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下国有企业班组建设思考与探索》

——以福建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例

2024-11-27 15:02

报送单位: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课题是福建省总工会2024年重点课题,课题研究以系统思维对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历程、构成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福建省劳动竞赛促进全省企业班组建设的经验,提出构建“13355”班组建设推进模型,并提出了制定新时代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等四条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班组建设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我国产业工人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班组是二、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企业班组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有利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落细落小、到岗到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指导意见》,201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文件在较长一段时期促进了企业班组建设。新时代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工人队伍情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带动作用的意见》,对加强企业班组建设都明确提出要求。作为产业工人队伍最基层的组织单元,班组建设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亟需深化研究,更好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一)加强班组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加强企业班组建设,可以为工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通过技能培训、知识更新、文化塑造等方式,全面提升工人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在物质生产上实现自身价值,更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丰富和发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

(二)加强班组建设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内在需要。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一流的班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发挥班组建设有效支撑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企业组织管理越来越呈现出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联系网络化、组织形态虚拟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企业基层组织单元的班组,在组织管理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过程中,“末梢神经”的敏感与传导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班组管理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越发密切,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与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三)加强班组建设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班组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最基础单元和直接载体。加强班组建设,有利于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基础管理,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切实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四)加强班组建设是福建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链、群,但一线产业工人断层、“技工荒”特别是高素质技术工人缺乏等矛盾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福建必须要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开放发展新思路,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更需要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加强班组建设、提升工人技能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国有企业班组建设的历史进程与构成分析

(一)国有企业班组建设的历史阶段

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实践,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综合学界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一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1949年-1978年)。这一时期,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以生产任务为核心的班组管理模式。班组主要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管理上强调纪律和服从。由于国家大力推广重工业,班组建设在大型工业企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整体上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和人文关怀。

二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1979年-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有企业的班组建设逐渐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这一阶段,班组建设开始注重经济责任制,将生产效率和员工绩效直接关联,通过物质激励方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2001年-2012年)。加入WTO后,国有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压力。这一阶段,班组建设重视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班组长和成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进入新时代(2012年至今)。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班组建设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班组建设不仅关注经济效益,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责任。班组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还要完成经营指标、承担创新创效责任,建设班组精神、班组文化、班组愿景、职工共同价值取向的“团队”。此外,员工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规划受到重视,班组建设向着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国有企业班组建设的构成分析

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思维来加以分析,弄清楚班组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准确完整理解班组建设的内容,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图片1

班组建设,狭义上应当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思想建设是班组建设的灵魂,它塑造班组成员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形成强大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组织建设是班组的骨架,它通过高效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责权分配,确保班组能够高效运转。业务建设不仅提升班组的专业能力,更是其实力的体现,它确保班组成员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能力建设则关注于班组成员的个人成长,提升其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班组建设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班组建设具有时代性、行业性、地域性、功能性和基础性五大特征。班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班组建设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班组建设还必须考虑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都会对班组成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班组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功能性是班组建设的关键,班组的功能定位明确,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基础性是班组的最主要特点,既指班组的最基层性,也凸显基本技能和知识培训等基础性培训的必要性,是班组高效运行的坚实基础。

党的领导是班组建设不偏离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是充分调动班组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保证,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持续推进班组高质量建设的基础。班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班组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一致。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为班组建设提供规范和保障。要强化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规划班组的发展方向。要加强考核评价,通过绩效管理激发班组成员的积极性。突出作用发挥,确保班组在企业生产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福建省企业班组现状分析

福建省总工会直属企业工会23家,行业门类涉及能源、石化、建筑、交通、金融、外贸、地矿、广电网络等,涵盖福建省战略性、支柱性、基础性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省冶金化工工会所辖中央驻闽企业和省属集团公司共有班组12329个,其中生产型班组5490个、服务型班组6839个;职工总数20万人,班组成员本科及以上约占80%;中高级职称和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约占73%。总体来看,所辖企业班组呈现点多面广、分散布置、专业众多的特点,整体建设情况较好。课题组从“领导人员参与班组建设情况评价”“班组建设综合情况评价”“影响班组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评价”等三方面17项内容开展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形式深入21家基层企业调研,召开班组长座谈会9次,参加座谈交流300多人次,通过线上方式发出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2份,回收率96.8%,参与人员覆盖到一线班组成员、班组长、班组长管理人员及领导人员,具有较强代表性。

图片2

图1  各单位领导人员参与班组建设情况评价

图片3

图2  各单位当前班组建设综合情况评价

图片4

图3  影响班组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评价

问卷调查表明,福建省内各领域国有企业均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工作,但各行业各企业有差异。

一是总体重视但多头管理问题明显。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班组成员均认可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并对班组建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59%领导人员表示该单位领导班子专题研究班组建设相关工作,64%领导人员表示该单位将班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89%领导人员表示参加过班组的安全活动,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重点内容以及工会工作规划中;有40%被调查者了解本单位班组建设的责任部门在工会办公室,大部分被调查者不了解本单位班组建设的责任部门,表明班组建设责任部门划分不一致,存在着党建工作部、工会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运行部、检修部等多个部门管理班组建设的情况。

