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刘靖:匠心细琢 古技新生

来源:安徽日报
2024-11-18 11:39

原标题:匠心细琢 古技新生(主题)

——记纸笺加工技艺非遗传承人刘靖(副题)

安徽日报记者 许根宏 实习生 牛仟宠

人物名片

刘靖,中国文房四宝纸笺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江淮工匠标兵等荣誉。

人物寄语

纸笺加工技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我有幸成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我将继续坚守匠心,传承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纸笺这一传统文化瑰宝。

走进巢湖市黄麓镇“掇英轩”纸笺加工技艺传习基地,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纸笺在这里加工制作出来,同时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体验。

在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纸笺加工技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艺术的光芒。而刘靖,便是这一技艺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他用自己的不懈探索,书写着与纸笺的不解之缘。

刘靖出生在一个与纸笺有着深厚渊源的家庭。父亲刘锡宏学生时代学习工艺美术专业,对文房四宝有着特殊的感情,母亲杨宁英也在文房四宝相关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纸笺产品知识。1992年下半年,杨宁英在合肥市宿松路租赁了几间民房从事纸笺加工与生产,“掇英轩”由此诞生。1994年底,父母将“掇英轩”搬到老家巢湖市黄麓镇杨岗村。

家庭的熏陶,为刘靖的纸笺加工之路奠定了基础。1995年10月,他放弃在合肥的工作,回到老家,跟随父母学习纸笺加工技艺。经过两年刻苦学习,他熟练掌握了拖染、涂布、托裱、砑花、洒金等多种纸笺加工技艺。此后,他接过父母的接力棒,执掌“掇英轩”,开始了对纸笺加工技艺的深入探索。

“你既然决定要走这条路,如果能先把它攻克下来,将来会对你的发展有很大帮助。”父亲告诉刘靖,粉蜡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笺纸,很多人想恢复它都没成功。在父亲的帮助下,刘靖一边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寻找制作工艺的零星记载,一边在上百种化学原料中进行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1997年11月,他终于制作出了质量上乘的粉蜡笺小样。这一成果得到了时任安徽省文房四宝研究所所长田恒铭的高度赞赏。

在成功恢复粉蜡笺之后,刘靖并没有满足。他又相继开发出多种纸笺产品,如泥金笺、绢本宣、流沙笺、草木染色笺、羊脑笺、硬黄纸等。2008年,刘靖所传承的“纸笺加工技艺”被原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掇英轩”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这是对刘靖多年努力的肯定,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创新纸笺加工技艺的决心。

“在纸笺加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道路上,我忙得不亦乐乎,手艺人、研究者、老师几个角色不停变换着。”刘靖对记者说。作为非遗进校园的早期实践者,刘靖自2007年起便开始致力于纸笺加工技艺的教育工作。当年,他应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之邀,为本科生开设了“手工艺体验课程”,该课程一直延续了7年,累计向320余名本科生传授技艺。

如今,刘靖的足迹遍布教育领域。2015年,他被中国科大人文学院聘为兼职研究员。2016年起,他又连续担任了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主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国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与发展研修班”的导师,向全国260余名学员传授纸笺加工技艺。

刘靖还在校园之外积极面向社会各界传承非遗技艺。自2023年4月以来,他所在的掇英轩工作室先后接待了中共巢湖市委党校、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组织的研学旅行和考察调研活动,累计接待近6000人次。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