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来源:人民日报
2024-12-16 18:16

101 于建敏

于建敏,男,汉族,1979年6月生,山西省阳城县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会长。

于建敏救助走失老人、打捞遇险者、帮扶贫困儿童,以一颗赤诚之心走在公益活动的前列,感召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活动中。

于建敏于2015年组建阳城县红十字志愿服务分队,成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人。2016年2月,一名91岁高龄的老人乘坐公交车回家,在途中走失。于建敏接到求助电话后,想到天气寒冷,老人很可能有危险,他迅速召集30余名志愿者,连夜分头寻找,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找到老人。针对走失人员里老年人居多的情况,他组织志愿者举办了多场“关爱老人·黄手环行动”和义诊义演活动。

2017年一个深夜,于建敏接到有人落水的求助电话,他立即联络水域救援队前往救援。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才成功将遇险者救上岸。阳城县东冶镇15岁孤儿小李,三年内失去了父母、爷爷三位至亲,家境本就贫寒,生活、学业都陷入困境。于建敏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协调解决了孩子高中三年所需的生活费4.5万元。于建敏和“中国好人”栗红连是忘年交。栗红连下肢残疾,坚持下乡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义务理发,于建敏就成了她的“专职司机”,多年来,他们累计跑了1万多公里,服务4000余人次。

每到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于建敏都会自掏腰包给困难群众送去慰问物资。他坦言:“想用微薄力量为社会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服务队中。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精细化分工,成立应急救援队、红十字志愿者艺术团、义诊队、爱心理发队;成立“三献”服务队,每周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成立“红伞计划项目组”,为农村留守儿童每学期开展一次辅导课程;制订蓝天心理援助计划,专门针对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进行引导。

于建敏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2 马 华

马华,男,汉族,1976年12月生,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新城社区居民。

马华在轮椅上与生命赛跑,热心投身公益扶危助困,用自强不息的爱与行动,感召更多身边人传递温暖。

2003年,马华在27岁生日时遭遇交通事故,经抢救后高位截瘫,医生告诉马华,以他的病情看,最多能活3年。他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是看到病友临终前对生命的渴望和双亲斑驳的白发,内心深受触动,决定要努力活下去。2008年,早已过了医生当年判断的存活期的马华,在网上开起了小店,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从此,他坚定认为,既然可以继续活着,那就一定要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

汶川地震后,马华向中国红十字会汇去了100元捐款。这个小小善举让马华从此与公益结缘。第二年,马华在网上发起了为地震灾区孩子献爱心活动,原本目标善款512元,没想到半个月时间就筹集到8200元,这两次公益行动之后,他把更多精力和收入放在公益事业上。

2012年,马华去北京治病之际,萌生了骑着机动三轮车一路做公益的想法。他每到一地,就开展公益募捐。此后5年里,他成立“马华慈善基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千里走单骑”公益募捐活动。做公益大道上的“赶路人”并非易事,他始终承受疾病的折磨。2017年的秋天,在帮助一名困难学生返回途中,由于雨后塌方,车辆陷入河中进退两难。救援过程中,马华的褥疮被压破,疼得昏厥过去。马华用执着与善良,陆续感召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活动。多年来,马华“走”过了80多座城市和乡村,募捐了1000多万元善款,帮助了1200余位贫困学子。

马华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3 马殿英

马殿英,男,汉族,1936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北屯医院原副院长。

马殿英扎根祖国西北边陲,无私为额尔齐斯河畔的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无偿帮助阿勒泰市阿苇滩镇哈萨克族牧民,解决他们在就医、上学、打草、盖房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被誉为“草原上的活雷锋”。

60多年来,他先后拿出60余万元,无偿帮助200多户哈萨克族牧民,为100多个牧民孩子花钱配药治好斑秃病,资助近30个孩子完成学业。

1961年12月底,马殿英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遇到两只恶狼,惊慌中转身冲进芦苇荡,此后迷失了方向。生死关头,哈萨克族牧民救了他。事后想去答谢时,牧民已不知去向,马殿英决心用一生情报答牧民恩。

1962年,马殿英发现牧民的毡房如果没有火墙,保暖性就会比较差,冬天很难熬。他便向泥瓦工学习砌火墙,挨家挨户给牧民砌火墙。据粗略估算,直到入住采用集中供暖的楼房前的30多年里,马殿英为周围牧民砌的火墙数量超过3000个。

在加娜尔·达吾提眼里,马殿英像父亲一般。她的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着8个孩子艰难度日。马殿英带着她患白血病的弟弟四处求医,资助她的哥哥上大学,帮她找到工作。巴哈提别克·木拉特拜的父亲病亡,他和残疾的哥哥成了孤儿,住在无法遮风挡雨的房子里艰难度日。马殿英便组织几个青壮年一起打土块,帮助他们盖起两间新房,亲自为巴哈提别克操办了婚礼,还为他协调贷款开办了养殖场。

马殿英把家里节省下的粮票、布票和积蓄都用来帮助牧民。他的事迹感动并激励着许多人。马殿英常常给牧民们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帮助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纠纷,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范。

马殿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兵团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4 王子洲

王子洲,男,汉族,1962年4月生,农工党党员,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望江西路社区居民。

王子洲把助人为乐的种子深埋于心,捐资助学的足迹遍及安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只身一人到山区支教,为贫困学子点燃了希望之灯。

王子洲小时候家境贫寒,7岁时高烧致左耳失聪,12岁时生病又致双目近乎失明。他虽然命运多舛,但一直有好心人帮助。同村画匠为他开启绘画之门,生产大队代销店(供销社便民服务点)为他积攒烟盒当练习画纸,县文化馆老画师免费教授他国画,所以他在心里早早埋下感恩的种子。1997年,王子洲在报纸上看到一对困难母子的报道后,捐出了200元钱。2002年,他在安徽举办首次画展,用6.66万元卖画收入成立“安徽希望工程子洲助学基金”,用于捐资助学。此后每年他都将卖画所得的2/3补充助学基金,累计捐出2000余万元。

2009年,47岁的王子洲不顾体弱多病,只身一人来到黄山脚下的越山村,义务支教3年。每周12节美术课,他即使病痛难忍也从不耽误。他自费为学生购买笔墨纸砚、画板等,在校园内建造美术学习园地。支教期间,王子洲自费组织3期夏令营,带着学生到北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参观故宫博物院等,教育学生们爱党爱国、立志成才。2016年以来,越山村已有42名学生考上大学。王子洲每年8月下旬都要来到越山村,为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孩子们送上奖学金,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将来报效桑梓、回馈社会。王子洲资助困难学生460余名,捐建、援建5所希望小学和1所聋哑学校,为1所小学捐建图书馆。

2021年,王子洲与安徽省红十字会签署协议,承诺离世后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赠给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将自己的最后一次捐赠用于医疗事业。他常说,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是最好的感恩方式,希望爱和奉献精神能够一直传递下去。

王子洲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5 王成帮

王成帮,男,汉族,1936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义务工人。

王成帮退役后成为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一名植树护绿志愿者,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播撒在“梨城”这片热土,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956年,20岁的王成帮从甘肃省民乐县参军入伍来到新疆,在修建驻地营房时,他带领部队深入天山伐木,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基建任务。王成帮军旅生涯先后负伤10余次,用自己的行动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热爱人民的坚定信仰。

1988年,王成帮从新疆军区后勤部31分部副师级干部岗位退役后,主动来到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从一名不拿工资的临时工人做起,为塔里木石油基地和孔雀河风景旅游带义务育苗栽树。义务从事绿化工作以来,王成帮不顾自己身体多病、年事已高,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植树绿化工作上,一干就是30余年。2001年,王成帮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抗旱抗虫害、树形优良的柳树,在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的帮助下,他成功培育了这一本地优良柳树品种——成帮柳。截至目前,成帮柳已培育18代,在库尔勒城区大面积栽植。30多年来,在王成帮植树护绿精神影响下,全市志愿者植树育苗达200余万株。

现在,王成帮的苗圃已成为库尔勒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近90岁高龄的他成为全市最年长的志愿者,在他的带动下,全市形成了一支支由退役军人、党员先锋和青少年学生组成的植树护绿志愿服务队伍,全年开展各类“植树护绿 美化家园”志愿服务行动,“成帮班”“成帮中队”等数以万计的“成帮”志愿者在一棵棵“成帮柳”绿荫中践行着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

王成帮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06 王明林

王明林,男,汉族,193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

王明林将对党的感恩之情化为学习党史、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编写党史读本,自费印刷赠给他人学习;在基层一线义务宣讲党史,成为荆楚有名的“草根党史专家”。