二是机制完备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单位都有关于班组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机制,但也存在不同行业班组建设水平不一致,部分单位对于班组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并没有将班组建设纳入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当中,对于班组建设的统筹规划、制度支撑、实施路径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65%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单位将班组建设纳入年度的重点工作,统筹规划推进班组建设各项工作。被调查者中仅35%和36%认为本单位推动班组建设的制度体系完善、推动机制健全,能够联合党政工团的合力共同推进班组建设各项工作,表明各单位尚未发动全员参与班组建设,班组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

三是意愿强烈但如何推进诉求各异。问卷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都希望提高班组建设水平,更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有97%被调查者认为影响班组建设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本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92%被调查者认为班组建设的制度机制也是班组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66%被调查者认为班组竞争氛围是影响班组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57%和61%被调查者认为班组长的能力和班组成员技能水平对班组建设水平产生影响,反映出对推进班组建设的核心关键环节认识还不一致。

四、福建省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福建省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大合力,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福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总工会等多部门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N”个意见方案、措施办法,省委、省政府及36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继出台配套文件近百份,初步形成福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1+N”制度体系。省总工会直属企业工会立足产业工会工作特点,紧紧围绕中心,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局,精心打造“匠心杯”竞赛品牌,以“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的组合模式,营造横跨行业、贯穿全年的竞赛氛围,吸引全省各地上百家企业,近万名职工参与,不断团结引领产业职工凝心聚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技氛围,推动直属企业工会走在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第一梯队。相关企业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为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队伍保证。

一是以赛为擎,助力企业稳增长促发展。福建省围绕中心重点工作,高起点谋划具有行业特色的劳动和技能竞赛,通过比思想政治建设、比基础建设、比创新建设、比成果建设、比规范建设,赛一流工作环境、赛一流钻研精神、赛一流工作业绩、赛一流管理水平、赛一流职工素质,引导直属企业工会主动服务、职工积极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各企业积极提升班组价值创造能力,取得显著成果。省总工会机冶工委组织的2023年风电场(站)劳动竞赛,8家在闽布局新能源风电业务的电力集团全部报名,吸引全省5万千瓦以上的37家陆上、海上风电场(站)、27家风力发电公司参赛,实现省内5万千瓦以上场(站)100%全覆盖。以劳动竞赛为牵引,带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企业提产增效工作,实现“以赛促产”主旋律,获得企业的广泛好评。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聚焦“清洁高效能源、石化产业、金融服务、新材料与建材建工”四大主业,各班组深入开展节能对标工作,机组节能降耗水平持续深化,供电煤耗指标行业领先。2023年度#2机组在全国600MW级超临界供热湿冷机组效能对标中名列第一,获得“5A”级最高荣誉、供电煤耗指标最优机组,该公司码头是国内首批、省内第一家获评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华能福建分公司开展“红旗杯”班组竞赛、“匠心杯”金牌班组劳动竞赛等,聚焦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一线职工主力军作用,所辖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在闽累计完成发电量3248亿千瓦,实现利税超200亿元。福建中烟工业公司“7步法”构建卓越班组建设工作模式,班组建设成果涌现,税利总额由2003年的44.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86亿元。福建高速公路集团发挥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千万锤成一器”的工匠精神,开展各类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活动,获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近30个奖项。中国石油福源加油站秉承“打造一流班子,建设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理念,以“亲情化服务”理念独树一帜,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活动驿站”等。

二是以赛为镜,提升企业班组管理水平。针对国有企业工作基础扎实、企业文化浓厚、先进经验丰富的特点,福建省创新举办“匠心杯”金牌班组劳动竞赛,打造企业工会交流、互动、竞技平台,遴选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管理经验,推动直属企业工会走在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第一梯队。聚焦管理核心单元,提取企业管理中的最大公约数——班组管理,精准划分服务型、生产型两类赛道,举办劳动竞赛,成功打破直属企业工会行业跨度大、岗位工种多、聚合难度高的办赛壁垒,成为省总直属企业工会参与数量最多、覆盖行业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竞赛,切实发挥班组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石,推进企业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的重要作用。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公司建立健全班组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督导、职能部门协调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工作格局,制定印发《星级班组建设评价办法》《金牌班组和金牌班组长竞赛评选表彰管理办法》等,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提升专项行动,班组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连续5年实现经营业绩考核A级和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国网福建电力公司推动班组管理制度化、管理水平专业化、班组评价数字化,实现班组培训全面穿透,贯通省市县三级培训体系,2414个班组全面开展星级评价管理。华电集团福建分公司推行班组建设“加减乘除”提升行动,培育集团公司“五型”标杆班组40个,所属发电企业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超过十周年的达到20家,创福建省工矿企业最高纪录。福建联合石化公司把各项制度要求细化成管理责任、操作责任、安全环保责任并落实到岗位,确保班员分工合理、岗位任务清晰,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三是以赛为媒,多方协同广覆盖强影响。福建省跳出省级产业工会“内循环”,以举办全省“匠心杯”劳动竞赛为契机,努力构建多方协同办赛新格局,积极调动地方工会参与,巧借行业协会、企业力量,挖掘高职院校、研究院所资源,得到各级各界广泛支持和认可。依托产业工会省市联系制度,探索产业工会工作省市两级同频发力、共同推进的新方式,各项竞赛活动得到各地热烈响应,积极组织动员当地相关企业积极参赛,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十四五以来,福建省总工会联合80余家单位,共举办224场省级职工技能竞赛,涉及807个工种,范围涵盖各行各业,直接参赛人数达15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在全省各领域企业班组制度建设和班组自身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背景下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治统领,强化系统思维,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好“组合拳”。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

