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来源:新华社研究院
2024-10-10 12:11

原标题:全文|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交融厚植文明基因

一、来源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二、体现于“两个结合”的化学反应

三、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四、浓缩于交往交流的文化底色

第二章 交融形成文明气度

一、有源有流、有根有脉,在交融延续中坚守自立之本

二、与时偕行、革故鼎新,在交融发展中坚守自强之道

三、九州共贯、道通为一,在交融升发中坚守自觉之魂

四、光前裕后、开放包容,在交融育新中坚守自信之基

五、讲信修睦、守中致和,在交融互鉴中坚守自为之要

第三章 交融彰显价值主张

一、以人为本

二、守正创新

三、交流互鉴

四、命运与共

第四章 交融绘就文明未来

一、破解“文明冲突论”,消除歧视实现平等

二、超越“历史终结论”,破除单一路径偏见

三、超越“文明优越论”,重塑本国与他国关系

结语

编写说明及致谢

参考文献

序 言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1]

——习近平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局部冲突持续升级,人道主义危机频发。

冲突背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旧思维沉渣泛起,种族歧视、宗教极端事件挥之不去,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人类文明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如何看待、处理全球文明之间的关系,是否只能以冷战冲突等“不文明”的方式,来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问题摆在每个国家和民族面前。

习近平主席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理念和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从自身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深刻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存在、相互交融,并创造出更高文明形态。

“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文明冲突”绝非宿命,中华文明的交融理念以及文明实践给予世界重要启示: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2]我们应当立足于自身文化主体性谋求长远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表明,世界文明从源头起就是多样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合乎历史理性的大道。本报告认为,中华文明自带交融基因,在不断交流交融中屹立不倒、演化创新、发扬光大,孕育和形成了全新的文明交融论。

文明交融论是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全新的文明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模式,彰显着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交流互鉴、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等价值主张,倡导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超越历史、文化以及地缘和制度的差异,自立、自强、自生、自觉、自为,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

文明交融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展示人类文明发展全新图景,标注着人类文明追求的全新境界。

文明交融论,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规律,反映了对世界文明形态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切观察,深入反思、批判“文明冲突论”“文明等级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文明交融论,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融通天下的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发展、繁荣进步提供思想启迪,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原创性贡献。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的引领。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3]

第一章 交融厚植文明基因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从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回溯,从“两个结合”中寻根,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探源,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受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生生不息、古今交融、中西交汇,在现代化探索中实现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

一、来源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于中国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创造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走进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大禹雕像迎面而立。

中国已知的与明清紫禁城布局一脉相承的宫殿区和宫城、最早城市主干道网、最早青铜铸造作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多重证据一次次指向这里。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灯光照耀下的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青铜铸出主体框架,镶嵌数百片长宽几毫米、厚度一两毫米的绿松石,精巧无比,虽历经三四千年却没有松动脱落。

这个方寸之器,何以寓涵九州?

烈火熔铸的青铜,镶嵌本土崇尚的绿松石,这意味着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过渡、龙山时代神面纹到商周兽面纹的过渡,以“金玉共振”见证地域辽阔、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统一中国”走上历史舞台。类似的铜牌饰还出现在甘肃天水、四川三星堆等地,彰显文化互动催生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华文明探源的丰硕成果证明,中华文明是原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多元多样的,不是单一的。多种文明互补、逐渐相融并整合为一体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大一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形成过程。

地理环境是孕育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诞生于东亚大陆,东面朝太平洋,北部是蒙古高原,西部及西北部是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屏障,南部与西南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西北荒漠绿洲交错带、西南农林交错带、东部海陆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结构,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超大地理单元。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原考古学系主任严文明先生称之为 “东亚大两河流域”。区域性文明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趋向生成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记》中,司马迁深谙中华民族统一发展的历史趋势及重大意义,记载了大量有关国家统一不断加强的史实,如《大宛列传》详载大宛和西域各族“引领内乡,欲观中国”。[4]

中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穿越狂风暴雨、曲折磨难,虽然有分有合、进程曲折,但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统一性的历史取向。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一座帝王庙,半部中华史。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北侧的历代帝王庙,清朝皇帝的祭祀对象从伏羲、炎帝、黄帝到元世祖、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188个牌位。这折射出中华政治正统的一脉相承,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完整历史的缩影,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和“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在世界各国历史上独一无二。[5]