1996年退休后,他专注于党史宣讲和志愿服务,面对青少年学生,他从鸡毛信、小兵张嘎的故事讲起,分享英雄成长历程;遇到机关干部,他聚焦“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阐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面向社区群众,他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出发,解读军民鱼水情……无论是在千人大礼堂,还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间隙,只要开讲,王明林就沉浸其中。2005年起,他在基层一线义务宣讲党史300余场。

王明林有“三件宝”:一是报纸,他每天早晨义务为小区阅报栏换党报,一直坚持到病重住院;二是垃圾钳,这是他出门的必备物品,用来随手捡拾路面垃圾;三是抹布,但凡有空他就帮小区擦栏杆、做卫生。2018年,王明林领衔成立沈家营社区王明林工作室,吸纳7名老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年均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120余次。

2020年,王明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吸纳20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加入,两度参加抗洪抢险,堵管涌、护大堤,搬运沙袋2万余袋,转移群众1万余人。2021年,黄石港区王明林志愿服务队成立,下设85支分队,积极投入党史宣讲、抗疫防汛、扶贫帮困、保护长江等志愿服务活动。

2023年7月19日,王明林因病去世。治病期间,他念念不忘的是未赴约的宣讲和志愿服务。得知王明林去世的消息,网友们纷纷留言缅怀,送别老人。数千名群众自发到殡仪馆献花,表达哀思。

王明林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7 王铁映

王铁映,男,汉族,1989年9月生,中共党员,吉林边检总站通化边境管理支队麻线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

从警10余年,王铁映扎根边疆农村,解民忧、助民富、保民安,忠诚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通化市集安市麻线乡下活龙村地偏人稀,辖区面积广阔,但农耕土地仅7公顷,人均年收入偏低。作为驻村民警的王铁映依托通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建立的乡里农创园,提出发展民宿经济、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和手工制品的建议,助推13户村民建立25间民宿,户年均收入大幅增加。为帮助村民增收,王铁映协调派出所党支部与下活龙村党支部合办“小铁夜校”,并邀请农业专家、种植大户传授种植养殖知识,促进乡村经济作物种植,全村年创收近30万元。他还牵头建立公益法律咨询室,邀请公益律师线上线下为村民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王铁映走访发现,村里农闲的时候业余活动较少、文化活动匮乏,便主动与驻村第一书记对接,推动建设了村部红色影院、绿色休闲书吧等文娱场所,促进村民精神文化水平提升。下活龙村焕发新活力,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王铁映创新实施了从一人独守到推行群防、从民警管治到村民自治的稳边固边新方法。2020年6月,他牵头组建一支由村干部、民兵、渔船民、企业主共15人组成的“义警工作站”,与民警、辅警和护边员队伍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安全屏障。多年来,他带领社会化警务力量化民忧、解危难、救病患,将助人为乐践于实际。

王铁映还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麻线帮帮团”公益组织,联合驻村工作队,充分整合各行业志愿者,向群众提供公益志愿服务。12年间,他先后建立“乡村爱心基金”“弱势群体档案”,协调促成义务体检、送医送药等活动,个人累计捐款3万余元,扶持8名贫困户,被辖区群众亲切称为百姓“贴心人”。

王铁映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吉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08 王爱林

王爱林,女,汉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王爱林扎根民族地区基层法院,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她关爱失足未成年人,带头成立“爱林工作室”,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巡回法治课,被亲切地称为草原上的“法官妈妈”。

2014年,王爱林被调到少年法庭从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从那时起,她决心在庄严肃穆敲下法槌的同时,也要给这些孩子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为此,她总结出“三个三”工作法,即庭前“走访家长老师,会见涉罪少年,集中庭前帮教”,庭中“辩方倾吐心声,控方释法明理,法官兜底教育”,庭后“跟踪回访,跟踪帮教,帮扶复学就业”,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回归人生正轨。

2018年,“爱林工作室”正式成立,建立庭前心理干预和庭后跟踪帮教系列工作机制,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工作室组织开展“一对一”助学帮扶项目,累计提供助学金15万余元,帮助100多名未成年人重获学习的机会;通过与劳动就业培训机构等安置基地合作,为刑满释放后已成年的涉罪者提供学习计算机、汽车修理等行业知识的专业平台,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爱林工作室”整合法院、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在普法宣传、预防犯罪领域不断探索,常年深入各大中小学校,为学生们讲解校园中常见的犯罪行为以及预防校园欺凌、加强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学生们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同时,“爱林工作室”在77所学校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先后邀请数万名师生、家长参加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等活动。“爱林工作室”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等荣誉,成为内蒙古政法系统一张亮眼的名片。

王爱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09 王 琦

王琦,男,汉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西安桥外休养所军休干部。

王琦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盲文并完成中医针灸和按摩学习,成为一名军医。30多年来,他热情为部队官兵服务,为驻地群众开展义诊。

1986年,王琦在一场战斗中受到重伤,双目失明,左耳震聋。他攻克生活自理难关,克服病痛影响,刻苦学习盲文,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出版了《伤筋错骨临症推拿》《软组织伤病》两部医学专著,研制的野战便携式软组织损伤治疗仪和智能型语音导航治疗仪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并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

作为一级伤残军人,王琦可以住进荣军院,但他主动放弃了相关优抚待遇,选择到干休所工作,热情为部队官兵服务,为驻地群众开展义诊,累计为5万余名官兵和群众解除病痛。他坚持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在针灸按摩的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尽管身体内残留的7块弹片导致王琦头疼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时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但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每天奔波在为患者治病的路上。

王琦不断为残疾人群体奔走呼吁,他倡议地方医院免费为盲人体检,推动全省建设10家“光明影院”,开展盲人听电影、听书等活动,帮助2000余名盲人圆了夙愿。他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盲人公益性组织“长春市盲人志愿者服务站”,累计为福利院老人、劳动模范等义诊按摩1500余人次。他义务为无业盲人开办培训班,定期传授按摩和针灸推拿技术,协助180余名盲人就业。他经常自掏腰包帮助生活比较困难的盲人家庭及残疾人、低保户家庭渡过难关。王琦还关心国防建设,多次应邀到学校、军营作报告,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筑梦军营。

王琦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吉林楷模”等称号。

110 王黎君

王黎君,男,汉族,195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经济开发区润泽粮油有限公司经理。

王黎君坚持投身慈善事业,先后拿出1200余万元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累计帮扶20余所学校、500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困难群众2000余户,以爱心善行谱写中华传统美德之歌。

1996年,固原地区遭遇旱灾,原州区彭堡中学20名贫困学生面临辍学。王黎君听到消息后,第二天就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给每个孩子送去学杂费和学习用品,孩子们新学期如愿返回了教室。在宁夏育才中学,他一次就资助200名贫困生,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还持续资助学费和生活费。每年“六一”儿童节,他还准备慰问金和文体用品去看望周边农村的孩子。40余年来,王黎君持续资助固原23所中小学校5000多名学生。2018年9月,他对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和原州区等62名环卫工人家庭的大学生进行资助。王黎君不仅大力帮助自治区的贫困孩子,还把爱心传递到其他地方。广西运赖小学校长听说王黎君是助学帮困的“热心人”,便打来求助电话,他先后与该校42名贫困学生建立长期资助关系。日常生活中,王黎君也乐于助人,在医院看到原州区官厅乡一个农民的孩子得了急病,凑不齐住院费,便替这个素不相识的人交了费。

2007年底,王黎君当选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闫堡村村委会主任后,自掏腰包为村里打机井、修水泥路、盖戏楼、安装自来水,为住在危房中的孤寡老人盖新房。他每年春节都要到贫困户家中慰问,累计达3000余户次。如今古稀之年的王黎君,扎根固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公益事业上,多年来一直过着俭朴生活。

王黎君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11 邓小岚

邓小岚,女,汉族,1943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音乐教育志愿者。

邓小岚始终把马兰村当作自己的故乡,退休后奔波在北京和马兰村之间,进行义务支教。18年间,她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登上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大舞台。

2003年,邓小岚回马兰村扫墓,开始关注那里的儿童音乐教育。2004年,61岁的邓小岚号召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村上4间破旧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新校舍,还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义务担任马兰村小学专职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唱歌、弹奏乐器。孩子们的命运就此改变。2006年,马兰小乐队正式组建,邓小岚领着孩子们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2013年,70岁的邓小岚在马兰村成功举办了首届马兰儿童音乐节;2015年,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把小学旁边的荒土坡打造成了一座三层的梦幻小城堡。山里娃的梦想化作邓小岚的坚持,她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很多读了大学,其中有10余人在大学学习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邓小岚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改变了大山孩子们的成长轨迹。2021年9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负责人到马兰村小学选拔合唱队员。从接受任务到开幕式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邓小岚与孩子们一起学演唱、学希腊语,每天进行5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合唱训练。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幕式上,44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以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用希腊语完美演绎了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颂》。观众席上的邓小岚,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022年3月19日下午,正在马兰村筹备音乐节的邓小岚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于3月21日23时48分平静离世,享年79岁。

