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赵喻明:用匠心铸造国之重器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2024-09-30 12:52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原标题:

赵喻明:用匠心铸造国之重器

央广网长沙9月30日消息(记者杨清)赵喻明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河智能)特种装备事业部高级工程师。他还有一个身份——“湖湘工匠”。

今年4月29日,赵喻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光时刻。当晚,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暨第二届湖湘工匠发布仪式在长沙举行。赵喻明荣获“湖湘工匠”称号。

何谓工匠?在赵喻明看来,“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不懈探索。”

也正是因为这种极致追求,赵喻明在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新纪录,先后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长沙市优秀技术工人、长株潭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金奖等奖励8项;2020年获“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支持,2023年荣获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

“经得起极端环境的考验,才能创造出高性能的产品”

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赵喻明坚持以特种装备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及节能技术领域上。

装备行不行,数据来“说话”。

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春节期间,赵喻明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前往黑龙江省塔河县某试验基地,开展户外性能试验和试用。

为了采集最真实、最准确的试验数据,赵喻明和同事们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赶往试验基地,常常在雪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这种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也是赵喻明能顺利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的“秘诀”之一。

赵喻明(右二)与同事们在极寒区开展户外性能试验和试用(央广网发 受访者 供图)

除了在严寒条件下进行试验,赵喻明还和同事们多次前往高海拔的地区,完成高原环境的试验和工作任务。在高原地区进行产品试验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难任务。

海拔高达5300米的高原,空气稀薄,缺氧严重,每一次呼吸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边吸着氧气瓶,一边做试验是常有的事。”赵喻明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虽然环境恶劣,却为产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53℃的极热区、-47℃的极寒区、海拔5300米的高原,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经得起极端环境的考验,才能创造出高性能的产品。”赵喻明说道。

现如今,赵喻明所开发的应急装备已多次参与灾害救援、危险排爆和危险物清除任务。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最”

2012年前后,面对节能工程机械装备这片待开拓的广阔蓝海以及日本某知名品牌研发的混合动力挖掘机横空出世,赵喻明率先带队进行项目攻关。

样机测试结果从运用原理到产品结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但投入施工节能效率却依然低下,赵喻明困惑不已,项目随之进入优化改进期。

他加班加点调整设计方案,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仔细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来依靠产品本土化才得以成功破局。

赵喻明在操控挖掘机(央广网记者杨清 摄)

“最开始我们参照国外的装备进行研究,到最后发现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研究出来的方法根本行不通。既然不给我们,那我们就自己干,不仅要干,还要干到最好!”被别人“卡着脖子”的滋味不好受,也激发了赵喻明不服输的劲儿。

两年时间不到,赵喻明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节能挖掘机成功落地,使用其工作一天可以节省1000元燃油费,节油率超过20%。

2016年,该款节能挖掘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隔年,由日本制造的相关挖掘机悄悄退出国内市场。

精益求精的背后,是赵喻明十六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他参与开发的智能挖掘机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参与研制的无人化应急救助装备等多个项目,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赵喻明表示,工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艺的精湛上,更在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要传承,也要创新”

赵喻明师承山河智能创始人何清华教授,同时也是何老师的“关门弟子”。

53岁白手起家的何清华,1999年在长沙观沙岭租赁几间闲置厂房成立公司,一路发展到现在成为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企业,缔造了一个传奇。

在山河智能一楼展厅里,有一张图片格外引人注目,何清华坐在飞机上靠窗的位置,手拿一支笔在纸上画设计图。谈起自己的老师兼老板,除了尊重,赵喻明眼里更多的是敬佩,“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何老师都坚持亲力亲为。”

正因如此,赵喻明也一直追随着老师的脚步前行。不管是装备的设计、研发、调试、操作,还是项目的前期、报名、投标等工作,“亲力亲为”“擅于研究”让赵喻明成了什么都干、什么都会干的“全能人”,这也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今年上半年,赵喻明所在的团队对8个项目进行了投标,要在两天内将长达17个月的装备资料筛选、加工和传送,恰逢团队成员做了手术在家休养。其中涉及的视频、音效制作等工作让这位工科博士止不住地挠头,在机械制造上他是高手,在这方面堪称“小白”。

时间紧、任务重、缺人手,怎么办?克服困难自己上!为此,赵喻明熬了两个通宵,从高级工程师化身为融媒体制作师,顶着“熊猫眼”交上了一份让甲方十分满意的答卷。

“除了传承老师的精神,他对我们说过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创新。”赵喻明深知传承与创新并重,靠着这股子“潜精研思,锐意创新”的韧劲,赵喻明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能够独当一面的机械工程师。

作为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技术”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核心技术骨干,赵喻明所研发的挖掘机能量回收与利用技术成果已转化衍生出系列混合动力挖掘机产品;智能挖掘机控制技术成果已经产业转化衍生出系列智能挖掘机、多功能捣炉车、加料推料车等智能装备产品,并将智能化工程装备技术开拓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

工作至今,赵喻明主持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成果鉴定3项。已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多年以来,赵喻明一直保持对国产装备由制造走向创造的最大热情,将科研创新践行于行动,为高端装备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他始终坚信,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