华夏大地,“多元一体”无处不在。走进云南省洱源县郑家庄的民族文化广场,能看到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各民族团结共荣的痕迹已深深镌刻。居住在这里的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180多户群众,在50多年时间里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处,民族只不过是“身份证上的标识”,生活中早已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到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迸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伟力。

二、体现于“两个结合”的化学反应

“两个结合”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重建兼收并蓄的文明交融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打破了文明相处中谁同化谁的迷思。

北京,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步入主建筑文华堂,“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引人领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非凡魅力;登上建筑群制高点文瀚阁,“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触人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两者荟萃于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从版本角度写下“两个结合”的生动注脚。

100多年前,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文明冲击,中华文明因之蒙尘。为光复中华,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瞿秋白在《赤潮曲》中,把“共产”与“大同”并用,表达了革命志士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相宜的理解。“结合”有前提,“中国传统学术的精华—唯物主义思想资料、辩证发展的观点和反抗压迫精神、大同思想,正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阶级斗争学说和共产主义理想相贯通相契合。”[6]“结合”彼此成就,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滋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由此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实现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主逻辑。

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怆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激昂,从旧社会的民不聊生到新时代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面临亡国灭种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及方法论,改造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风貌,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中国人民掌握了精神主动、历史主动、发展主动,中华大地焕然一新,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国共产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家园的新期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发展出现代形态,焕发出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明光辉。

“结合”是一场深刻的“化学反应”,结合主体在反复的碰撞、汇通与重组中取长补短、超越自我,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树立了多种文明的包容互鉴、交流交融、发展创新的成功典范,打破了单一文明一统天下、强势同化其他文明的迷思。”[7]

三、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2024年5月25日8时40分,伴随着汽笛声在西安国际港站响起,X8157次中欧班列缓缓启动,一路向西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

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货物品类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等5万余种,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随之涌现,德国杜伊斯堡港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业务量成倍增长,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纪录,是中欧班列成为亚欧陆路运输新干道的有力见证,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愈发紧密的生动缩影。铁路通欧亚、港口连五洋、高峡出平湖、稻麦遍地香……中国式现代化与各文明偕行共进,为越来越多的人照亮梦想。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汲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智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中华民族在政治、物质和精神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延续,彰显出来自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的源流和根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2600年前的中国古人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座右铭,当今改革创新在中国随处可见—全社会研发经费年支出突破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多年保持世界首位,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三样”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量子通信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引领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澎湃。奋斗自强的创新中国,更加朝气蓬勃。

在良渚古城遗址,人们不仅能实地游历遗址公园,还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回到5000多年前的泽国都邑;在三星堆,借助3D打印技术,残破的文物碎片得以回归完整的器型,呈现在观众面前……现代科技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让观众能通过视、听、触等多重体验沉浸其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力量。

伟大实践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融合双赢,并滋养更大范围的文明交流互鉴。

经过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一带一路”凭借其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目前共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994年接入世界互联网的东方古国,在短短30年间与其他文明同行,探索各具特色的数字空间发展之道。如今,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驱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百姓致富增收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经济标签,也为世界其他文明发展贡献新经验。

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未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宏伟途径,也释放出了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力。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浓缩于交往交流的文化底色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坚守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基本立场,既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精华,也乐于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在意大利中部城市马切拉塔市市中心,两尊人物雕像静静伫立。跨越山海,万公里外的中国上海市光启公园,也有这两尊人物雕像吸引络绎不绝的游人参观。

他们是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明朝科学家徐光启。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沿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在中国与徐光启相遇相识,建立起深厚友谊。他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明末研究数学的人士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这样的文化底色使其与依靠殖民侵略与资本积累发展而来的西方文明大不相同。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翻开了横贯东西、连接亚欧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篇章,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千里沙漠戈壁,驼铃声叮叮当当,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和四大发明、养蚕术传向世界,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也传入中国……敦煌壁画中“三兔共耳”的图案在阿富汗、埃及、德国、英国等多地出现就是例证。[8]

2024年6月,经过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的乌尊区契纳尔村,一处贵霜帝国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契纳尔特佩遗址真容初现,将有助于进一步向世人展现千年丝路的历史风貌。