邓小岚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112 甘公荣

甘公荣,女,汉族,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

作为开国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身上镌刻着父母伟大人格的深深烙印。她不仅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还带动家人积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

初中毕业时,甘公荣把上高中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选择务农。后来,她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工作,她跟着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在县工商银行做储蓄员的10余年间,她经手了数亿元人民币,从未出现差错。2001年,全国金融系统改制,她向组织提出内退,回家做起家庭妇女。2011年,龚全珍工作室成立,甘公荣一边协助母亲与群众谈心解惑,一边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还设立阳光小屋,关爱60余名留守儿童。2013年底,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成立,甘公荣积极参与爱心救助基金会的日常管理、帮扶群众等各项工作,并积极推动基金会帮扶困难大学生。截至目前,爱心救助基金会共筹集资金17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1000余名。

甘公荣把公益事业当作人生的第二个战场。除了参与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的各项事务,甘公荣个人帮扶资金达15万元,累计推动筹集“红领巾营地”“爱心帮帮团”等助学扶困项目资金达400余万元。她关爱留守儿童,扶助困难家庭,在莲花县建立了10个“童伴妈妈”项目点。她带动家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红色宣讲,用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2013年起,甘公荣担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外聘教师,讲述父辈感人事迹千余场;被南昌大学聘任为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指导老师,担任“赣鄱红色娘子军”“江西好人示范宣讲团”成员。

甘公荣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13 古清月

古清月,女,汉族,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空军工程大学某学院副教授。

古清月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起成立“金色哈达”爱心助学团队,连续16年帮扶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成才,将捐资助学、帮教带教、军民共育融合推进,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少数民族群众的高度赞誉。

搭建捐资助学连心桥。2007年,古清月来到青海,看到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心里百感交集,从此埋下了爱心募捐的种子。她发动亲友同事一起资助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宣传倡议和募捐活动20余次,捐资50余万元,结对帮扶特困学童100余名,捐赠桌椅床柜、教具文具、被褥衣物3000余件(套)、电脑20多台,捐建电教室1间、取暖锅炉2套,改善当地教学条件。2015年,古清月积极协调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为罹患先天性“脊髓低位栓系”疾病的12岁藏族女童实施手术治疗,并通过募捐解决全部医疗费。

传播扶志强智正能量。古清月先后邀请20余名藏族师生走进军营实地交流学习,组织官兵录制千余期汉语红色故事,为藏族学生营造良好语言学习环境。2018年起,她每年培训2批研究生、青年教员赴藏区小学帮教带教。10年间,帮助69名藏族青少年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其中63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当地藏族同胞的普遍共识。

探索军地联动新模式。古清月积极促成帮扶的藏族建设塘小学与西路军红军小学联合,共建红色教育、师德师风培育“双基地”平台,使“金色哈达”成为空军工程大学思政课程建设的特色名片。近年来,她组织专家教授、人大代表赴多地藏区开展国防教育、科普讲座50余场次,组织受助学生参加“传承红色基因大家谈”、“放飞蓝天梦想”春蕾夏令营等活动,在学生心中深植爱国崇军情怀。

古清月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等称号,被空军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114 左允甘

左允甘,男,汉族,194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纪委原副书记。

左允甘热心慈善事业,义卖书画作品,倾力助学助残,帮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助残疾人家庭圆“安居梦”,以一颗热情的心和一次次行动,尽己所能感化、带动周围的人。

2006年,即将退休的左允甘思考着如何做到对学生的资助“长流水,不断线”,爱好书画艺术的他,想到了书画义卖捐资助学。2007年,他推动成立了“宁德蕉城乐善助学促进会”。助学促进会成立以来,左允甘将创作的800多幅书画作品进行义卖,募集善款近700万元,共资助宁德市蕉城区、周宁县1775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帮助20多名特困学子解决困难。左允甘的赤诚之心吸引、感染了许多爱心人士,许多企业家或出钱或出力,纷纷对贫困学子伸出援手。

左允甘曾担任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牵头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2015年,因年龄原因,他不再担任常务副理事长,以爱心志愿者身份继续参与“安居工程”。为了摸清农村残疾人无房户实情,多渠道筹措资金,2007年以来,他和基金会其他成员一起,不辞辛劳,深入福建省50多个山区县、400多个乡镇村,了解残疾人家庭困难情况。左允甘为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捐献了600多幅书画作品,多次组织动员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积善书画院的书画家创作,先后8次在福州、香港等地开展义卖活动,共募集善款860多万元。10多年来,帮助950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圆了“安居梦”。左允甘还牵头组织开展关爱残疾儿童行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向残疾儿童发放学习生活用具、营养食品等“爱心大礼包”。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左允甘克服视力障碍和腰痛困扰,创作了60多幅书画作品,发动义卖,在大家的支持下,最终筹措了20万元善款捐赠给了抗疫一线。

左允甘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15 叶德奕

叶德奕,男,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周宁县供电公司装表班班长。

从普通电力职工到全国劳动模范,在助人为乐路上,叶德奕坚持“长跑”,勇毅前行,用真情抒写人间大爱。

从1992年至今,叶德奕先后为80多个孩子提供免费吃住。这些孩子中有来自单亲家庭的,有家庭困难的,有留守的,也有的是孤儿。最多时,家里同时住着11个孩子。叶德奕先后资助了60多个学生,其中有30多个是外地学生。在叶德奕陈设简陋的家中,有一个装满他30年来各类助学汇款单收据的抽屉,这些汇款单少则几十元,多则数千元,而汇款对象都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对这些孩子疼爱有加、慷慨解囊。

生活上,叶德奕对自己十分“抠门”。他全年穿着工装,唯一一套西服还是10年前为了去北京领奖而买的。他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却舍不得买运动鞋,经常光着脚跑步,朋友们称他为“赤脚大仙”,他却说:“一双长跑运动鞋动辄几百元,光脚跑可以省下不少钱,就可以再多资助一些学生。”

2004年,在为周宁县李墩镇黄埔敬老院检修线路时,叶德奕遇见了年过八旬、生活不能自理、曾有过轻生念头的叶志岱老人。从此以后,叶志岱和敬老院里的其他老人成了叶德奕心头的牵挂。闲暇之余,叶德奕常到敬老院陪伴老人,给他们按摩、做饭。为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叶德奕自费为敬老院添置了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毯等物品。在敬老院,只要提及叶德奕,老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

“大‘家’好了,小‘家’才会更好”是叶德奕从事志愿服务秉持的初心。自2003年注册成为志愿者以来,他尽全力助人,工作以来仅有的两次请休年假,都是因为他要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灾区救灾。在叶德奕的影响带动下,国网宁德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德奕志愿服务队”。

叶德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6 田丽超

田丽超,女,汉族,1986年10月生,无党派人士,天津市宝坻区阳光福乐多养老院院长、阳光福乐多助残就业基地院长。

田丽超先后创办助残就业基地、“爱心助残帮帮团”,帮助智力残疾的孩子学会自理,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她就像冬日的暖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这群“折翼天使”的心田。

2019年,田丽超积极筹建阳光福乐多助残就业基地。她与宝坻区博爱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联系,每年从毕业生中选取家庭困难的孩子,挨家挨户走访,有计划地接收这些孩子到基地。基地对这些孩子实行全天候照料、免费服务,有效减轻了孩子们家庭的负担;定期请来培训老师,免费训练技能,提高孩子们自立能力。为促进孩子们的成长,田丽超先后在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老庄子村、新开口镇江石窝村、潮阳街道乔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洗衣和理发两个免费服务项目,推广以残助残,引领这些残疾孩子为孤寡残疾老人和失独群体免费洗衣、理发,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她还推动成立“爱心助残帮帮团”志愿服务社,组建了25支队伍,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接触了不同的社会环境,探索了更多的领域,内心更加积极阳光,生活也更有奔头。

不论是洗衣房还是手工工作室,总能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不论是拖布加工还是洗衣粉包装,孩子们总是在认真勤恳地做着这些细碎的工作。时间久了,大部分的残疾孩子都掌握了一技之长。田丽超经常从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忙碌,一直到半夜12点才能休息。但她总说,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叫“大姐”时,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田丽超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117 尼玛次仁

尼玛次仁,男,藏族,1978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副主任。

尼玛次仁积极投身社会福利事业,成立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27名孤儿,教导他们报效祖国、关爱他人。他常年开展党的政策、健康科普和环保理念宣传,慰问帮扶困难群众。

