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斩断偷拍黑色产业链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件中,5名被告人在宾馆房间安装偷拍设备偷拍他人性行为并制作成视频出售牟利,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让人深恶痛绝。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在释放警示、震慑信号的同时,也让我们对非法偷拍的组织方式和社会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今非法偷拍早已不是单打独斗式的个人作业,而呈现出高度的链条化、黑产化特征。在供给端,有“钱到位就能定制”的非法摄像头生产销售者;在售卖端,有“什么都敢传播”的偷拍视频传播者和播放平台;在需求端,则有规模不小的“付费用户”。黑产之下,不法分子赚得盆满钵满,普通人的隐私则在“偷窥之眼”中裸奔。
严打偷拍产业链,必须亮出法律利剑。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非法偷拍仍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比“行业”巨大利润空间,非法偷拍的违法成本较低。尽管我国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都有适用的处罚依据,但执行层面,非法偷拍更多被当成治安案件处理,纳入刑法处罚的并不多。有专家指出,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对“严重后果”缺乏明确司法解释,导致执法不统一,部分案件处理失之于宽。从这个角度看,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为相关案件办理提供了示范,有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更好地体现法律的震慑力。
此次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不仅为今后的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导,更彰显了重拳出击、从严惩治的立场,释放出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整治偷拍盗摄黑灰产业的鲜明信号。这些案例,涵盖了偷拍盗摄犯罪全过程,也囊括了现实中典型、常见的犯罪手段,被告人最终都被依法严惩,尤其是对偷拍他人私密视频并下载观看的行为人,以及销售偷拍设备的行为人也判处刑罚,向全社会亮明了司法的态度。
文明社会不容“偷窥之眼”。斩断偷拍黑色产业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以“发现一起、挖出一串、打击一片”的决心,严加惩处,让躲在暗影里的“偷窥之眼”无处遁形。(朱浙萍)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