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杭州市总工会: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浙江日报
2024-10-17 09:00

原标题:

杭州市总工会: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是一场“科技范”十足的展览。智能仿生手、人形机器人、智能看护摄像机……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8大产业集群的职工拿出“看家本领”,一项项创新成果彰显“浙江造”的生机活力。

这也是一场“匠星”云集的盛会。浙江的劳模工匠出神入化的技艺,让人惊叹的同时又被工匠精神深深感动。

10月17日至19日,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而其中,省会杭州更是展现出“头雁”应有风采。八个产业展馆,均有多家杭州企业参展,涉及新能源、智能物联、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仅由杭州市总工会承办的智能物联产业集群主题展馆一处,就有109家杭州企业参展。展示职工代表形象68人。

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推动杭州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长高变壮”。杭州是如何打造一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劳动者大军?该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观察的窗口。

激励职工创新创造

两只圆圆的摄像头“眼睛”,四轮底座,酷似机械小狗。在智能物联产业集群职工创新主题展馆智慧工厂场景,这位巡检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不光能代替工人,完成读表和测温等工作,还能实时监测工厂里的设备异常。

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智能物联产业集群职工创新主题展馆模型 图片由杭州市总工会提供

牵头研发该产品的田少华是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也是今年“杭州数字工匠”的获得者。在他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者要拥抱新技术、培养新技能,而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实力强劲的杭州,是职工创新、创造的“沃土”。

“沃土”并非凭空生。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对人才创新实施激励行动。首先就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开展工匠培育选树时,突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鲜明导向。

让数字技能人才真正在经济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

去年,杭州市总工会瞄准数字经济启动了首届“杭州数字工匠”认定工作,发布了50名“杭州数字工匠”和10名“杭州数字工匠”提名个人奖名单。今年,杭州市总工会又联合5个市直部门,联合认定发布了第二届“杭州数字工匠”,持续鼓励“数字工匠”领办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攻关平台。众多“田少华们”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一线产业工人的“小鼓捣”“微创新”,也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项新技术有效增加散热面积24%,降低了线路损耗和运维成本。”在大会职工创新成果展中,来自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桐庐白云源成套电气制造分公司的叶超牵头研发的“五小”创新成果“高散热密封型节能母线槽”被展出,该成果解决了传统母线槽防水性能差、散热差等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

“五小”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是工会的一项传统品牌工作。“五小”虽“小”,却最接近产业一线,激发出的创新创造能量是巨大的。

今年以来,杭州市总工会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十大攀登行动”等中心工作,在重点领域开展职工技术攻关活动,深入开展以“五小”技术革新活动为重点的群众性创新活动,选树培育公布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200例。

提升职工技能素养

生产中遇到棘手技术难题怎么办?自己研究半天,往往抵不上“老经验”的一句点拨。


杭州市工具钳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图片由杭州市总工会提供

“加工内槽卡铝屑,刃口形状试着变变看。”前不久,在杭州市工业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中,浙江省劳模、浙江工匠、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洁松提出的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职工们犹如上了一堂高端技术辅导课。

杭州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负责人说,杭州有规模宏大的制造业、基础完备的职业教育,但是依然面临高技能人才短缺、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需要不相适应等挑战。去年以来,市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工作,打造了企业“点单”、劳模工匠“做菜”、工会“送菜”的一条龙服务,积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职工架起了“技术会诊”的桥梁和平台。

劳模工匠走进企业车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不是一次短暂的停留。行家里手与职工结成攻坚对子,建立长效指导联系,发挥传帮带作用。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专项活动220场,参与15000余人次,解决技术问题600余个,产生经济效益超过400万元。

除了有“外援”帮助,职工也有了自我提升的渠道。

2012年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学历提升行动,鼓励劳动者学历提升,全市共有近3万名职工通过学历提升行动圆了“大学梦”,累计补助金额达1.4亿元。

另外,杭州市总工会继续加强工匠学院建设,加快构建“职工技能提升-工匠培育-工匠培训”三级培训体系。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杭州市总工会用赛事赋能,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每年举办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10场以上、区县(产业)级职工技能竞赛100场以上。

夯实创新要素保障

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劳动者素养全面提升,实现由“工”到“匠”的转变。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制度环境至关重要。

年初,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指出,要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重点是建强“三支队伍”。其中,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

杭州随即行动。今年3月,杭州市总工会、杭州市经信局联合发布《关于激励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系列变革性实践中勇当先行者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搭建起培养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四梁八柱”。

《方案》划出“五大行动”路线图,据了解,“五大行动”从技能提升、创新激励、服务暖心等方面着力,包括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全面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大力选树高素养劳动者先进典型、聚力提升就业服务能力等15项具体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在探索建立以劳模工匠、创新成果为核心的高素养劳动者创新人才库,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小”等活动中涌现的优秀职工纳入人才库,建立创新人才挖掘、培育、提升、使用、激励、宣传等全链条培育机制。

在杭州,工匠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节日。

早在2019年,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出《关于在9月26日设立全国首个“工匠日”的决定》,通过人大立法设立了全国首个“工匠日”。

五年来,杭州每年开展“926工匠日”系列活动,擦亮做强“杭州工匠”品牌,先后出台“科技创新30条”“人才新政27条”“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好的待遇,让其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杭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建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职工成长发展规律的高素养劳动者培育和激励体系,调动起每一位劳动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更丰沛的新质生产力。(沈琳 韦友 张晓燕)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