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父辈用铁钎挖坑,我用高压水打孔,新技术应用大幅提升造林效率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亲历重大工程建设丨“三北”工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10-31 03:19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亲历重大工程建设】

原标题:父辈用铁钎挖坑,我用高压水打孔,新技术应用大幅提升造林效率(引题)

“三北”工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40多年前,这里到处黄沙滚滚,几乎看不到人影。”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场部,望着窗外的林海,已年近九旬的李那木哈感慨地说。

如今,在兴隆沼林场场部周边,几十万亩的树林灌木在我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中辟出一块绿洲。生态好转,生产也跟着发展起来,稳产高产小杂粮生产基地、优质牧草生产基地、麻黄草基地纷纷建了起来。

这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构筑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三北”防护林,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筑起科尔沁沙地绿色屏障

“兴隆沼,真凄凉,黑风起,白沙扬,吞农田,卷走羊,多灾多难穷棒子梁。”这首流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谣,描绘出了兴隆沼林场建设前的景象。到20世纪70年代初,兴隆沼已是满目疮痍,流动半流动沙丘近12万亩,仅存留4棵树。

1978年,奈曼旗借助国家“三北”工程的启动,规模化防沙治沙正式开始了。作为建设兴隆沼林场的响应者和第一批建设者,李那木哈带领着群众掀起了兴隆沼林场建设的大会战。

建设过程并不顺利,无情的风沙吞噬着刚刚栽下的幼苗。到1982年,人们千辛万苦栽下的四五万亩林地,仅存活树木2000多棵。

但这没有吓退像李那木哈一样的建设者,通过不断试验,他们探索出一条条治沙新途径。如今,兴隆沼已完成宽500米、长212公里的主干林带16条,兴隆沼境内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万亩。

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子欺负死

在“三北”工程的重点建设地区——毛乌素沙漠,今年59岁的殷玉珍,40年来与沙漠不屈抗争,凭借“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韧劲,在沙漠里植树造林,把7万多亩荒沙变成了春意盎然的塞上绿洲。

“自己的家园就得自己建设,要是不种这片林子,家早就给黄沙埋几遍了。”殷玉珍以朴实的话语讲述起她40年里在沙漠艰辛植树造林的经历。

殷玉珍是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尔林村农民,家在远离村庄的毛乌素沙漠腹地。1985年初,19岁的殷玉珍从陕西靖边县嫁到这里,少女的美梦随即被残酷的现实打碎了:婚房只是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外面是一望无边的大沙漠,方圆几十里荒凉得不见人影。

殷玉珍曾哭过,但是她不服气,擦干眼泪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种树,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子欺负死。

柳树、杨树、樟子松……就这样,在殷玉珍的不断尝试下,各类耐旱树木一株一株增加,绿色一片一片延伸。

40年里,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植树治沙上。

新技术应用让造林效率大幅提升

秋色宜人,金振云扛着铁锹行走在乌兰布和沙漠中。目之所及,到处是一人多高的成片梭梭、花棒和红柳。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地处“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曾饱受风沙肆虐之害。

金振云的父亲金玉村就是磴口县防沙林场(现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的第一代护林员。在金振云的记忆里,父亲常常和乡亲们肩扛树苗,翻越一座座大沙丘,寻找为数不多的湿沙地,再用1米多长的铁钎、引锥,挖出深坑、栽种树苗。

1986年,金振云也加入植树造林的行列。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植树造林的方式与治沙效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些年,“高压水打孔植苗造林”“冷藏苗避风造林”等新技术在磴口县的应用,让造林效率与成功率得到极大提升。

不久前,刚和同事们完成了“308华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的金振云感叹道:“新技术可以延缓树苗的发芽期,以前每年只有春季一个月造林季,现在可延长至三四个月。”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