尼玛次仁年少时父母相继离世,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左邻右舍的帮助下长大成人,深知孤儿需要社会更多的帮助和关爱。2007年,经营了几年旅游客栈的尼玛次仁,决定将日喀则需要帮助的孤儿接到自己家中抚养。他骑上摩托车,深入偏僻的农村和高海拔牧区,寻找并陆续收养了27名来自桑珠孜区、江孜县、仁布县等地的孤儿。2008年,经日喀则市民政局批准,尼玛次仁成立了日喀则诺倍儿童福利院,孤儿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16年来,一批批孤儿从福利院走出来,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光和热。

尼玛次仁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3年至今,他的宣讲足迹遍布日喀则18个县区、上百个乡镇。尼玛次仁发起成立西藏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协会,开展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工作,作了数百场防治艾滋病科普宣讲。2023年,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尼玛次仁发起成立日喀则市年楚河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并自筹资金开展了多项环保公益活动。他在每年春节、藏历新年等时间节点,积极募集各类生活物资慰问帮扶困难群众,累计投入资金达50余万元,受益对象3000余人次。

尼玛次仁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18 吕明玉

吕明玉,女,汉族,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五级职员。

吕明玉在半年内先后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从救助一个人到帮助一群困难学生,爱心之旅从自发到自觉。她带起一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倾情关爱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用爱心和行动润染生命底色、党员本色。

2011年1月14日,吕明玉接到威海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她的血样和江苏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吕明玉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捐献。在山东省立医院,吕明玉的血液在体外循环1.1万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在体外循环了3遍,才最终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过程近5个小时,由于钙流失严重以及抗凝剂的作用,吕明玉的多个部位出现了麻木抽筋的症状。2011年9月29日,吕明玉再次接到医院电话,被告知那位江苏患者的免疫力突然下降,急需淋巴细胞来救命。此时,吕明玉还在康复期,间隔时间不久连续捐献,家人十分担忧,她也有些犹豫,毕竟孩子还小,两边的老人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但思索再三,吕明玉毅然决定——“救人救到底”。她再次说服家人,第二次赶赴济南,为那位陌生人捐献了64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

2016年初,吕明玉得知女儿同学牛煜森的爸爸因意外事故造成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妈妈离家出走,奶奶患病瘫痪在床,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从此,吕明玉把牛煜森当作儿子一样看待,从小学到初中,每次家长会,她都是代表两个孩子的家长,平时买学习用品、衣物、零食,都是双份的。多年来,吕明玉通过捐款捐物、倾情陪伴、心理疏导,帮助8名家庭困难的孩子走出困境、完成学业,并带动同事、志愿者们帮助290个孩子圆梦。

2021年,吕明玉担任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在工作之余,她带领635名队员收集独居、空巢、失能老人信息2858条,并建立助老档案,与其中的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先后600余次为46家敬老院、233个困难家庭送温暖、送知识、送健康,惠及老人4万余人次,实现了老年人需求与助老服务的高效对接。

吕明玉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19 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教师。

刘秀祥曾因“背着母亲上大学”的事迹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乡教书育人,扎根山村10余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对他的关爱。

刘秀祥4岁时父亲病故,哥哥姐姐不堪重负先后离家出走,母亲因无法承受家庭变故罹患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一边不离不弃照顾母亲,一边打工求学。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刘秀祥考上了临沂师范学院,带着母亲继续自己的求学路。毕业后,许多企业听闻他的事迹,向他敞开大门,但刘秀祥选择回望谟县做一名乡村教师。刘秀祥说:“一个人好并不算好,让家乡更多的弟弟妹妹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那才叫作真的好。”

回乡后,为解决“弟弟妹妹”没钱上学的后顾之忧,刘秀祥发起了“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利用周末和假期,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四处劝学。10余年间的家访,刘秀祥骑坏了8辆摩托车,摔倒摔伤了无数次,走遍了望谟县所有的村庄,先后将1800余名孩子劝返回校。刘秀祥联系各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建立资助对接档案,为贫困学子消除后顾之忧。

2013年,刘秀祥开始担任班主任。有一年,中考总分是700分,而这个班级进校最高分仅258分。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他坚持“一个都不放弃,一直都不放弃”的原则,带领全班47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2018年,刘秀祥调任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当时该校本科上线只有50多人,经过5年努力,本科上线达到658人,上线提升率居黔西南州第一。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刘秀祥又继续为他们奔走筹款,解决他们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毕业以后近半数返乡成为大山的建设者。

刘秀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教师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20 刘春芝

刘春芝,女,汉族,194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村民。

刘春芝心怀大爱,义务到兴寿镇桃林村烈士陵园守陵,她美化陵园环境,挖掘烈士史料,讲述革命烈士光荣事迹,将英烈精神深深镌刻在每位参观者的心中。

桃林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个不同时期,出现过18位烈士,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7岁。1990年,刘春芝担任桃林村党支部副书记,她注意到烈士纪念碑年久失修,就向村党支部书记建议修建烈士陵园。在原昌平县民政局帮助下,迁移烈士纪念碑,并修建了桃林村烈士陵园。2007年,刘春芝年事已高,不再担任桃林村党支部副书记职务,主动申请负责烈士陵园的看管、维护和讲解工作。为了提高讲解水平,刘春芝查阅了许多书籍资料,悉心搜集整理烈士信息,并走访村民了解桃林村革命历史。每到清明、“七一”、“八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刘春芝都提前做好接待准备工作,为大家参观烈士陵园、学习烈士事迹营造良好的环境。她接待过的祭扫者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只有6岁。这些到陵园祭奠烈士的人年龄、身份都不一样,想听的内容也不一样。年长者愿意回忆过去,年轻人喜欢听战斗故事,小朋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针对不同的听众,刘春芝设计了不同版本的讲稿,让讲解内容和风格精细化,更好适应他们的需求。刘春芝每天守着烈士们的英灵,向人们一遍一遍地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仿佛一次次在和他们对话,讲到动情处,刘春芝经常热泪盈眶。

10多年来,刘春芝已为5万余名参观人员进行了义务讲解,被年轻党员亲切地称为“昌平党史活字典”。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春芝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为了让烈士事迹代代传承,她手把手培养接班人,慢慢交出了义务讲解的接力棒。但是只要陵园有需求,刘春芝就会毫不犹豫前来讲解。

刘春芝荣获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

121 刘荣秀

刘荣秀,女,汉族,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天荟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刘荣秀创办爱心便利店,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入户帮扶困难群众,帮助贫困村修建文化设施,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她数十载如一日,不改初心,无私奉献。

刘荣秀在国有商贸企业改制时,进行了留有国有股份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便是她经营几十年的石家庄市天荟爱心便利店。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开会、盘点、送货,经常一干就到晚上八九点,先后使6家门店扭亏为盈。后来,她决定多开几家店,这样就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工作机会。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段,她冒着酷暑、头顶烈日,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市区的大街小巷,先后选中3家门店开门营业,不仅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还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刘荣秀还主动与司法部门联系,要求接纳一些有犯罪前科的青年就业,为这些人融入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帮助。有一位服刑人员出狱后已经30多岁,妻子离他而去,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6岁的孩子,一家四口挤在40多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他找过很多工作,但没人敢要,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荣秀得知情况后,主动将这位服刑期满出狱人员招聘到便利店里工作,还帮助他协调解决了住房、孩子就学等困难,使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在天荟爱心便利店,居住在市区的困难职工和低保户,凭着特困证和低保证,都可享受到特殊的“爱心价”。刘荣秀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的员工,只要有行动不便、年龄较大的顾客来购买商品,店员们都会主动帮他们把商品整理好放在车子上,有的甚至免费送到家。

刘荣秀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22 玛依努尔·尼牙孜

玛依努尔·尼牙孜,女,维吾尔族,195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玛依努尔·尼牙孜将防治宫颈癌、维护家乡各族女性健康视为己任,带领团队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建立新疆宫颈癌数据库,并为新疆妇科领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美德。

玛依努尔·尼牙孜1977年参加工作,细心的她发现,从地州来医院就诊的农村妇女中宫颈癌患者较多。为提高当地妇女卫生健康水平,她带领团队常年深入和田县、于田县、洛浦县等地,挨门逐户开展宫颈癌筛查。这些年来,她和团队行走9万余公里,共计完成人群筛查及机会性筛查36万余人次,建立了新疆宫颈癌数据库。

从筛查到基础研究,玛依努尔·尼牙孜带领团队以宫颈癌科学研究制高点作为目标,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发现当地妇女HPV感染具有的高频突变及特有突变,体细胞基因突变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首次证实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她还带领妇科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了宫颈病变诊治中心,不断完善宫颈病变的三阶梯筛查诊断步骤,在新疆率先开展宫颈病变检测、诊断及治疗。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自治区科研项目2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56名。