往事越千年。丝路沿线,文明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歇。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以来,便对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产生冲击,而中华文明以尊重包容的态度促成了这次伟大的文明交流互鉴,创新发展出儒释道交融发展的璀璨中华文明。[9]

通过文明交流互鉴,中国也为繁荣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与中国道家思想关联颇深,他还曾尝试和中国学者萧师毅合作翻译《道德经》,由此生发出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世界思想意识产生巨大影响[1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高度推崇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辩证思想,认为人类文明如阴阳一般,也存在起源、生长、衰落、解体、重生阶段[11],其变化发展的“文明形态史观”变革了人类对自我历史的认识。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丝绸之路综合研究计划”,致力于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马克思揭示了人类文明在走向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时代性特征,认为普遍交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各民族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12]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文明正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第二章 交融形成文明气度

文明在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确证,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共同活动的结果。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尤其是自古至今形成的交融哲学,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蓬勃新活力。

一、有源有流、有根有脉,在交融延续中坚守自立之本

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中华文明也是如此。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14]

中华文明的自立之本,来源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从起源、发展到传承至今具备连续不断的历史脉络。每一次文明碰撞之后产生的融合交汇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15]即便近代面对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却依靠极强的韧性和调适能力,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源远流长的文明连续性,成为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关键。

文明延续的古与今,需要从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中来辩证看待。传统不是静止的,而是能够传而统之的根脉,传统的元素一经激活,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精神力量;现代的元素经过时间的淘洗和砥砺,留下有历史价值的印记,也将成为传统。

美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曾表述:“从过去衍生而来的制度和信念,影响目前选择的路径。”[16]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破除了传统与现代的简单对立,蕴含着中华民族在路径选择层面的自主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中华文明向来不是故步自封,而是长期保持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并实现创新发展,本质上是文明更新的产物而非断裂的结果,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依旧保持独特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这种有源有流、有根有脉的文化传承、文明延绵,构筑起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立之本。

二、与时偕行、革故鼎新,在交融发展中坚守自强之道

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既有稳定性也有自我超越性,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经历着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创新的姿态,成就其源远流长的特质。

中华文明的自强之道,来源于其突出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与文化基因。中华文明能够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千年历史孕育的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理想汇于当下、集于一体,唤醒亿万人民对文明的绵长记忆和创新创造活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中,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的关键所在。

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禀赋。只有创新才能自强。这不仅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也是民族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以自强,自强以复兴,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强国征程中不断坚定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心、决心与恒心,一路砥砺前行。

一系列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引领当下中国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成为中华文明的鲜明底色和创新源泉。

时至今日,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民族自强复兴的动力支撑。

三、九州共贯、道通为一,在交融升发中坚守自觉之魂

“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17]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明的盛衰沉浮史。历史上,波斯、古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很多盛极一时的帝国都烟消云散,而唯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能以国家形态延绵几千年。究其原因,西方文明是“分”的逻辑,不断把大帝国切割成小国家;中华文明是“合”的内核,由各民族交融成大中华。[18]

中华文明的自觉之魂,来源于其突出的统一性。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阐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9]

纵览中国历史,尽管出现过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等分裂乱世,但是中华文明始终没有中断。随着国家的统一、文化的积淀,最终形成了大一统的文明传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时,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而是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继承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此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构想,都是立足于大一统的文明传统。

延续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基因,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正以强大的文明自觉和文明主体性,有效凝聚起十四亿多中华儿女,带来中华民族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也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状态迈向全面自觉和高度自信。

四、光前裕后、开放包容,在交融育新中坚守自信之基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2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中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由于不同民族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范围和方式各有不同,因此文明发展进步标准并非“西方中心”资本主义文明展示出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只有秉持开放包容,才能拓展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人类文明才能持续进步。

中华文明的自信之基,来源于其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1]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政治家莱斯特·皮尔逊曾警告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22]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23]包容性既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也是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精神内核和广阔气度。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让中华文明不仅深深植根于民族历史与文化土壤之中,还将历史中国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中国的鲜活实践有机联通,将本土文明的思想智慧与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深入融通。

在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中,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创造力、影响力、生命力。这是中华文明在光前裕后、开放包容中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自信之基和底气所在。

