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27岁当博导并非个案

上海交大:引进青年人才“轻帽子、重里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12-06 10:4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近日,出生于1997年的山东小伙儿张林峰因名字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教师名单中,登上了微博热搜。今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的他,已是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为高效的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图像视频生成模型、人工智能数据集的压缩与加速等。

12月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上海交大获悉,27岁的张林峰当博导在该校并非个案。上海交大近年来在“轻帽子、重里子”的青年人才引进机制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张林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大从2018年起就设立了“优秀青年教师破格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机制。该机制被校内教师简称为“脱颖而出”机制,每年上半年为青年人才额外设一次“打擂台”机会。

那些“贡献突出、潜力巨大”的优秀青年教师不受学校常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年限限制,可提前晋升。截至目前,该校已有110余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最年轻的晋升正教授时仅33岁。

此外,针对新引进青年教师水土不服的“新手期”问题,上海交大设立校内青年人才“启航培育计划”,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新引进青年教师可在首聘期内与学科方向、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进行双向互选,由老教授给他们当导师。导师可以跨专业、跨院系选择,不局限于青年人才所在的院系单位。学术导师在青年教师第一个聘期内对其进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不看帽子看里子,不唯文章唯实力”,是上海交大引进青年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正因如此,这所学校成为学术科研“潜力股挖掘机”,只要能填补学科方向的“空白区”,不管是本土培养的人才还是海外引进的人才,学校都十分看重。

这所学校青年人才岗位的引进,授权到了学院一级,引进原则是“公开招聘、竞争入职”。学院学术委员会直接把关面试,学校职能部门把关无误后正式录用,极大简化了校级引进流程,抢抓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平均每年通过这种授权方式直接引进的青年教师有近百位。

张林峰入职的人工智能学院是学院引人、用人的“特区典范”。该学院设立了“人才专委会”,开辟了一条面向顶尖及杰出青年人才的识别、联结、引进、培育与评价的高速通道与独特机制。通过该机制,可以打破年龄、地域等局限,直接引进一批学院认可的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上海交大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针对顶尖人才,学校建立了快速引进机制,做到随时申请、随时启动、精准引进、迅速落地,最快可在3天内组织校级评审,1周内完成所有引进程序,其他入职手续在材料齐全后最快可于两周内完成。

在这所学校,不是只有从事科研的人才才是“人才”。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有20个职称评审系列,例如对于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就可以申请“成果转化系列”职称评审,并通过这一渠道实现晋升、发展。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