在47年的临床工作中,玛依努尔·尼牙孜始终牢记医者初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努力做到对每一位患者温暖关怀和热心服务,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完成了2万余台妇科恶性肿瘤及疑难手术,抢救危重症患者9000余例,展现出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大爱与坚守。

玛依努尔·尼牙孜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23 杜荣辉

杜荣辉,女,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

杜荣辉连续15年累计往返160余次、7万公里,坚持为老家咸宁通城县患者送医送药。她组建健康帮扶志愿服务队,号召323名医务人员奔赴基层一线,“组团式”医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杜荣辉为村民义诊开始于2009年。那年春节,她回老家通城与家人团聚,一名30多岁的通城县女村民慕名找上门。杜荣辉了解到,这名女患者此前在一家医疗机构被诊断为结核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仍然多次咯血,治疗花费上万元。杜荣辉悉心查看了患者的CT片后发现,患者咯血的原因根本不是肺结核,而是尘肺。她顾不上和亲人团聚,马上拨通同事的电话,将患者接到武汉做介入治疗,很快取出患者嵌在支气管里的钙化物。杜荣辉帮助乡亲的故事传开后,不少乡亲慕名前来。

杜荣辉为了减少患者奔波的时间,和患者约定将义诊时间固定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丈夫陈彪成为她义诊路上的专用司机,这一坚持便是15年。在杜荣辉的影响下,武汉市肺科医院于2019年成立“杜荣辉健康帮扶志愿服务队”,323名医务人员报名加入到队伍中,累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100次、健康科普40场、爱心义诊80场,服务居民逾4000人次。

2023年,杜荣辉带领团队成员跨越3800公里,从武汉到新疆博乐为当地居民义诊,举办学术讲座,为100余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呼吸专科的新理念、新技术。累计为湖北省16个地市州、新疆博乐市培养结核病防治人才3700余人,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杜荣辉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4 李月莉

李月莉,女,汉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退休职工。

13年来,李月莉免费教授20余名困难家庭孩子学习二胡;9年里,她义务教授特殊学校100余名残障孩子克服困难、练习音乐,用一把二胡让这群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小学时的李月莉对二胡“一见钟情”,但因家境贫寒,父母只能给她买一把便宜的二胡。几年后,李月莉的二胡被一场洪水冲走。2010年,李月莉在名师指导下重新学习二胡,通过刻苦钻研技艺,她在“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等大型比赛中获奖。2011年,一个孩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一次演出结束后,一名叫小峰的小学生向李月莉表达了想学二胡并登台演奏的愿望,但因家庭困难,无法实现。“不能让我曾经的遗憾再发生!”李月莉想起儿时的经历,决定成立工作室,从事二胡公益教学。13年来,她免收困难家庭孩子学费、赠送二胡和教材、免费提供伙食,自费带领学生到北京等地参加夏令营和公益培训,参加演出。

李月莉不只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多年来她累计免费教导视力、智力、肢体障碍等特殊学生114人。相较普通孩子,特殊学生学起来难得多,但李月莉说:“只要你们坚持,我就不会放弃!”在教学中,她耐心细致,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教唱、演示;在生活中,她为孩子们按摩僵硬的手指,提供免费餐食;她用心钻研“一指练习教学法”“快乐二胡教学法”等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目前,李月莉已指导6名残疾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奖项。

同时,李月莉免费为26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音乐康复治疗;兼任多所学校的二胡外聘教师,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招收困难家庭学生、残障学生,且免费提供二胡;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学校开展公益演出130余场次,惠及15万人次。

李月莉荣登“中国好人榜”。

125 李庆国

李庆国,男,汉族,1974年6月生,中共党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庆国带领团队发起“心佑工程”健康公益项目,对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筛查、帮扶救治,累计免费筛查15万余人,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00余名,免除困难家庭手术费100余万元。“心佑工程”团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

2014年5月,刚刚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心血管中心负责人的李庆国,接诊了一个9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晨晨。在爱心人士的捐赠帮助下,一个月后,晨晨康复出院,她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看到后非常感动,主动提出要捐资救治10个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受到启发,李庆国决心制订一个持续救助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计划。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7月“心佑工程”正式启动。

在救助实践中,李庆国发现,很多患儿送到医院时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痛心遗憾之余,他决定改变过去“医不叩门”的传统观念,带着团队深入各地开展上门筛查。因为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他带领团队多次前往,每次上高原都顾不得休息,争分夺秒筛查和抢救患儿,喘不上气就一边吸氧一边工作。李庆国团队还免费培训乡镇医院的基层医生,让他们熟练掌握心脏超声技术,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李庆国和团队真情救治病患、无私奉献爱心的故事激励、感染了许多人。很多中小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奖学金;“爱心妈妈”微信群网友自发组织给术后患儿送营养餐;多家企事业单位、爱心慈善机构纷纷募集善款……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不断汇入到这股爱心暖流中。

李庆国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126 李伯藩

李伯藩,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大理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李伯藩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建卫生院,创立中医医院,培养中医业务骨干,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群众解除病痛疾苦。如今80多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为群众义诊。

1963年,为解决山区民族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李伯藩主动请缨到宾川县最偏僻的山区拉乌彝族乡建设卫生院。当时尚未通路,李伯藩翻山越岭几十公里来到贫穷落后的拉乌彝族乡,山区群众缺医少药、有病难治的状况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李伯藩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卫生院建好,这一待就是10年。在他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拉乌乡卫生院建起来了,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逐步得到保障。

1982年,李伯藩创立了宾川县中医医院。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为无数病患带来了希望。他培养学生近百人,全部成了中医业务骨干。李伯藩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前来医院看病的人很多,每年接收门诊达4万余人次。

2000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李伯藩拒绝了众多医院的高薪聘请,主动延迟5年退休。2006年退休后,他仍在为患者服务,坚持义诊,分文不取。他先是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后来,宾川县成立义诊工作室,他又到工作室为群众义诊,坚持每天上班近8个小时。同时,他的处方只有9到12味药,小处方治大病,为患者大大节省了医药费、检查费。通过电话向他求助的患者遍及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李伯藩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中国“最美医生”。

127 李宏祥

李宏祥,男,汉族,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李宏祥把“助人是最快乐的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坚持扶危济困,把困难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毫无保留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李宏祥进入警察队伍后,多次在巡逻路上救助困难群众,曾往返数百公里护送智力障碍的姑娘回家,也曾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救援,腰部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冬天仍隐隐作痛。李宏祥坚持扶危济困,自己省吃俭用,15元的裤子一穿就是十几年,退休后仍穿着单位发的工勤服,却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顾天长市福利院孤残老人,累计为灾区和特殊群体捐款捐物40余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近6000人,组织爱心人士为20多名重症学生募集资金600余万元,许多学生得到及时救治并重返校园。

2012年,退居二线的李宏祥没有安享生活,而是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他成立工作室,组建“李二宝志愿服务队”以及12支以“李二宝”命名的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3000余场次。他还注册“好人李二宝热线”,24小时开机为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难事1000余件。2015年5月,就读高三的学生段亚静确诊为白血病无法上学,她的家庭并不富裕,面对昂贵医疗费用只能忍痛放弃治疗。李宏祥了解后,先后帮助她筹集爱心款120余万元。

李宏祥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红色故事和法治安全。作为安徽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他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500余场次。作为天长市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红色教育470余场次。作为基层法治宣传员,他先后兼任23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坚持开展法治、安全讲座,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

李宏祥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8 李纯民

李纯民,男,汉族,195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李纯民深情牵挂着援藏工作近5年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多年来,从出资扩建教学点,到设立助学基金,他用大爱铺就雪域高原教育的“新天路”,让类乌齐县学生们的梦想,像格桑花一样绚烂绽放。

1979年,李纯民的孩子刚出生4个月,他就被派到类乌齐县工作,1984年因病回到原单位。近5年的援藏经历,让他把那个遥远的地方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93年,李纯民和同事来到类乌齐县做工作调研。经过一个教学点时,他发现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用塑料布蒙着,风呼呼地灌进来,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这一幕令他心疼不已,留下钱用于给教室装上玻璃。从那以后,改善类乌齐县的教学条件便成了他的一个心愿。2006年,带着对藏族乡亲的感情,李纯民再次来到类乌齐县,他和朋友商量,共出资35万元为恩达教学点建起约300平方米的教室和生活用房。一年后,新的校舍建好了,但李纯民没有满足,反而“铁了心”想再为类乌齐县做点什么。

为了奖励并资助类乌齐县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改善当地教学设施,李纯民发起设立“齐兴”助学奖励基金,希望“类乌齐兴盛”“众人齐心振兴教育”。截至目前,该基金共募集捐款逾千万元,其中李纯民个人捐款130余万元,获益师生5000多人。

