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本溪客运集团三项制度改革带着2000多名职工实现“逆袭”

从职工薪资难保到实现良性循环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12-12 03:17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从事客运车辆维修服务工作的刘金刚所在的双赢分公司调撤后,他通过双向选择重新到客运维修服务中心工作,薪资待遇和心情都像坐过山车一样。

2023年3月21日,辽宁本溪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洪景龙在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动员大会上,向全体职工介绍了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设想。从这天起,这家有着18年历史的国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员众多、机构臃肿、管理落后、工资拖欠,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机制和管理创新、激发企业新动能、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目标。然而,涉及职工“饭碗”的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国企推进并不容易。对本溪客运集团来说,改革先从人事制度开始。

双向选择,全员竞争上岗

本溪客运集团是本溪市唯一一家国有大型公益性专业客运企业,主要承担市内公交和长途旅客运输。成立于2005年的客运集团由汽车、电车、长客3家企业组建,截至三项制度改革前,拥有从业人员2950人。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增长、高铁发展,道路客运和公交行业受到冲击,本溪客运集团营运收入连年呈断崖式下滑。资金缺口逐年加大,造成维持生产的刚性支出难以支付,职工工资出现拖欠。

不改革,企业没出路,职工薪资难保障。于是,一场全员竞争上岗的“定岗、定编、定责、定薪”改革开始。

45岁的刘金刚在本溪客运集团工作11年,入职后工作热情被磨灭不少。由于集团人多活少,可是拿的钱都一样,于是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2023年4月,集团聘请大连产权交易所全程参与改革的策划与实施,对现有岗位进行测量,重新整合组织架构,科学设定岗位,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职责范围,全员竞争上岗。

在这样的背景下,集团下属9家公交基层单位维修车间和4家长途基层单位修理车间合并成两个维修中心——公交车辆维修服务中心和长途车辆维修中心。修理人员设置均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公开选拔,实行集中统一作业管理。招聘公告一发出,刘金刚就报名了,他常年跟着老师傅学习汽车维修,有工作经验,也有信心竞聘成功。通过双向选择,刘金刚成功上岗,薪资按绩效分配,月薪翻了一倍。

改革后,像刘金刚这样的157名职工经过重新双向选择,在两个维修中心的22个岗位上岗,薪资跟经营效益挂钩。

规范制度,增强内生动力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完善并制定了51项制度。只有公平公正了,大家才有干劲和盼头。”洪景龙说。

据介绍,本溪客运集团建立了委派制驾驶员转企业合同制员工规定,获得集团、市国资委、市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工作满足规定年限的,或在工作中取得重大贡献的,可转为合同制员工;成立待岗培训中心,制定管理办法,对接收的落聘人员进行培训,发放基本生活费,通过内部流转、分流到第三产业、实施劳务输出等方式分类安置。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科学设定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职数,精简撤并不必要的科室和基层单位。改革后,本溪客运集团机关处室由原来的22个缩减到13个,基层单位由原来的26个缩减到22个,中层管理人员岗位由原来的109个缩减到78个。

同时,对中层管理人员也实行竞聘上岗,公开选拔,聘期为3年。在选聘过程中,36岁的林琳成为被挖掘出来的人才。林琳2011年从沈阳医学院毕业,退伍后进入本溪客运集团,先后从事检票员、IC卡营业员、机关组织部工作,在每个部门都干得不错。机构改革后,他应聘到了办公室副主任岗位,策划了多场大型活动和发布会。

本溪客运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关俊宏说:“改革后,集团成立了财务中心、客服中心和智能调度指挥中心,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权责明确,监控有力、运转高效。同时,强化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考评,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为企业后续发展储备力量。参与竞聘95人,78人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中层管理岗位。”

增强“造血”,步入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本溪客运集团内部公交和长途业务“共吃一锅饭”,改革将两者分离后,实现了“分灶吃饭”。公交实行成本规制,长途实行自负盈亏,企业效益反而不断增长,职工工资得到了保障,还有所提升。

长途和公交分离后,达到最佳“人车配比”。长途上,对盈利线路实行公车公营,对收益持平的单车单线实行对外承包租赁,对亏损线路停班停线彻底阻断亏损源。此外,还将长途闲置车辆用于发展交旅融合、交医融合、通勤校车等项目,很快,贯穿本溪市95个热门景点及打卡地的“旅游线路”被规划出来,16条线路开始运营,开设了免费直通车48条线路。徐刚是本溪客运集团靓马快客分公司的一名司机,他说:“以前跑公交客流量不饱满,我也愁。如今看着满满的一车人就特别有奔头,客流增加了,工资收入也增加了。”

同时,本溪客运集团积极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建起了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构建本溪公交“云大脑”,全面升级了管理和服务。

为了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本溪客运集团还成立了第三产业公司,自主生产玻璃水、冷冻液、尾气处理液;即将向全市开放300个充电桩……“仅我们一家公司就接收了集团富余人员26人,还为集团增加营业额70余万元。”本溪客运集团第三产业公司经理王君鹏告诉记者。

如今,本溪客运集团不断延展产业链、做优主业做强副业,经过自然减员和分流后,2328名职工薪资待遇与绩效挂钩,各项福利待遇均有结构性调整,企业也实现了利润和营业收入各增长10%。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