县边境线附近的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冬季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因地势险要,边防官兵不能乘车、骑马,牦牛成了巡逻中唯一可使用的“交通工具”。

从提孜那甫村到边境附近的放牧点,距离有120多公里。到达部队巡逻的边境线,还要走80多公里。巴依卡回忆,那时的路不好,光是赶到巡逻的地方,就要走六七天。但是,和巡逻的路相比,这一段路不算什么。

在冰山雪岭之中,巴依卡总是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每次巡逻,他总是在前面探路,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巡边的路上,蹚冰河是家常便饭。在1983年的一次巡逻中,队伍到了肖尔布拉克河。巴依卡第一个下河探路。但是,在连队军医下水时,意外还是发生了。牦牛突然摔倒掉进了河水中,一人一牛迅速被河水冲着往前走,情况十分危急。幸亏,那段河道中有一块巨石,一下子挡住了牦牛,而牦牛的缰绳又恰好缠住了军医的手,这才没被洪水冲出太远。巴依卡见状,赶紧骑着牦牛蹚过去,拼命从牛背上拽起了军医。经过大家半个多小时的合力抢救,军医才慢慢醒了过来。

1997年9月,巡逻队伍遇到河水暴涨,巴依卡骑着牦牛刚到河心,一个大浪涌了过来,把他从牛背上打落下来,狠狠地摔在一块大石头上。回到连队,官兵们陪他到县医院拍片,发现他的右肩开裂了7厘米,3个月之后才得以痊愈。虽然受伤严重,但一下病床,巴依卡就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边境线上。

在巡边的路上走了一年又一年,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的年龄差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巴依卡哥哥,变成了后来的巴依卡叔叔。

在做义务向导的38年中,巴依卡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的每一块界碑、每一道山沟、每一条河流。

不计得失,先顾及国家再考虑小家

巴依卡给边防官兵做向导,家里管牲口的活儿,就会被耽误很多。1972年8月,作为家中新生壮劳力,巴依卡一走就是3个多月。这期间,在放牧点散放的26只羊被狼吃掉了。巡边期间,他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了巡边的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了驮运能力,还有4头牦牛因为疏于看护走丢了。对牧民来说,牲畜就是收入来源,巴依卡却不要一点报酬。但是,对其他向导的损失,巴依卡却记在心上。有牧民的两头牦牛在巡边的路上累死了,巴依卡就把自家最好的两头牦牛瞒着连队赔给了老乡。

巴依卡越是什么都不要,部队官兵就越感到对不起他。“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吧!”1999年的一天,部队领导拉着巴依卡的手问道,巴依卡说:“有解放军在红其拉甫,我什么都不缺。我只想入党,做一名共产党员!”2000年6月,他终于实现了这一崇高愿望,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佩戴上党徽以后,巴依卡的干劲儿更足了。

很多年里,护边员是没有补贴的。护边员这种叫法,也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有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之后,才开始确定下来。补贴标准,一开始是每月30元,后来才逐渐提高。“给不给钱,牧民都愿意护边。”巴依卡说。

长年的辛劳,让巴依卡患上了高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胃病、白内障等疾病,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和他父亲一样,巴依卡也让当兵复员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做起了巡逻向导。从2004年开始,直到2021年因为救人牺牲前,拉齐尼·巴依卡也和父亲一样,一直走在边防线上。

巴依卡家的院子里,挂着“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等多个牌子。今年以来,他家的院子已经接待参观学习者3万多人次。屋内满墙的照片和荣誉证书,吸引诸多来访客人驻足观看,从他家三代人的爱国情怀中,接受着精神洗礼。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