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学校的教学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可牧区孩子依然少有机会走出大山。为了带着孩子们拓宽视野,李纯民发起了新的活动——“天天向上”,让孩子们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去天津看大海……自2016年起,这个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9届,来自类乌齐县15所中小学的120多名优秀学生和基层教师参与了京津之行。“孩子们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回去以后讲给同学朋友听,这颗希望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李纯民满怀信心地说。

如今,年过七旬的李纯民还在不停奔忙着,设法解决类乌齐县高海拔学校冬季供暖、改旱厕为水厕等问题。他对藏区孩子的关爱还在继续。

李纯民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129 李德明

李德明,男,汉族,1952年10月生,民建会员,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坑口街道万福社区居民。

李德明20多年来,发动社会爱心力量筹集资金,帮助许多家庭走出困境。

2002年,李德明在一次下乡过程中了解到部分青少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有些甚至误入歧途,对此痛心不已。次年,李德明牵头组建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志愿服务队,并发起“助你读高中 圆你大学梦”爱心助学公益项目。该项目以每名高中学生3000元、每名大学生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坚持22年累计帮助1700多名贫困学生如愿完成求学梦。

李德明组织资助困难妇女儿童家庭、因大病致贫家庭、意外事故致贫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和下岗职工困难家庭等5000多户,受益群众超过1.5万人。李德明组织筹集100万元妇女创业贷款专项贴息资金,帮助了4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发展生产。

李德明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资助肇庆市鼎湖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200万元,改善群众医疗条件;资助农村学校100多万元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坚持12年组织送戏下乡活动近百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发动爱心企业向鼎湖区吴大猷教育基金会捐赠213万元,向鼎湖健康基金会捐赠82万元。

自2017年以来,李德明65次带领志愿服务队到广西贺州昭平县开展粤桂协作工作,行程4万多公里,共筹集资金超过200万元,助力昭平县结对帮扶村开展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道路建设等。他还带领志愿服务队开办针灸技术培训班,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针灸医疗技术队伍。在肇庆市和昭平县两地广大干部群众中都形成了“有困难找德叔”的口碑。李德明虽已年过七十,仍奔走于乡间、农舍、校园、企业之中。

李德明荣登“中国好人榜”。

130 杨小明

杨小明,男,汉族,1992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马家滩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杨小明带领“微光志愿者”到社会福利机构、特困家庭、老年公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地,开展扶老、助学、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引导等活动。

2011年9月,步入大学的杨小明参加了一个课题组,研究题目是银川市内乞讨者、拾荒者生存状态。接触到生活困难人群,让他深受触动。2012年,他组织成立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寓意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别人的生活。随着志愿者的增加,他组建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2012年,杨小明发起“一对一助学”活动,截至目前,他组织志愿者共走访困难家庭600余户,资助帮扶500余人。杨小明定期为敬老院老人举行生日聚会,并发起“再续剩余的温暖”爱心活动,长期对50余家老年公寓、老人聚居社区开展慰问帮扶。此外,杨小明多次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团队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走进汽车站、机场、景区、医院开展文明引导、安检、问询等工作。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累计组织1.3万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

近年来,杨小明组织团队开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活动,与银川市16个街道办、140余个社区和13个乡镇150余个村合作对接,在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环境整治、文化文艺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2000场次。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微光志愿者”人数超9.2万,累计开展活动1.7万余次,为生活困难人群对接善款和物资总价值410余万元。

杨小明荣获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被授予宁夏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31 杨德广

杨德广,男,汉族,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杨德广以“扶智”“扶志”的方式帮助困难学生。他热心教育事业,为青年上党课,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退休后多次奔波于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力量。

1960年,出身贫寒的杨德广考上了位于上海市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他在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退休后,杨德广决定投身慈善。2010年,他拿出积攒多年的书稿费和讲课费,又变卖了一套房子,凑了300万元,分别捐给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上坊小学、南京市第九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3所母校,以助学金或奖学金的形式帮助部分贫困生、优秀生渡过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2020年,他捐赠200万元给南京市慈善总会设立“杨德广励志奖学金”。

2012年,杨德广远赴四川、甘肃等地多所中小学实地考察,筹措200万元为当地学生提供营养午餐,5年资助了4000多名贫困生。2013年,他发起四川、甘肃“一对一”项目,重点资助42名优秀贫困学生从小学至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2014年,他发起“阳光慈善专项基金”项目专项资助西部贫困学子,发展至今,项目已覆盖了12个西部地区,资助了3000多名困难学生。近两年,他组织12个西部地区的100名优秀学生开展“西部地区学生看上海”暑期夏令营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和眼界。

杨德广退休后仍连续20多年为青年师生上党课。上海师范大学成立“阳光育人工作室”,他动员更多老同志加入其中,为培养年轻一代贡献余热。2016年,他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帮扶河南固始革命老区教育发展项目,助力当地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杨德广工作室”,杨德广多次赴西部地区帮困助学、教育援建和宣讲。他开设党课、讲座以及座谈会100余场,一如既往地关心下一代成长成才。

杨德广荣获“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等称号。

132 杨 霞

杨霞,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二级主办。

杨霞是一个受他人帮助走出困境的人。20余年来,她竭尽所能,“遇到了就做,有能力就帮”,把滴水之恩化作对他人的涌泉之报,展示“好人在身边”。

初中毕业后,杨霞因生活拮据面临失学,与她关系要好的6名同学帮她凑齐了高中学费。这份温暖,杨霞一直牢记在心。2002年,曾帮助杨霞上学的同学小英不幸感染肺结核,杨霞不顾感染风险,将小英接到自己家里,用自己的工资支付小英的医疗费用,更承担起了日常照顾的重任。小英病情稳定后,回到自己家中,杨霞仍每月寄药给小英,哪怕在自己父亲罹患癌症,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从未中断。2011年,杨霞开始帮扶孤儿琳琳,为其在学校附近租房,承担其全部学杂费用,每月汇款保障琳琳和奶奶的生活。在杨霞13年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琳琳如今已成为一名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青年人。其间,杨霞还资助了琳琳同村的两个贫困兄弟完成学业。

2017年,杨霞在四川凉山旅游,了解到彝族少女小媛家境困难、即将失学,她当即决定资助小媛完成学业。从那以后,她不仅每月固定汇给小媛生活费,还承担了一些较大的开销。除了小媛,杨霞又陆续资助了12名彝族女孩,并为10余名贫困学子找到爱心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她多次往返大凉山,帮助和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每个寒暑假,杨霞都会邀请孩子们到重庆勤工俭学,帮助她们联系岗位、安排住宿、融入社会。

这些年,杨霞一直坚持做好事。汶川、玉树地震时,她逆行至震区救灾;连续5年为患病同学汇款买药,直到同学离世;6年间,向乡村学校捐建了6个图书角,捐书千余本……她不仅自己做,还带动家人、同事、朋友一起干。“杨霞志愿服务队”已有上百名税务人加入,服务企业、扶危助困。杨霞组织号召的“爱心妈妈团”已有30余名爱心妈妈常年帮助贫困学生。

杨霞荣登“中国好人榜”。

133 吴 凯

吴凯,男,汉族,1981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

吴凯扎根农村中学任教20余年,为留守学生免费提供周末托管服务,发起实施“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认领54个留守山娃,并为学校300余名留守山娃结对了52位“山爸山妈”。

2002年,吴凯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盱眙县仇集山区当老师。2011年,一场车祸使吴凯失去了左腿。他戴上假肢,忍痛走上讲台并坚持站着给孩子们上好每一节课。吴凯做好课程教学之余还负责学校管理工作。长时间的行走,他的左残肢被假肢磨得伤痕累累,完好的右腿也因承受过多重量而变形。

2016年,吴凯发起实施“山爸山妈”关爱留守儿童“1+2=1”志愿服务项目,为学校里每一名留守儿童结对一名“山爸”老师和一名“山妈”老师,组成一个“爱心家庭”。吴凯又为“山爸山妈”制定亲情呵护留守山娃“五个一”活动,即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活动、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该项目2019年在盱眙县推广,至今已组建“爱心家庭”5000多个,惠及留守儿童近7000名。吴凯的默默付出,也影响着他帮助过的孩子们。如今,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后自发组建“山哥山姐”志愿服务队,和“山爸山妈”们一起关爱留守的学弟学妹们,让爱接力涌动。

2019年,吴凯担任仇集中学校长,他筹集资金给所有班级装上空调、宿舍装上吊扇,尽其所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他为孩子们争取到20台古筝,带领“山里娃”古筝社团走进县大剧院表演;他带领同事下乡收集石器180多件,在校园里建起“石博园”,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孩子了解农耕文化的基地。多年来,吴凯为贫困学生募集10万元资金,还积极筹措80万元用于校园改造建设,如今的校园焕然一新。2024年8月,吴凯调任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继续用心用情关爱特殊学生。

