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短视频“诊断”人格不靠谱

来源:北京日报
2024-12-13 13:08

原标题:短视频“诊断”人格不靠谱

“你以为的拖延,其实是回避型人格”“你以为的社恐,实际是社交焦虑障碍”……最近,为网友在线“诊断”人格的短视频十分火爆,不少人看后感叹,“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

跟着短视频自我“诊断”靠谱吗?乍一看,生活中的行为似乎确能和某些“症状”对应得上。尤其近期一档综艺节目热播后,个别嘉宾的表现将“迷之自恋”的NPD人格推上热搜,加上短视频的一通分析,不乏网友将这些特征套用到亲戚朋友身上,甚至贸然得出“有毒人格,必须远离”的结论。类似专业术语层出不穷,很多人被裹挟进对各种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掰扯中。指尖刷来刷去,个人身上微不足道的“小毛病”被无限放大,“越看越像是照镜子”;也有人如醍醐灌顶,仿佛自我“确诊”后,过往人生的一切都得到了合理解释。

关注身心健康、重视自我感受,不是坏事。问题在于,人的性格本就复杂、多面,找不到数学题一般的标准答案,更不可能动辄被几个特质简单框住。正如专家所言,在专业心理学领域,“自恋”是个体心理成长中必然会出现的状态,相关诊断是一件严肃且充满挑战的任务。仅靠几处生活片段、几个笼统描述,就把人判定为某种人格障碍,既没有考虑个体差异性,也是对专业心理诊断的一种误解。而动不动就带着一堆精神障碍的标签审视周遭每一个人,恨不得把某些人格定义为“人格癌症”,也必然会给他人造成伤害。

探索自我、读懂内心,是人的天然本能。某种程度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动机,破解这些“行为密码”,既是一场更深层次的自我遇见,也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外界的确定性。短视频时代,借此传播心理健康的确很有看头,但一些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动辄把偶尔的情绪低落冠以“抑郁”,把零星几天的焦虑称为“障碍”,只会制造无谓的焦虑。说到底,心理科普、健康引导,本身就有很高的专业门槛,最终都得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方面,显然需要平台加强把关,也呼唤更多专业的心理医生走到台前,填平公众的认知鸿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焦虑烦忧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化解诸如此类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别被越带越“丧”,就是战胜一切困扰的开始。(高源)

责任编辑:李靖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