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红色记忆是红色历史的精神传承和文化体现。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激活红色记忆既是对红色历史的铭记,也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讲好红色故事,为乡村振兴“凝神”。数字技术是乡村红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的灵活性赋予人们多重感官体验,使红色历史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为生动立体真实的样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时代讲好红色故事提供新的手段。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创新叙事方式,更易达致“以文化人”的传播效果。随着数字频道、社交媒体的发展,讲好红色故事的叙事主体可以由主流媒体讲扩展到年轻人或村民等通过自媒体讲。数字化技术赋能叙事视角从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转换,更注重个体在乡村红色故事中的体验与情感表达。同时,数字化叙事还能融合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模态叙事方式,增强乡村红色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够实现红色精神在其中润物细无声的传承效果。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推进红色故事全域化、全形态的数字整合,能够为讲好红色故事提供高精度的红色故事数据库。依托数字技术能够对乡村在各革命时期的文物、图像、文献档案以及各类口述资料进行全景扫描录像录音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实现对乡村红色故事的全方位采集挖掘,更精准还原红色历史;同时还能按照不同历史时间段、不同主题进行数字整合,形成内容丰富、精度准确的红色故事数据库,夯实讲好红色故事的数字基础。
拓展红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聚力”。乡村红色产业既包括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也包括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文创产品开发、生态农业等领域。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充分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能够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乡村红色产业链条成为新时代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乡村地域辽阔,红色文化资源各具地方特色,要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历史的特点,开发融合革命传统体验与旅游休闲的红色旅游路线,构建红色研学与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发展体系;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节庆活动,综合运用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打造体验式、互动式的红色情景剧,融合“线上+线下”的打卡方式,实现“引流又引财”,增加乡村发展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红色+产业发展”的振兴路径,提升乡村的综合竞争力。立足于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特点,整体规划乡村红色产业发展,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与非遗美食资源相结合、与乡村手工艺品产业相结合、与文化教育产业相结合等,拓展红色产业链,进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保护红色文物,为乡村振兴“添砖”。红色文物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要加大对红色文物的保护力度。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乡村红色文创品牌。首先借助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对红色建筑或文物等建立详细的数字模型,实现数字化留存;其次利用VR体验等技术开发红色文物的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实现沉浸式体验;利用AR使人们在实地参观红色文物时能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等得到相关文物的多媒体展示信息等,使红色文物的展示形式从抽象静态的单一模式转向具象鲜活的多元表达,有助于乡村红色文化的破圈传播,从而丰富乡村的文旅业态。二是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政府设立修缮保护乡村红色文物专项资金,通过加大对乡村电力、通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对红色文物的保护与展示,也提升了乡村的生活环境。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红色文物的保护与开发,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红色文物保护与开发主体提供优质的信贷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社会力量资助乡村红色文物保护。在乡村红色文物保护中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培育红色人才,为乡村振兴“加瓦”。红色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新时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要高度重视红色人才培育。一方面,加强人才专业能力培养,锻造乡村振兴“硬本领”。既要依托相应高校开展乡村治理专业技能培训班及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选派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使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技能;又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实践技能比拼活动,常态化组织乡镇党委副书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竞演,以赛促技,打造一支具有强硬本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既要加大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乡村脱贫攻坚故事及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增强对青年大学生回乡参加建设的吸引力;又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乡村人才配套政策,组织实施各类人才回流计划,引导人才队伍有序高效参与乡村振兴;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健康体检等待遇保障,吸引理想信念坚定、农业技术本领扎实的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黄煌华,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