五、讲信修睦、守中致和,在交融互鉴中坚守自为之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指出,普遍交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回顾中华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拜占庭文明等文明发展历程,一种文明的勃发兴盛往往受益于交流互鉴,衰颓消散则多受害于侵略纷争。[24]约一百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著作《中国问题》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中华文明的自为之要,来源于其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自古崇尚和合,农耕文明的漫长演化,积淀出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哲学思想主张“和实生物”,生意场上“和气生财”,生活中“家和万事兴”,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中医遵循“阴阳调和”,这体现了中国人不偏激、不极端,平和做人、平和处世之道。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尧舜禹时代权力的和平禅让被后世尊为理想政治的典范。几千年来,即便在国力鼎盛的时候,中国也从来没有对外搞殖民扩张,而是靠商贸怀柔远人;从没有殖民统治周边邻国,而是靠朝贡体系礼尚往来;从没有对外传教搞文化霸权,而是靠有闻来学赢取人心。[25]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认为,中国文化不排斥文化差异,主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讲究和谐共生,注重文化的交流与共同发展。[2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和平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相融合,围绕主权独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和平主张与实践,包括“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有效维护了中国自身和平,也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使马克思主义和平理念中国化,使中国传统和平观现代化,使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产生世界影响。

反观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张“丛林法则”,认为“国强必霸”,采取军事侵略、殖民掠夺、经济控制、强权政治等手段谋求自身发展和扩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实现文明间的对话,中国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共同应对各种复杂而危险的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章 交融彰显价值主张

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交融中共存。在关乎人类文明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上,中华文明所秉持的文明交融论,把握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历史经验与规律,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和强化冲突的文明观,与“文明冲突”“历史终结”等西方理论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彰显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也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华文明交流交融中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

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然而,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人类生存,许多妇女儿童仍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

习近平主席早在2014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就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世界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阐释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执政理念的精神内核。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充分结合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全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中华文明形成了完全有别于西方文明的“以资本为中心”“资本至上”的文明融合发展方向和多维价值取向。

(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上,身着民族服饰的赫哲人高歌一曲传唱半个多世纪的《乌苏里船歌》,向人们推介家乡特产。这条千米长的百年老街上林立着诸多欧式老建筑,当地传统老字号商铺披上西方风格建筑的外衣,吸引了海内外旅游者的目光。

曾经,全部人口不到5000人的赫哲人世代以渔猎为生,一叶扁舟、一张渔网,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立足于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满足各民族对文明发展进步的需求,当地引导赫哲人传承和发展鱼皮制作技艺,创新出游客喜爱的鱼皮提包、鱼皮鞋,实现文化传承又带来可观收入,帮助赫哲人走上富裕路。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来自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及其学派阐述的民生理念,代表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孜孜追求。“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27]

现代化作为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既赓续古老文明,又实现文明更新,凝聚着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群众对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文明进步渴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已列入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学前教育法案,备受中国年轻父母的关注。这部法案在前期征求意见时,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教育工作者、律师、父母纷纷发表意见,“学前教育不能以小朋友会做多少题为衡量标准”“我们应该把自由的游戏时间、自主的运动时间还给孩子”……

自2015年7月以来,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参与90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上报意见2900余条,其中270条被采纳。在上海生活30多年的丹麦企业家李曦萌多次前来参与立法征询。他说,通过提建议促进法律完善,有获得感、成就感,“这正是民主的吸引力”。

从一个村的“小院议事会”,到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突出成果,正是依靠集纳众智,汇聚力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主体力量,是中华文明的力量源泉和支撑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百余年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过去10多年来,战贫困、抗疫情、促改革、治污染、化风险……一项项重大历史性事件中,中国人民都是改革突破、夺取胜利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迸发出澎湃不息的创造伟力。

(三)实现全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也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要求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是少数人独享、一部分人共享。

中国在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发展成果也在实现全民共享。在中国云南省,世代居住在深山中的独龙族群众从原始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也享受到越来越多发展成果:公路代替了溜索,智能手机代替了“放炮传信”。在中国新疆南疆地区,孩子可以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整个新疆村村都有幼儿园,并提供免费早餐和午餐。

新时代10余年来,14亿多人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超过4亿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义务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和最大规模的社会兜底保障网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中华文明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中华文明得以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民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守正创新

中华文明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和自觉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进而在自身文明发展的同时与其他文明交流交融以求实现共同繁荣。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正式开启“月背征途”和“挖宝之旅”。