吴凯荣获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34 邹 鑫

邹鑫,男,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贵州省邮政保安押运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市分公司押运业务工作人员、遵义市蓝天救援队队长。

邹鑫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热爱公益救援事业,全力以赴完成每次任务。在一次下水打捞失事船只时,邹鑫不幸牺牲,年仅42岁。

2015年夏天,邹鑫在一次运送公益物资途中突遇洪水,面对需要救助的人,他却因为没有装备和专业技术而无能为力。因此,邹鑫下定决心学习救援技术,加入专业救援队伍。2018年,邹鑫组建遵义市蓝天救援队,累计参与各种小型救援上百次、大型救援及省内溺水打捞39次,总服务时长6000余小时。2021年,河南遭遇洪灾,邹鑫和队员们立即赶赴受灾地区开展救援,他们把救生艇留给群众,自己在齐腰深的水中拖拽皮艇行走。邹鑫带领35名救援人员搜救了200余小时,完成搜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安全转运受灾群众3800余人。

2022年,毕节市某景区发生沉船事故,邹鑫带队前往救援。面对水下暗河等复杂情况,邹鑫率先下水开展失事船只打捞工作。然而,因事发地地形复杂、水下暗河能见度低,带着装备下水的邹鑫遭遇意外,再也没有回来。他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给了自己热爱的救援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邹鑫除了执行救援任务以外,还联合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一起为贫困山区儿童筹集捐款,在遵义市内12个县区组织开展了16次“温暖包”活动,为500余名山区贫困儿童送去学习生活用品。

邹鑫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35 沈 坤

沈坤,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民盟盟员,云南德宏瑞丽市畹町仁慈医院院长。

30多年来,沈坤扎根在中缅边境线上,默默无闻为中缅双边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他秉承“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精神,努力改善边疆地区的就医环境和医疗质量,深得中缅边境人民群众的信任。

1992年6月,时任昆明延安医院危重病(ICU)科副主任的沈坤带领医院20余名医护人员从昆明来到当时的畹町市,筹建昆明市延安医院畹町市混板国际分院。然而不到半年,沈坤因为生病回到昆明住院治疗。同时,在多重因素下,昆明延安医院不得不撤掉畹町分院。当沈坤病愈回到畹町时,等着他的只有一个倒塌的库房、一间板房和一名后勤人员。人去楼空,42岁的沈坤面临走还是留的艰难抉择。最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公职,决定扎根畹町,并想方设法自筹资金25万元,办起了畹町仁慈医院。

先治病后付费,是沈坤在医院创办之初定下的规矩,一直保留至今。群众有特殊困难的,费用能免则免。随后几年,医院曾一度面临困难,但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沈坤始终扎根边境一线办医行医,践行服务两国边民的初心,为来自德宏州各县市40多个乡镇以及缅甸许多地方的患者带来健康。为了维持医院运转,沈坤夫妇不仅花光了积蓄,卖掉了房产,还动员亲朋好友们都参与到改善边疆医疗卫生条件的事业中。

创办医院以来,只要患者有需要,沈坤随叫随到;患者来不了医院,他就上门出诊,不收分文出诊费。畹町仁慈医院被中缅边民亲切地称为“胞波(缅语音译,意为同胞兄弟)医院”。

沈坤荣登“中国好人榜”。

136 宋兆普

宋兆普,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宋兆普出身中医世家,恪守“乐善好施、仁心救民”的家风家训,苦修内功、致力创新,坚持以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在治疗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等骨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深得患者认可。

宋兆普师传祖学,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氏中医外科”传人。1992年,家乡脑瘫患儿艰难求医的情况引起了宋兆普的关注,他坚持研读典籍,遍寻方法,苦苦探索,在治疗脑瘫患儿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他带领团队公益救治福利院脑瘫患儿3200余名,让部分孩子回归正常生活;同时救治社会贫困脑瘫儿童7800余名,帮助这些家庭走出困境。他从不让患者家庭多花一分钱,始终对孤寡残疾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出差在外随身携带银针,对途中遇到的突发患者及时施救。

宋兆普22次赴疆巡诊,接收多名新疆脑瘫患儿到河南免费治疗。同时促成豫疆联手,在和田、喀什地区成立4家脑瘫儿童康复机构。他救治少数民族患儿达7300余人,培训患儿家长和其他新疆群众掌握中医康复技术,使700余名维吾尔族同胞成为合作医院康复师,为民族团结进步与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宋兆普带领团队积极主动支援各地抗疫工作,多次请战参与救治感染者。2023年10月,宋兆普作为河南省“中医关怀团”中医专家成员,走进欧洲为华侨和当地居民义诊,为促进中医药文化在海外推广和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宋兆普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

137 张冬香

张冬香,女,汉族,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

张冬香坚持服务群众、帮助群众,依托“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平台,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做好家风家教建设和家事调解,是有口皆碑的“贴心好妈妈”;在线上创立“红色广播站”,广泛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

2017年12月,张冬香在线上创立“红色广播站”,开设《午间学习》《线上学党史》等广播、视频类栏目,每天利用早间、午间、晚间,一分钟语音播放党的方针政策。白天,她忙于调解工作;晚上,照顾长住医院的父亲,但语音宣讲从未中断,已播送2500多天8300多期。

张冬香先后设立冬香家事调解站、家风家教厅、“幸福工坊”心理疏导室等,组织271人成立18支巾帼银发家事调解志愿服务队、1支退役军人调解志愿服务队,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时,几户人家因纠纷不签协议,张冬香以第三方出面与他们商谈,用了一周时间促成签约。同年,柳庄村城中村改造引起纠纷,闻讯赶来的张冬香刚走到门口,就被扔了一兜垃圾。她顾不上委屈,耐心平复村民的情绪,最终调解成功。她戏称调解员要有“铜头、铁嘴、蛤蟆肚、飞毛腿”,要耐得住打、经得起说、受得了委屈。截至目前,调解的家庭、民事纠纷登记在册的有4340余起,成功率达84%,仅张冬香个人参与的家事、民事调解就达1962起,真正起到了“调千家事、暖万人心”的作用。

2020年初,正在医院陪护父亲的张冬香接到街道电话,安排好父亲后,毅然带领“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成员和社区老年志愿者到抗疫一线值勤,增强志愿服务力量。2021年7月,焦作遭遇特大暴雨,张冬香主动请缨到防汛一线,组织志愿者参与排水清淤、环境清理、灾后重建等工作。

张冬香荣获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38 张安才

张安才,男,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张安才发起成立久久爱心公益协会,打造“一对一助学”“暖冬行动”“十年援疆援藏”等公益品牌,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大爱善行谱写奉献之歌。

2017年10月,张安才成立吕梁市久久爱心公益协会(以下简称“久久协会”),发动民间力量,投身脱贫攻坚。为了方便开展公益活动,张安才从省城太原回到吕梁买房作为办公场所,并自付物业费、水电费等。他联系13个贫困县乡村扶贫工作队,召集志愿者实地调研,想方设法募集物资并及时发放到位,逐步形成“一对一助学”和“敬老暖冬行动”两大精准志愿服务项目。久久协会成立以来,调研慰问困难学校41所,资助困难学生225名,累计慰问老党员、老红军及孤寡老人达2000多人次。

2019年,张安才走进男孩小宇家。小宇父母双亡,和患脑梗的爷爷一起生活。从此,爷孙俩成了张安才心里的牵挂,每年都会去探望几次,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爷爷把张安才当作亲人,十分信任,他说自己去世后要把小宇托付给张安才,因为他相信“张安才是个好人”。女孩小燕曾经是爱心助学的资助对象,受到张安才的感染,她也加入到这份爱心事业中来。参加工作后,小燕将第一份工资用来资助学生。

2021年7月起,久久协会主动参与援藏援疆工作。张安才和志愿者多次驱车赴新疆实地了解情况,为困难学校和学生捐助20多万元的教学物资。2022年1月,张安才牵头举办“久久晋疆心连心,聚爱慈行暖天山”爱心活动,将“吕梁妈妈们”编织的362件毛衣作为节日礼物邮寄到新疆。2023年3月,张安才带领志愿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为他们筹集爱心善款10余万元,用于购买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物品,还为他们打造舞蹈、棋牌等活动室5间。

2023年,吕梁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马拉维首都利隆圭市签署发展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得知马拉维恩塔加保健中心急需医疗设备,张安才众筹救护车、电器、手术床等医疗物资送往非洲。

