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待业居民中今年已有1/4就业,凌云街道成了“金牌猎头”
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如何推动辖区居民中的待业人员上岗就业,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和谐稳定?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主动作为,把这件难度不低却事关民生的实事揽到身上,成效显著,成为了居民交口称赞的“金牌猎头”。今年1-10月,在凌云街道逾4000名待业居民中,已有1072人成功再就业,其中有的还找到了月薪过万的优质岗位。看到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和成功案例,街道工作人员和居委社工感到,居民就业意愿相较过去明显上升,还有一些居民因为看到孩子成功就业,家庭氛围明显改善,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贡献力量。
社区招聘会把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凌云街道供图
凌云街道是一个居住型社区,企业、园区较少,就业机会相对比其他一些区域少。如何推动这些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家门?街道推进“1+1+28+N”(即1部24小时热线电话+1个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作团队+28个居委就业干部+N个15分钟就业服务站点)的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发挥“15分钟就业站点”多元化内部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每个居委安排至少一名劳动就业干部,构建起15分钟步行可达、服务可及、政策可享的就业服务圈。
中心工作人员主动做起职业中介的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各类招聘信息,每天不断发进工作群里,再通过居委干部发到居民楼组群中。这些信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一名已经搬离徐汇区的居民也通过楼组群里的这些信息找到了工作。居委干部说,正是因为这些信息全是干货,有的居民搬家后都不愿意退群,还要继续“潜水”。
社区招聘会把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凌云街道供图
在困难就业群体中,不少人都有实际困难,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居委干部通过“一人一档”,个性化为他们提供帮助。例如,一位长期宅家打游戏的“妈宝男”,因为父亲残疾和家庭经济原因辍学在家,既缺少职业能力,又因为长期宅家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当中心第一次为他开发岗位,介绍他去一家保安公司面试时,全程由母亲抢话的局面令招聘单位顾虑重重。获悉这一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与其母深入交流,劝导她改掉强势的性格,又来到其家中,与面试失败后拒绝沟通的其本人谈心。终于,母子俩都有了改变,很快,中心又为他推荐了一个医院运输岗位,并邀请他参加职场沟通技巧培训课,终于帮助他获得了试用机会,并在近期正式录用。从曾经在求职中多次吃“闭门羹”,到如今成功上岗,这一变化令这对母子都喜出望外,也让担心他越来越宅的家人们松了一口气。
灵活就业也是帮助待业者接触社会、回归职场的一条途径。在待业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全职妈妈。她们中的不少人都具有较高学历和一定职场能力,但在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却往往难以再找到合适工作。为此,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联合街道的“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尚艳华书记工作室,为全职妈妈开发了不耽误接送孩子的“碎片化”灵活就业“妈妈岗”。今年初,“妈妈岗”只有一个,如今已经增加到40余个,中心为她们开设永生花制作、视频编辑等技能课程,推动她们通过手工编织等技能灵活就业。如今,有一名全职主妇已经成了手工编织的直播达人,在视频号上销售自己编制的毛线围巾、帽子等,颇受欢迎。有了碎片化的工作岗位和一定收入,这些全职妈妈们不仅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有利于调适心态、不与社会脱节。下一步,凌云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就业模式,推进“灵活就业妈妈岗”再就业品牌的孵化,让更多居民感受到这股席卷凌云的“全民就业风”。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