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月背采样,会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在科学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北斗”导航……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了命名元素,更是把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浪漫主义梦想照进现实,彰显着文明交融的哲理:人类文明要实现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顺势而为、推陈出新。

(一)“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

微风吹拂,繁花盛开。身着马面裙的身影舞动在江苏太湖鼋头渚边、江西婺源繁花间,也蹁跹于法国塞纳河畔、英国伦敦塔前。历史风尘中飘逸了千年的传统服饰,在设计上与时尚潮流相呼应,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式”服装,也带动了汉服摄影、古城旅游、国潮文创等诸多新消费的持续走热。

北京向南100公里,传承“山川定位”“方正形制”“中轴对称”“街巷里坊”等中华营城理念起笔规划的雄安新区,不再大面积都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而是集中展现中国建筑艺术精髓,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呼之欲出。

世界文明发展史昭示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血脉的传承与赓续。文明生命体在更新和转型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坚守,夯实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成就了中华文明延绵长久的文化自信。

(二)“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始终以创新为支撑。日用而不觉的中华文明体现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活”起来和“火”起来,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以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图》、新疆博物馆《守望吧疆山》、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等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广受欢迎;《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等蕴含中华文化气度风范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广东潮州牌坊街和新疆喀什古城等“老街巷”变为“新地标”……当代中国人对中式美学的认可和追捧背后,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蓬勃脉动。老百姓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之中品味美好新生活。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28]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文明是在创新中永葆生命力的。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是文明经久不衰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以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充分激发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三、交流互鉴

文明的交融,是以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为前提,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明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深刻回应“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主席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

“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9]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30]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主体,基于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31]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践行文明交融理念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流。

(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2023年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上,来自中国、希腊、埃及、伊拉克、印度的演奏家们同乘小舟,用诞生自中国先秦时期的古琴、古希腊时期的里拉琴、古埃及时期的奈伊笛、古巴比伦时期的乌德琴、古印度时期的木丹加鼓,共同奏响一曲《同舟》。来自五个古文明的五种乐器,将五种传承千年的音色汇于一曲。其音和谐优美,沁人心脾,尽显文明交流交融之美。

中国主张的文明交流,促进国家交往,带来民心相通,推动国际问题加快形成共识。2023年3月10日北京之夜,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世界: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重大成果,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新加坡《联合早报》写下了这样一段分析:“去年年底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以及今年2月中伊元首北京会晤,意味着中国最高层面外交直接奠定了沙伊和解的政治基础。”在中国的斡旋下,用对话破解僵局,以交流创造共同发展的契机,正为中东地区开启新的局面。

“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2]交流本身就是对不同文明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正向肯定。事实证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人类文明姹紫嫣红之美的来源,绝不是文明冲突的根源。流动、开放是文明传播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封闭、隔阂则造成文明壁垒与障碍。文明交融论的主张,为人类文明交往的必要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作为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板船,一艘汉代古船静静陈列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这艘木板船由16条船板组成,其用料为中国当地的榆木和槐木,拼接方式却使用了罗马时期地中海地区广泛应用的木榫板和木钉。中西合璧的古船,是千年来中西方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力证,因此它被命名为“丝路一号”。

互鉴,是不同文明在交流之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孕育融合。文明间交流交往的目标绝不是用一种文明取代其他文明,而是要不同文明在包容中共生,在共生中实现交融,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文明交融论始终主张的文明互鉴,与“文明冲突论”形成鲜明对比,实现了各国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带动了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与各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折射出一个大国对于文明交流互鉴所持的积极态度,也为人类文明如何交流交往提供了中国范式。

(三)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世界上每种文明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透过世界的广角镜俯瞰人类,唯有不同文明携起手来,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方能找到应对人类社会所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的路径。在平等的交融、碰撞、包容中,不同文明才能珠联璧合,这是中国始终秉持和倡导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内核。

百年间,歌剧《图兰朵》常演不衰,一曲《茉莉花》响彻世界。作为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巅峰之作,《图兰朵》将中国元素贯穿始终,不仅讲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传奇故事,还将中国民歌融入,使剧情愈发动人心弦。在《图兰朵》的艺术世界里,东西方文化跨越时空、共赴山海,碰撞出文明交融的绝美乐章。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33]历史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频繁交流互鉴中,有过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文明交融论始终主张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积极协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探求世界文明交往范式。

