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12月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结核病主动筛查、国内外结核患者主动发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等话题,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强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患者是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我国应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加强重点人群早发现、早治疗,加速推进终结结核病的目标。
“在我国,平均每2分钟就会发现3名结核病患者,不到3小时就会发现1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结核病防控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74.1万例,每年新发耐药结核病2.9万例,位居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三位。
赵雁林认为,耐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疫情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结核病防控。围绕这些问题,新发布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从优化服务体系、强化主动筛查、规范治疗管理、加强预防措施、强化政策帮扶、强化社会动员等六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从“防、治、管”全流程对防治工作提出要求。
“结核病50%-70%的传播是发生在诊断之前”,赵雁林说,如果能够尽早发现患者并给予及时规范治疗,就能大大降低结核病在社区中的传播。
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仍以因症就诊为主,然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期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结控中⼼副主任张慧介绍,现有监测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我国肺结核患者延迟就诊的中位数为29天,而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就诊超过14天的患者延迟率约为60%。除了延迟就诊患者,还有未被发现的无症状结核病患者也会造成结核病传播。
张慧认为,在强化患者发现方面,要织密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体检人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地区这“5张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主动筛查措施,“这‘5张网’就是我们下一步提高患者主动发现的抓手,哪一张都不能缺。”张慧说。
“目前,经费不足仍然是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此外,大量结核病患者为低收入群体,如何通过社会保障消除患者诊疗导致的灾难性支出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有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所需要的体系、资源、能力以及组织保障。”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表示,保障充足的经费投入、实施循证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动员多部门和社会参与,中国将迈向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