遵循三项工作原则: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将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班组建设之中,全面推动党小组与班组“两组融合”,确保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在班组建设的全过程得到严格贯彻落实。二是坚持服务中心。要紧扣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大局,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将班组建设纳入各管理部门的业绩考核范围,促进班组建设与中心工作同向、合拍、互促,全面加强班组建设。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保障职工权益,实现体面劳动;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提升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按照新时代、新发展要求,从国家层面出台国家层面的班组建设指导意见,为新时代班组建设指明方向。各级各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各企业集团要积极落实。二是落实分类施策。将班组建设主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紧扣企业发展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健全、完善班前会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分析处理制度等班组建设制度。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统筹班组品牌创建规划,选树定位新时代全国班组建设的新航标,把党小组、工会小组、创新小组建在班上,把新时代班组打造为“企业管理的智多星,班组建设的指路灯,困难问题的开心锁,创新探索的好帮手,成果展示的新平台,学习培训的好课堂,广大职工的娘家人”。

聚焦“五型五力”:

(一)聚焦学习型班组建设,提升政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工人的政治素质对于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班组建设是提升工人政治力的关键一环。要加强职工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班组建成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传承工会红色基因,发挥各地红色工运资源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将先辈的革命精神转化为职工立足岗位努力奋斗的信念。深入开展“劳动创造幸福”宣传教育活动,打造“五一”系列职工文化品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多层级宣传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网站、“两微一端”以及企业内部网络平台等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开展金牌班组、金牌班组长、最美劳动者等评选表彰,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充分用好班前会等,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形成浓厚学习氛围。

(二)聚焦安全型班组建设,提升保障力。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安全型班组建设对于提高保障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班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充分用好班前、班后会等,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风险评估,组织班组成员定期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班组成员作业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设备的监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严格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规定得到有效执行,防止违规行为。

(三)聚焦创新型班组建设,提升创造力。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根本,要大力推动班组建设由“人才使用主体”转变为“人才培养主体”,发挥班组在一线人才培养和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营造积极的创新文化,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提供创新平台等方式,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发展中,激发员工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创新成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晋升等挂钩,增强员工的创新动力。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部门、跨班组合作的长效机制和评价机制,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班组,注重前瞻性和实效性,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等融合对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赋予班组长在班组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多的权责,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四)聚焦发展型班组建设,提升执行力。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推动班组建设,必须在促进班组由“作业执行单元”转变为“价值创造单元”,实现企业价值、班组价值和员工价值的统一与最大化。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班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做好班组建设和班组成员职业成长规划,为班组设定清晰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为产业工人职业生涯提供全周期、多方位的保障,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使班组和员工行有方向、做有目标,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加强班组长培养规划,推进班组赋能成长,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班组带头人。贯通技能人才、专技人才、管理人才的薪酬待遇与岗位晋升,探索班组长培养激励措施,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拓展丰富班组的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体系,加强班组建设作用发挥的载体平台建设,将“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贯穿于班组建设。结合战略目标、中心工作、重点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劳动、技能竞赛,组织开展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五小”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激发班组间、班组内比学赶超氛围,搭建好产业工人交流创新成果、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平台和舞台。

(五)聚焦和谐型班组建设,提升凝聚力。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谐型班组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和车间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组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团队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和发展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文化。要关心班组员工身心健康,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员工关怀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班组绩效管理,在工作分配、晋升机会等方面,确保员工享有公平待遇;赋予班组长在班组成员绩效考核中的一定权限或分值权重,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个人发展和奖励挂钩,建立绩效管理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员工反馈考核结果和改进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班组员工主人翁意识。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构建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增强班组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支持和创造条件,鼓励班组主动参与和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讨论与修订。

六、政策建议

鉴于新时代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工作面临一系列新要求、新问题、新挑战,基层班组长与管理人员普遍建议上级单位加强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政策研究,针对实际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工作机制问题,提供政策支撑和制度遵循。

1.建议制定新时代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将班组建设纳入其中,明确制度要求。该指导意见建议由中央组织部、国资委党委、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制定,争取由中央办公厅转发,以引起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足够重视。

2.建议国资委党委将党建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班组建设纳入国有企业党建责任制体系建设,在年度党建考核中强化应用。

3.建议全国总工会对国有企业班组建设推动产业工队伍建设工作情况适时进行总结、推广,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4.建议适时召开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班组建设工作座谈会,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在党建引领班组建设工作中的领导责任。

执笔:

黄孝起(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公司)

张智强(福建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