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啥是“迷糊戏”?听!新疆“小古丽”这样唱……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9-27 17:25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原标题:啥是“迷糊戏”?听!新疆“小古丽”这样唱……

“过一个沟转一个弯,一步一步走上前……”9月21日,新疆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社区文化活动室里,舞台上的演员穿着戏服,脸上涂着厚厚的胭脂油彩,二胡、三弦、梆子等的伴奏此起彼伏。戏腔婉转悠扬,戏词诙谐幽默,洋溢着一股浓浓的陕西方言味道。

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迷糊戏。迷糊戏最早由内地的“眉户戏”演变而来,原流传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其融入了来自五湖四海各流派演唱的技法,逐渐自成一体,成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个剧种。

“我很喜欢迷糊戏,已经学了两年了。”今年10岁的苏买亚·亚生是芳草湖官地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在业余时间跟随剧团学习迷糊戏,“学唱戏能经常上台演出,还能学到很多文化知识。”

今年68岁的狄光照,是迷糊戏的第五代传承人。“受先辈影响,耳濡目染下,我从十几岁开始学迷糊戏,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十年了。”狄光照说,如今自己虽然退休了,但仍要把迷糊戏的传承工作做好,“我身边有十几位爱好者,大家经常一起演唱和创作迷糊戏。”

百余年前,迷糊戏开始在新疆五家渠、芳草湖、奇台垦区等地流传。从清朝末年开始,当地人把这一剧种作为生活乐趣,相互传唱从未间断,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有唱的,有弹乐器的,有听的,有看热闹的,还有学弹唱的,很是热闹。

“学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传承迷糊戏,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芳草湖农场官地小学校长李志凯表示,学校把迷糊戏引进课堂后,孩子们对唱戏的兴趣和热情越来越高,“课程涵盖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孩子们的年龄在八九岁到十三四岁之间。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孩子主动报名。”

“除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外,我们还在社会上吸收了一部分感兴趣的人学习迷糊戏。”芳草湖农场迷糊戏剧团团长高飞元告诉记者,团队每年到各地演出几十场,同时创作了一些新曲目,比如《幸福生活比蜜甜》等,“希望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迷糊戏,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下去。”

“通过我们的表演,越来越多人喜欢迷糊戏了。”谈及对于未来的期待,狄光照的语气里满是憧憬,“我们会继续挖掘老一代的迷糊戏唱腔和戏词等资源,同时对迷糊戏进行改编创作,老调新唱,让迷糊戏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丹丹 于芊芊)

责任编辑:柳阳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