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住建行业首次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开赛,5个赛项401名建筑工人大显身手——

打工新鲜事儿|“匠心,就是踏踏实实把事做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11-01 15:36

原标题:住建行业首次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开赛,5个赛项401名建筑工人大显身手——(引题)

“匠心,就是踏踏实实把事做好”(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

02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首次国家一类赛开赛,砌筑工、钢筋工、防水工、管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共聚一堂、比拼技能。他们也带着在比赛中的收获回归岗位,进一步精进技能水平,提高建造质量。

主办方供图

定位、抹浆、砌砖,兼顾缝隙美观,诠释了砌筑既要速度,也是细活;在碰撞的叮当声中,一条条钢筋经过调直、连接、锚固,成为建筑的“骨架”……10月27日至28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安徽省合肥市开赛。

本届大赛是首次面向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举办的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也是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技能水平最高的一次行业技能大赛。401名选手从5.3万余名参赛选手中,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站上决赛舞台。

赛场之上,他们是砌筑工、钢筋工、防水工、管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5个赛项的佼佼者,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大显身手;赛场之外,他们日复一日在工地挥洒汗水,一座又一座高楼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实实在在的技艺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让他们走技能报国之路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点滴积累练就一流技艺

主办方供图

在本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同台竞技的既有90后,也有从事建筑行业几十年的老师傅,而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打磨技艺是他们的共同点。

从18岁入行到如今48岁,人生的30年,砌筑工刘凤明都与工地为伴。“参加了全国赛发现选手水平都很高。”10月27日下午,刚结束砌筑工比赛的刘凤明“松了一口气”,和记者说起了参赛感受。

“就是干活干得比较板正吧。”对于被选中参加比赛的理由,刘凤明谦虚地说,“我们也没有时间专门练比赛,都是在工地上干活攒下的经验,这些年来盖起的大楼,数不清了。”

和刘凤明一样靠经验积累练就一身技艺的,还有获得钢筋工比赛第一名的张发。张发不善言辞,“坚持”两个字是他想了很久总结的诀窍:“毕竟是谋生的手艺,这么多年一直没把这个活儿放下。”

从秦砖汉瓦到智能建造,从传统建筑工匠到现代化产业工人,无论时代、工种如何变换,对技能人才而言,熟能生巧都是制胜法宝。

1994年出生的钱海峰,是本次比赛中年龄较小的选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他,在工作后的5年里,越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当下建筑行业的重要性。

“BIM将建筑设计从二维图纸升级到三维模型,能够实现可视化协同设计,避免了施工中由于不同环节设计冲突导致的拆改问题。”钱海峰说。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对着电脑建模。”谈及获得BIM技术员比赛第一名的秘诀,钱海峰表示,无他,唯有勤学多练。

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主办方供图

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选手们专注操作、有条不紊,赛场上砌筑起的一砖一石、焊枪激起的阵阵烟雾,既映照出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状态,也让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得以具象化。

“防水就好比是建筑的‘一把伞’。”获得防水工比赛第一名的付羊羊认为,打好这把“伞”对建筑工程来说格外重要。“哪怕只有一个点漏了,也会影响使用,与其重新维修,不如一次性完成新建,因此工作中必须认真、仔细。”

2011年,付羊羊在工地上接触到防水工作。“刚开始做小工,工地没活儿的时候就拿着焊枪练焊接,先练直缝,再练细部节点,如何掌握速度、温度,怎么保证不漏水,一点点摸索。”付羊羊说,防水看似简单,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自己从小工练到大工,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一件事看似到头的时候,其实还没到头。”这是付羊羊从事防水工作十几年来的体会,“可能一个很复杂的项目处理好了,但全国还有那么多项目呢,不论是技能的提升还是经验的积累都没有尽头,总有新的工程、新的挑战。”

质量追求精益求精、技艺力达尽善尽美。赛场之外,建筑工人们日复一日作业,在看似枯燥费力的重复工作中,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榫卯结构胸怀数,上下左右自然熟。”在大赛同期举办的古建筑工技能展示交流活动现场,68岁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带来了自己设计的吊脚楼的比例模型,日积月累的经验让他练就了图样“不在纸上,而在心里”的绝活。

万桃元一边向记者展示着他从业50多年来总结的技艺歌诀,一边用朴实无华的话说:“要问我对匠心的理解,那就是踏踏实实把事做好。”

以赛促学培育技能人才

主办方供图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基石。强化日常学习培训,并通过高水平技能比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氛围,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采访中,参加本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多位选手都提到,赛前的系统性培训对他们在比赛中的理论和实操有很大帮助。不仅如此,本次大赛中,还有不少“科班出身”、经过系统学习培训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身影。

“经过专业培训的优势就是做项目的时候上手比较快。”2001年出生的张凯毕业于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他认为,在校学习不论给工作还是比赛都打下了一定基础。不过,张凯也坦言:“职校培养应该更立足于应用,这次参加比赛遇到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近日,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要求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激发产业工人投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本次职业技能大赛防水工赛区裁判长胡骏看来,这样的行业大比武为建筑工人搭建了一个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将竞赛收获到的荣誉以及经验带回到工作中,将有助于劳动者个人及其所在建筑团队的发展。“比如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都可以带动团队、公司员工进一步精进技能水平,提高建造质量。”胡骏说。

10月28日,本次职业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当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纷纷踏上返程之路。他们将在当日或者次日紧锣密鼓地回归到日常工作中,为中国建造继续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