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条鱼里的“数字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12-08 08:14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周子元

“智慧渔业智能驾驶舱能够直观地看到养殖水体的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一系列实时数据,从之前的一整个基地细化到每一个鱼池智能控制箱。”鲟龙科技研究院研发员李裕强介绍道。

衢州鲟龙科技在开展养殖基地的数字化全面改造,将通过交叉领域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升,为水产养殖这个传统行业寻找新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在线水质检测、自动投饵等多项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通过数字化驾驶舱,可以实现在办公室里养鱼。2024年底,即将改造建成的数字渔场是传统渔业融合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于一体的智慧渔业,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将为全国渔业企业提供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经济新模式。

在浙江衢州柯城区石室乡的鲟鱼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着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达氏鲟等多个鲟鱼品种,养殖鲟鱼10余万尾,约4000吨。鲟鱼子酱被称为“黑黄金”。经过取卵、搓卵、清洗、沥水、腌制、装罐等16道工序,这16道工序要在15分钟内完成,这样子的鲟鱼卵才能变成口感柔滑、回味鲜香的优质鱼子酱。而包装好的鱼子酱将会迅速被送上飞机,在48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夏永涛介绍,公司旗下的鱼子酱凭借极致的品质和一流的服务,征服了全球,并成功销往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42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约占全球1/3的市场份额,出口量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

方琴是柯城区石室乡石室村村民,也是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2014年之前,她无业在家。来到鲟龙科技上班后,方琴一年能在家门口挣到10万元左右,不仅可以给自己买衣服、给孩子买玩具,还给家里添置了新家具。像方琴一样,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2023年,鲟鱼全产业链带动当地约1500人从事养殖、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为当地渔农带来收入5000余万元。

养殖业务免费培训、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养殖过程控制管理、养殖质量统一标准、保护价格回收等措施,带动农民致富。2021-2023年,公司已经累计回收农户的鲟鱼70.91万尾,支付收购金额1.76亿元,带动全国各地的鲟鱼养殖生产单位及养殖农户984户,平均每个农户增收18.35万元。2024-2026年,公司计划推广订单量100万尾,已经与近千家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将帮助农户平均增收25.88万元。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