四、命运与共

面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共同愿景,中华文明倡导在文化尊重、平等对话、文明交融的基础上,筑牢命运与共的价值共识。

世界各国犹如乘坐在同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和平期许、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还承载着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永续发展的梦想。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中华文明秉持“命运与共”的文明交融理念,倡导世界不同文明生命体携手共同应对世界之乱、时代之问。

(一)权责共担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中英文“天下一家”字样造型的烟花在天空绚丽绽放。国际奥委会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写道,“One World, One Family”(天下一家),北京上空传递坚定信号。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34]人类文明长河中也存在着强调“团结协作、携手与共”的共通文化基因。古印度经典哲学文献《奥义书》提出“世界是一个大家庭”;阿拉伯谚语有云:“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哈萨克斯坦的民间谚语称,“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系统阐述了中方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立场主张,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中方倡导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安全倡议强调的安危与共、荣损相依、合作共赢、权责共担的共同意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理念的精神内核,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其本身就是多元文明融通的产物,凝聚了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景。

(二)发展共促

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的轿车制造业,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塞尔维亚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再创辉煌……这一系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变化背后都有中国力量的身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与各国一道为人类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中国在实现本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始终把自身发展与全球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目前,中国已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了6000多个民生项目,其中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30多个国家建成运行,减贫示范合作项目让贫困农村走上了致富之路。

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2021年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成为中华文明最鲜明的发展主张,也将和世界各国一同全力以赴,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三)未来共建

初秋北京,高远澄明。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两侧,鲜艳的五星红旗同53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旗帜迎风飘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正在举行,《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和热烈的掌声在会场回响。

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强调,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让我们凝聚起28亿多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绘就人类发展史上崭新画卷,共同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深植中华文明体系、贯通多元文明因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之中,成熟于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正在从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等多领域共同体建设,正丰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成为文明交融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也相继落地;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中国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物资援助,并派遣医疗专家前往支援;积极回应南方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始终坚持同南方国家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携手打造现代化全球南方。

当前,人类交往、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紧密,同时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广泛、更频繁。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华民族倡导并践行着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理念。

“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2022年1月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用形象的语言阐释世界各国文明发展休戚与共的本质。文明的交融,应始终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为前提,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识,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交融共生中寻找共同价值、共同方案,共建美好世界。

五、和合共生

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35],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

“和合”似锦绣纽带,一针一线穿连多元文明,一丝一缕织就千年沧桑。有别于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用一种标准、一把尺来衡量这个世界,文明交融论浸润于几千年古老东方大国的卓越智慧,根植于中华文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照亮各族人民、各类文明相互交融、携手前行的未来之路。

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此后在许多重要双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文明中最深层、最普遍的追求,是中国为当代世界消除对抗、实现和平提供的重要思想公共品,为不同文化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促进了世界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最根本的视角是人类文明的视角。阐明全人类共同价值,至关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是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处找根源,基于历史深处的事实与哲学,以内在哲学阐释外在行动,让不同政治实体与文化族群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价值理念在处理当代世界问题中的独特价值。

(一)求同存异的方法论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由8个人组成的叙利亚代表团入场时,现场观众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这一掌声胜于语言的场景,引发场内外文明平等的深刻共鸣。不同历史、民族与习俗孕育不同文明,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大家园。和合共生倡导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

如何处理文明间的不同?

中华民族倡导“求同存异”。首先“求同”,善于在差异性中寻求共同性、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同心圆。“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36]中国倡导以共同体意识和整体化思维凝聚多边共识,成为协和万邦理念的当代回应。截至目前,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增加到113对,建交国上升至181个,构筑起更加全面、坚实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然后“存异”。“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37]在寻求一致的同时要承认不同,充分尊重多样性,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独特性,理性处理文明的差异,坚持包容和存异的态度。倡导各国各方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民族通过沟通、对话、合作来实现共生,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文明交融论认为,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二)和谐共生的世界观

中华民族以仁爱之心接人待物,对异邦文明尊重包容,对生存环境亦呵护有加,继承发展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当下发展与未来发展协调起来,回应了当今世界对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时代诉求。

