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加强技能培养、做好权益保障——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来源:经济日报
2024-11-13 15:08

原标题:加强技能培养、做好权益保障——(引题)

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主题)

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日前发布,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部署。

产业工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专家认为,《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动员产业工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着力破解难题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工人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王星提出,有必要对产业工人队伍进行技能更新再造,为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做好技能储备、人才储备。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副组长马璐认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对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稳定带来新挑战。《意见》就是要以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更强大的政策合力破解难题。

202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超2.97亿,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群体。王星认为,农民工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占比超过60%,亟需从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方面着手,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降低其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就业“脆弱性”。对此,《意见》专门作出进一步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促进进城农民工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公益法律服务惠及农民工力度等安排。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李长安说,当前劳动力供需存在不匹配现象,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发展的节奏不相适应。《意见》提出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等具体举措,有助于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针对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等问题,《意见》也作出具体部署。“一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难点,例如薪酬问题,需通过政策手段来填补市场机制的短板。”王星说。

注重技能提升

《意见》明确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目标: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大力培养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部长姜文良介绍,今年准备重点支持建设200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补助资金由640万元/年增加至1500万元/年。

“《意见》尤其强调技能培养,抓住了关键点。”王星说,目前工匠短缺主要表现为工匠精神的不足和高技能人才的缺失,《意见》提出的“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支持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等举措,将起到提升技能、培养人才、弘扬精神等作用。

企业被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带动作用,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我们建强426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将产业工人技术创新嵌入企业技术创新链条。”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丁文强表示,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形成了一支6万余人的船舶产业工人队伍,集齐了“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航空母舰、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邮轮,完成了大型驱逐舰等“国之重器”的研制建造。

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超过16000人,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陈捷介绍,公司专门成立技能学院,下设8个工匠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分层分类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培养体系,打通技术、管理、工匠三大晋升通道。

“职业教育可以做到系统性、规模化的人才供给,但要紧跟产业需求和变化,企业培育技能人才的主体性作用必须发挥出来,才能避免出现培养真空和技能降级等问题。”王星还提出,为降低企业人才培养负担,应对劳动力市场秩序进行一定治理,并发挥工会系统、行业协会、社会培训等作用,通过公共实训、联合培养等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技能培训。

强化权益保护

2021年至2023年,取得高级技能及以上、中级技能、初级技能鉴定证书的技能人才年平均薪酬分别累计增长6.2%、9.6%、7.7%,快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也要看到,一线产业工人薪酬水平总体不高,激励机制仍需健全,要素分配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提高产业工人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是一项需加快推进的重要工作。”李长安说。

有奔头,产业工人才有劲头。对此,《意见》作出了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加强产业工人服务保障、有效维护产业工人安全健康权益、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等多项安排。

产业工人是联结创新与生产的关键角色。对于《意见》中“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等内容,李长安认为,这既是落实按要素分配政策的重要举措,也将鼓励产业工人深度参与创新活动。产业工人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力量,要通过完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

《意见》还提到,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马璐表示,将完善企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大力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经验,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超过1418万人。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内容和方法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而不断调整、创新,并形成跨部门的权益保护合力。”李长安说。

专家建议,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立法,并与就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做好衔接。

《意见》最后提到,建立产业工人队伍数据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课题研究。“一些实践经验有待深入研究总结,一些实际问题还需细化对策方案。”王星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各地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特点,将各项要求落细落地。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