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笔精刀嵌百宝——记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洪俊

来源:廊坊日报
2024-12-06 13:10

原标题:工笔精刀嵌百宝(主题)

——记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洪俊(副题)

廊坊日报记者 张欢 贾珺 文/图

百宝荟萃 用慧心感触文化脉络

百宝嵌工艺是明清时期木器和大漆制品上的一种高档精工技艺,汇聚了赓续几百年的雕刻及嵌玉工艺,是将技艺功底及审美情趣发挥到极致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典范。

近几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百宝嵌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洪俊在精工老手艺的基础上,创新制作出各种百宝嵌文化衍生品,用“工艺品”养活“艺术品”,走出了百宝嵌工艺的传承发展之路。

广阳区南汉村周洪俊的工作室里,处处充满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儿,从典雅大气的落地插屏到小巧精致的首饰盒,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时光韵味,极具美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以艺术的形式去触摸历史脉络。

周洪俊介绍,百宝嵌是中国传统技艺瑰宝。该技艺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扬州工匠周翥是这一技法的首创者,主要利用螺钿工艺制作山水人物等图案,将其镶嵌在器物表面。

明朝中晚期以后,城市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市井文化繁荣,人们又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象牙、珊瑚、宝石及玉石等材料,用不同质感和色彩令器物焕发华丽的风采。

“百宝嵌工艺用料珍奇,在当时属奢侈之物,并非寻常人家所能享用。”周洪俊说,明清时期,百宝嵌器物主要为宫廷和达官贵族所用,不仅可以欣赏珠玉之美,更彰显主人高贵的社会地位。

廊坊地处京郊,清朝时期,这里的很多人在清宫造办处工作,慢慢将各类手艺传到当地。1982年,十几岁的周洪俊进入南汉磨玉厂学徒,师从北京金漆镶嵌厂技师周庆元,学习百宝嵌技艺,并在以后多年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周洪俊设计制作的百宝嵌文创产品。

“不同木料木性不一,诸多镶嵌材料也各有品性,这些都会影响镶嵌工艺的好坏。”周洪俊介绍,百宝嵌技艺需要制作者具备很深的艺术功底,还得有上万分的细心和耐心。制作百宝嵌需经过构思、制胎、构图画样、选料等几十道大小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百宝嵌作品的制作过程少了哪一环节都会使作品黯然失色。

指尖流华 以精妙技艺诠释匠心可贵

在制作上,除构图和工艺外,百宝嵌的材料调配、色彩协调对比也是考验制造者审美的关键。

“这些手艺都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贝’,作为传承人,我一定要用这些年沉淀下来的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技术,把旧物件修复到最初的完美。”提起百宝嵌,周洪俊滔滔不绝。

在工作室一侧,一件精美的百宝镶嵌紫檀挂屏格外显眼。作品运用精湛的百宝嵌工艺,将珍珠、珊瑚、玉石等名贵材料组合在一起,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精致的山水花鸟图案,花朵富丽而不艳俗,鸟儿翩翩起舞,姿态轻盈,似乎在传递着吉祥与喜悦的讯息。挂屏的边框采用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深邃而沉稳的色泽,散发着独有的韵味与光华。整幅挂屏不仅展现了制作工艺的高超与精妙,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情感寄托。

“这是我修复的一件破损的老物件,从选材、用料、图案样式等都要与当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相符合,一点一点将其修复成原有的样子。”周洪俊说,老物件流传下来的不仅是老一辈的精巧技艺,还有当时的人文历史与社会背景,承载了巨大的研究价值。

如今,修复老物件已经成为周洪俊工作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他说传承技艺就是要不断从老物件当中去了解文化,发掘技艺,潜心钻研,才能继承先辈哲匠巧思,将古老的文化和技艺文脉传承下去。

几十年的光阴里,周洪俊用一双灵巧的手,制作和修复的百宝嵌作品超过了1500件,其中包括明代的黄花梨罗汉床,故宫挂屏、插屏等。

创新传承 用“工艺品”养活“艺术品”

传承,要靠技艺,更要靠市场。

“大多数传统手工艺都是因为经济效益低下,导致找不到接班人,而百宝嵌工艺却并非‘价格低廉’,相反因为‘超级奢侈品’的属性,让人很难有底气去学艺。”周洪俊说,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设计出了小梳子、笔筒、托盘、首饰盒等实用又美观的百宝嵌文创产品,用“工艺品”养活“艺术品”,走出了百宝嵌工艺的传承发展之路。

周洪俊手持一款小叶紫檀制成的小梳子,上面镶嵌着双鱼图案,“你看,这把梳子不仅仅是日常用品,更蕴含吉庆有余的美好寓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工艺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传统艺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精美绝伦的“现代版”百宝嵌作品紧跟时代潮流,成为时下最为畅销的文化衍生品。

2016年,他成立了周氏百宝嵌工作室,以修复、设计、制作、销售百宝嵌产品及宫廷文创产品为主业。2017年3月,周洪俊被评为省级百宝嵌项目非遗传承人,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近年来,我们对图案设计和材料运用进行了革新,力求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拓宽传统手工艺市场空间,让这门古老技艺薪火相传。”周洪俊坚信,传统工艺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