自然条件恶劣的塞罕坝林场,经半个多世纪三代人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3000年采盐史的青海茶卡盐湖如今游客如织,日喀则年楚河畔连片青稞地绿浪翻涌,山南市桑日县8500亩葡萄种植园里葡萄秧挂果待收,那曲市色尼区内西藏最大的光伏电力项目建成发电……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辩证交融关系指引着中国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国际合作,构建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理念和行动跨越山海。

从率先落实《巴黎协定》,到宣布“双碳”目标……弘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观,中国同各方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在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和合共生”蕴含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哲学高度。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从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来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一直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和平、发展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文化交融论胸怀为人类谋进步的光荣梦想,脚踏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汲取绵延不断的文明养分,指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正在凝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共识,在交融中求出各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

第四章 交融绘就文明未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财政赤字、治理赤字、生态赤字、和平赤字、公共卫生赤字等重重危机[38],归根到底是世界文明赤字。

人类文明未来应该以何种形态,引领人类社会发展?

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价值主张的文明交融论以其独特气度和文明境界,破解“文明冲突论”,超越“文明优越论”,反驳“历史终结论”,为改变文明冲突的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文明交融论认为,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一、破解“文明冲突论”,消除歧视实现平等

“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39]

数百年前,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在资源紧张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处于“战争状态”,特别是国际关系,国与国的关系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如同鬼魅一般的“文明冲突论”让矛盾、战争、冲突持续上演,在历史上为武力征服背书,在现代成为文化霸凌的理由。不同宗教之间、各宗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宗教战争,始终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延绵不绝。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动荡、种族矛盾、个人失谐,成为时代摆在人类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交融论以交融化解冲突,以对话抵消对抗,以理解代替误解,以共同价值凝聚人类共识。文明交融论认为,文明不意味着征服、改造别人,而是意味着尊重、欣赏、学习、成就他者。各文明生而平等,任何文明都不能凌驾在其他文明之上,各文明之间应平等对话。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文明交融论为多民族国家治理自身民族、族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中华文明对待不同宗教、民族一贯坚持包容并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个宗教在中国多元并存;在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兑现庄严承诺,确保“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在推进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文明交融论以文明“平等、交融、共生”取代文明“等级、优越、对立”,寻找文明视域的交汇点,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往格局,有效避免文明间的误解和冲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谋求未来发展蓝图。

在促进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中,文明交融论为重建世界文明秩序提供全新的文明观指导,超越旧世界文明形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为人类文明寻找新的出口。

二、超越“历史终结论”,破除单一路径偏见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走何种文明发展之路?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近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迎接现代化转型浪潮的同时,也经历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率先开始现代化进程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带来了先进生产力,与之生产力水平匹配、国家传统相适应的强势文明也随之呼啸而来。

这些深深镌刻他国文化基因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生活习俗,让尚在觉醒中的发展中国家遭遇激烈的文化冲击。他们有的拒斥进步、坚壁清野;有的奉西方为圭臬,丧失对本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认同,终因精神传统与现实逻辑无法自洽,造成信仰混乱、精神迷失、民族对立、国家撕裂。

历史教训反复上演:无论是割裂本国历史传统的一味模仿、全盘照搬,还是无视外部世界发展变化的固步自封、自我孤立,都只会让现代化进程踟蹰不前。

融入现代文明是否意味着彻底背弃历史?保持主体性是否等同于保守僵化封闭?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文明道路必然有其自己的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继承和吸收了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主动与世界其他文明分享中国的经验。文明交融论主张,一国之现代性,必须首先保持自身独立性和主体性,重视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承袭与重塑。在确立本国文明主体性的基础上,以开放平和的心态,理性面对外来文明,尊重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将传统文明优秀成果与现代文明先进特性深度融通,打破西方“传统—现代”二元对立和文明发展“唯一终点”等话语陷阱,实现本国文明的现代化再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文明新秩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

文明交融论提供了一种超越等级、冲突、隔阂的文明观: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能够在进化中生存,于交流中成长。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进步的动力。文明交融论在坦诚对话、互融互嵌的过程中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构建现代文明形态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超越“文明优越论”,重塑本国与他国关系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单边主义破坏现行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世界和平稳定面临现实威胁。陈旧的“本国优先”思想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外交关系带来巨大挑战,为人类文明带来恶果。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文明形态,差异性、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和客观现实。历史反复证明,“本国优先”“以邻为壑”从来都不是文明发展壮大的正确路径,反而是文明日渐封闭、走向衰落的标志。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弱肉强食、零和博弈不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局,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40]

