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范昕
空降经典“红屋”,复刻英伦风街道,今起正式亮相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年度大展“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沉浸式布展将观众带回近一个半世纪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所处的社会生活场景,在精选自英国V&A博物馆的123件(套)典藏珍品中,读懂莫里斯引领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究竟呈现了怎样的风潮。
“希望大家都来看展,你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美好。”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坦言,此次展览让人们再次思考,在技术高速发展、生活节奏飞快的当下,如何捕捉、留存生活中的美好,怎么让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她相信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有意义,对于上海建设设计之都也颇具启示。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一方面,当时的工业革命带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导致很多产品粗制滥造,缺乏美感与品质,另一方面,装饰艺术被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主导,过于浮夸且脱离实际生活。在此背景下,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反思工业生产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倡导回归手工艺传统,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威廉·莫里斯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这是一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风潮,主张节制的装饰。”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俞华蕾说。据她透露,早年莫里斯在为新婚妻子建造的“红屋”中就与好友菲利普·韦伯率先进行了类似的实践,将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巧妙结合,自然、简朴、实用。并且,他也按自己的标准为“红屋”设计了一整套家庭用品。
展览起始处,莫里斯经典的茛苕设计与维多利亚时代织物品形成的对比,让人们直观体会到工艺美术运动基本追求和设计原则,即“删繁就简,以美为真”。只见维多利亚时代织物品给人一种三维的错觉,用的是模仿手绘的木刻印刷。而莫里斯设计的茛苕壁纸,是基于对自然的仔细观察而非模仿,图案可重复编排。莫里斯希望它可为印刷商提供配色准则,体现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之一。
诞生于1883年的“草莓小偷”系列,是莫里斯最著名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纺织品图案,用写实描绘、几何构图将动植物元素紧密结合。此次展览同时展出了“草莓小偷”家居纺织品及其木刻印板。莫里斯从自然中选取题材的设计偏好在这一系列中让人一目了然。据说创作灵感来自他一日在英格兰乡间庄园的散步,无意中发现有斑鸫鸟来偷吃园中草莓。图案所用的靛蓝染料常常出现在莫里斯的设计中,莫里斯颇为欣赏这种染料呈现的颜色深度和细节清晰度。
作为一场设计改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设计师与工匠。展览不仅呈现莫里斯的经典设计,也汇集了不少莫里斯追随者们涵盖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设计,例如约翰·亨利·迪尔设计的“猫头鹰”壁毯、厄内斯特·吉姆森以线轴车削工艺设计的扶手椅、伯恩·琼斯设计的“加拉哈德寻找圣杯”彩绘玻璃、查尔斯·R·阿什比设计的银制嵌宝石果酱盘等。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不仅仅关乎设计与艺术,其核心更在于社会教育。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之一,莫里斯关注社会公平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不遗余力宣扬工艺美术运动,既希望劳动者是快乐而有尊严的,也试图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审美品位,为社会带来进步。此次并置展出的一张莫里斯绘制的“雷德卡”地毯设计缩尺图,以及展示了一小段编织中地毯样本的地毯织机模型,正让人们看到莫里斯的如是初心。它们曾用于指导受雇于莫里斯的地毯织工。这些织工多为女孩,通常在13至14岁开始当学徒。在展览中欣赏众多设计艺术作品的同时,观众不仅能洞察产品从构思到成品的全过程,还能理解工艺美术设计师在连接艺术、手工艺与工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