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法治之力推动节粮减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对节粮减损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旨在加快形成切实管用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节约与增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体两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方案》面向实际、立足长远,聚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在提升全民节约粮食意识、强化反对浪费刚性约束两个层面做到了双管齐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才能持续筑牢节约粮食的思想基础,进而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不断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法治环境,以提升全民节粮减损意识。在此基础上,《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部门、机关单位、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自的责任,着力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不断增强节粮减损和反食品浪费行为治理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促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作为一种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从经营者和消费者层面看,粮食浪费行为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因违法性轻微而难以得到重视。对此,《方案》坚持普法与执法一体推进,力图通过强化违法惩治、公开曝光典型案例等多种手段促进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觉醒,从而自觉参与到节粮减损行动中,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除了“硬法”作为制定基础,《方案》还大力倡导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软法”之治,要求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相关内容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支持食品、餐饮行业协会等发布反餐饮浪费倡议,依法制定、实施反食品浪费等相关团体标准和行业自律规范。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融入“软法”之中,有利于通过自治规范的民主程序,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上升为社会各群体的共同意志,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同向而行的节粮减损氛围。
当然,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还必须运用法治手段强化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约束,从而为制止食品浪费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方案》要求对不遵守反食品浪费有关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按规定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行为,这有助于切实发挥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强化对浪费粮食行为的有力震慑。
此外,《方案》还专门将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作为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强调建立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粮食损失统计调查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这在确立清晰标准的同时有利于落实追责机制,使执法依据更清晰、执法手段更有效。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粮食生产、流通、储备、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方案》聚焦全链条、全周期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管理,明确了社会各个层面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家庭、餐饮行业等领域,强调行业规范和自治规范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引导,鼓励私主体之间自行设定防止浪费的合同义务;针对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的浪费行为,明确强化监督监管,对供餐单位引入竞争和退出机制。此外,《方案》围绕不同主体和消费场景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行为约束模式,刚柔并济、分类施策,有利于推动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落地生根。相信这套“组合拳”必将有效遏制粮食浪费现象,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
(房绍坤,吉林大学农业农村法治研究院名誉院长)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