中华文明一直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与世界相处,靠的是驼铃商队,而非坚船利炮;靠的是近悦远来,而非殖民扩张;靠的是礼尚往来,而非以大欺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狭隘的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充分尊重和接纳其他文明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关切,进而跳出了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西方中心论”的思想陷阱。

文明交融论主张,从文明优越到文明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41]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

文明交融论主张,文明相处、国家相交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42]

文明交融论主张,身处于全球化交往的时代,没有一座文化孤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世界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 语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2024年6月7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突出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文明交融论不仅是中国指导自身文明发展的方法论,还为人类创造文明新形态指出新路径。

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国际公共产品,文明交融论助推解决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也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开辟人类美好新未来:

共赢:以具有包容性、普适性、实践性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为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各国带来更宽广发展空间,最大程度惠及世界人民;

共享:在国与国之间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共情:促进国际社会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

思想的意义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

文明交融论坚持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必将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的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海纳百川成其大。

文明交融论由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在实践中充分检验,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必将凝聚成为更多热爱和平、追求进步文明人士的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写说明及致谢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智库报告课题组由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担任组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岩松担任副组长,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任卫东担任执行副组长。成员包括刘刚、崔峰、何悦、李劲峰、吉哲鹏、闫起磊、侯雪静、史卫燕、杨皓、杨一苗、刘翔霄、王博、刘怀丕、蔡国栋、张博宇、任丽颖、吴帅帅、康锦谦等。

课题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赴东中西部20余个省(区、市),实地调研殷墟、红山、良渚、三星堆等文化遗址遗迹、博物馆,并访问了部分国外文明文化研究的智库、高校和机构,历时一年多撰写完成。

报告的采写和发布得到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其泰指导学术团队对报告进行了专门的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王学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任何利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何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厉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民族》副主编刘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队长巫新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与疆域理论研究室主任李大龙、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翔、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姚中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钟焓、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教研室主任王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王志刚、宁夏大学副校长牛新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新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雷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主义学院副院长荣枢、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赖国栋、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河北博物院副院长王然,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顾万发,洛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晓军,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良渚博物院副院长黄莉等文化部门的领导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表达诚挚感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

[2]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5月15日。

[3]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5月15日。

[4] 陈其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通向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第150页。

[5] 金冲及,孙正聿等,《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版,第15页。

[6] 陈其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通向马克思主义》,中信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

[7] 张宏志,《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求是》2024年第8期。

[8] 朱晓琦,《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文明百花齐放》,《光明日报》2024年4月20日,第8版。

[9] 张广保,《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结构儒释道互补互融》,《中国宗教》,2015年第1期,第22-25页。

[10] 曹顺庆,韩周琨,《海德格尔与老子:事实联系、交点及共同的关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50-58页。

[11] [英]汤因比,曹末风等译,《历史研究》(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页。

[12] 张东刚,臧峰宇,《文明和谐论的基本内涵与世界意义》,《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5期。

[13]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年版。

[14]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年6月2日。

[15] 邢广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国际视野—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为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年第5期。

[16] [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年6月2日。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13页。

[19]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20]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年6月2日。

[2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年6月2日。

[22]Lester Pearson,Democracy in World Poli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5

[23]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新华社,2019年8月19日。

[24] 张东刚《中国新闻社“东西问”专访》,2024年9月2日。

[25]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16-17页。

[26] [法]汪德迈,《新汉文化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版。

[27]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新华社,2023年3月15日。

[28]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年6月2日。

[29]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4年9月24日。

[30]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新华社,2017年1月18日。

[31]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4年6月28日。

[32] 《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新华社,2023年8月22日。

[33]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新华社,2014年3月27日。

[34]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新华社,2017年12月1日。

[35]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向“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致贺信》,新华社,2022年7月10日。

[36]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5月15日。

[37]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社,2014年11月9日。

[38] 鄢一龙,《鄢一龙:中华文明能够弥补世界文明赤字》,北京日报2023年5月22日。

[39]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2024版,第381页。

[40]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370页。

[41]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4年9月24日。

[42] 《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新华社,2021年9月21日。

点击下方报告标题下载全文: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责任编辑:王天玥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