张安才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39 张志德

张志德,男,汉族,1957年11月生,生前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仁里街居民。

张志德生前热心公益,自费搭建社区爱心驿站,义务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10年间捐款近15万元,先后资助了11名困难大学生。

2018年,张志德与老伴来到三亚定居。2019年6月13日,张志德在三亚市红十字会办理了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登记。2023年,张志德因病去世,其亲属在红十字会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进行了捐献。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眼角膜将帮助海南两名眼盲患者重见光明;遗体捐献至海南医学院,成为一名“大体老师”,助力医学事业发展。

在街坊邻居的印象里,张志德总是用行动把乐于助人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这家棚顶漏了,那家地漏堵了,张志德二话不说,拿上工具就义务帮忙维修。2010年,他征得街道办同意,在小区院外花费1万多元搭建了“爱心驿站”。在这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里,放着各种维修工具,居民可以随借随用。同时,张志德还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很快,“爱心驿站”成了大家的暖心港湾,行人会来这里避雨歇脚,环卫工人可以热饭取暖,小朋友能在这里等待家长。2015年,张志德再次征得街道办的同意,自费2万元将小屋扩建到10平方米,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张志德还关心关爱困难学子,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2006年,张志德从新闻中了解到一名来自青海的困难大学生需要帮助,他立即联系到了该学生所在的学校,给该学生500元生活费,又为其买了新衣服,还在学生饭卡里存了1000元。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用点滴善举诠释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真谛。

张志德入选“海南好人”。

140 张连印

张连印,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

张连印从军40年,将全部青春奉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退休后与老伴回到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村。回乡20年,在家乡荒山荒坡上植树造林,即使身患癌症,他依然奋斗不止,是心系人民、造福家乡的“绿化将军”。

地处京津风沙源治理区的张家场村,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回到家乡的张连印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为家乡人民做点好事。自2004年春天起,张连印开始行动,修路、通电、打井、修渠、整地、育苗。2005年,他自筹资金从东北购买拉运了160万株松树苗,为部队、学校和周边厂矿企业无偿提供了30万株。2007年7月,张家场村被验收为山西省生态园林示范村,张连印本人也从门外汉成了植树专家,他的林业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2011年,张连印沉浸于植树造林的事业中时,他被确诊肺癌,做了右部肺叶切除手术,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化疗。2012年年初,病情刚有好转,他便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回到心心念念的张家场,白天扛着铁锹上山挖坑植树,晚上回到屋里的土炕上输液治疗。2014年5月,张连印种树5000亩的目标成功完成,他当年的承诺终于兑现了。抗癌12年的张连印,每天微笑着面对病魔,扭秧歌、唱歌,出门办事不让人开车送,走路比年轻人还快。

张连印被确诊肺癌时,就想让长子张晓斌“接班”种树,但考虑到孩子的前途,一直没张口。2014年12月,病榻上的张连印看着身边的长子,欲言又止。张晓斌看到父亲恳切的目光,毅然选择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回到家乡陪父亲一起做他想做的事。2019年以来,张连印为省市机关、干部学院、国有企业、中小学校、党校义务作报告300多场,受教育人次达3万余人。他还担任了市县关工委“五老”报告员、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右玉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不断培育着新时代的追梦队伍。

张连印荣获“时代楷模”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141 陆科肖

陆科肖,男,汉族,1988年7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崇明区消防救援支队新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

陆科肖多年默默资助困难家庭和学生,帮助困难老人,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被当地群众称为“海岛活雷锋”。

2012年,一封《谢谢陆叔叔圆了我的大学梦》的感谢信和一面写有“海岛活雷锋”的锦旗送到部队的时候,陆科肖的事迹才被众人所知晓。2009年,小黄母亲不幸查出尿毒症晚期,为了给母亲治病,小黄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近60岁的爷爷奶奶也不得不外出打工贴补家用。陆科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从每月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他们。2020年小黄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陆科肖得知后,第一时间拿着2000元送到小黄家中,并表示自己会继续资助小黄,让小黄好好读书。小黄爷爷激动地说:“他这些年一直资助我们,买油、买大米,还给我们大人买衣服。我特别感谢小陆同志,对我们帮助很大。”

入伍以后,陆科肖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家庭学子,结对帮扶身患糖尿病和尿毒症的老夫妇,长期照顾90多岁、身患股骨头坏死的老奶奶,陪伴5名孤寡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他还主动联系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陆科肖的引领下,上海市崇明区12个消防队均成立了“海岛雷锋班”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关注青少年成长等七大类志愿服务项目,先后结对帮助18名孤寡老人,资助26名困难学生。2023年9月,陆科肖成立了“火焰蓝”工作室,搭建起为民办实事和典型辐射带动的平台。陆科肖将“雷锋精神”熔铸在行动中,不求回报,默默奉献,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己苦一点不要紧,只要那些在苦海里煎熬的人们能感受到一点温暖,苦也甘心!”

陆科肖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钻到底的劲头,将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多面手”,参与处置各类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3000余次,救助被困群众260余人,用热血青春兑现着“火焰蓝”竭诚为民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诠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精神。

陆科肖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42 陈怀炯

陈怀炯,男,汉族,1944年10月生,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原院长。

行医六十余载,陈怀炯治疗患者100余万人次。他将祖传诊所和配方无偿捐给当地政府,带出一大批中医骨科专业医疗骨干,推动陈氏骨科医术惠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地区。

多年来,陈怀炯保持着和衣而眠的习惯,以便随时接诊患者。退休前,他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退休近20年来仍然坚持每天工作7小时。2017年,天全县中医医院成立“名中医工作室”,他带领36名该工作室的医务人员每天诊治门诊患者1500余名。

在陈怀炯的一再坚持下,天全县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挂号费仅收取1元,至今已逾17年。仅此一项,2023年帮助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00万元以上。他运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医药,研制出陈氏膏、散、丸、酒剂系列药物,且药物费用低廉,仅几十元便让许多骨伤患者痊愈。60多年来,他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50万元以上,赠送研发的膏药1万余片。目前,医院已成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年门诊量50余万人次,是“四川省十佳中医医院”“四川省重点骨伤专科医院”。

陈怀炯打破“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家规,先后把家传医术传授给460余名医学骨科后辈。他的核心诊疗技术之一“小夹板固定术”,让很多患者免除开刀手术的痛苦。他在医院增加藏语提示牌,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就医。他推动医院同甘孜、凉山等地衔接,投入20万元资金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报系统。同周边众多医院组建骨科联盟,目前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训骨科人才60余人,每年跟班带训少数民族地区的医院骨科人才30余人次。

陈怀炯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43 陈雨佳

陈雨佳,女,汉族,1989年10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

陈雨佳因地制宜钻研农技,在石板田和有机稻研究上下足了功夫,经营和种植水田面积6900亩,帮助村里的大米打开销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16年,陈雨佳辞去牡丹江宁安市高中体育教师工作,回到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和母亲一起经营大米专业合作社,将发展家乡绿色有机农业作为创业初心。陈雨佳从田间务农学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为村里公认的“田间学霸”。她因地制宜,实施土地流转集约经营,采取现代机械与传统农耕方式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有效保护了石板田,同时实施两段式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推动“石板大米”产业升级。陈雨佳不断用科技手段、科学理念给“石板大米”赋能,极大地提高了田间效率,村民们的腰包更鼓了,“石板大米”绿色有机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合作社已吸引本村及周边村民157户,拉动农民就业500余人,每年销售大米300余万斤。

2020年,陈雨佳创新“农旅+文旅+学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带领村民变身导游和管理人员,拉动村民就业120余人,助力村集体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2021年,陈雨佳积极争取全省巾帼生态小菜园建设试点村建设,历时3个月把农村旅游、乡村治理、村民增收结合起来,让村庄变景区、庭院变景点,有效改善了全村人居环境。

陈雨佳还热心公益,与当地一名单亲家庭贫困女孩结成了帮扶对子,从未间断问候与帮助,受帮扶的家庭早已把陈雨佳当成了亲人。陈雨佳累计捐赠优质“石板大米”和慰问金总价值20余万元,用于慰问贫困老人、留守儿童、单亲贫困母亲等。

陈雨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最美巾帼奋斗者”等称号。

144 陈 洁

陈洁,女,汉族,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委员、执行院长,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

陈洁既是大爱无疆的医者,又是立德树人的师者,还是投身“光明行”的志愿者,她用满腔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把光明带给更多、更需要的人。

2012年8月,陈洁牵头组建了一支共20余人的“光明行”志愿服务队,前往青海省玛多县和久治县,为当地200多名藏族群众进行视力筛查,并实施了67台复明手术。第二年,她带领着一批医护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从温州出发,一路向西。高原上缺氧缺水缺电,更缺医院和手术室,她借来一辆大巴车改建成手术车,行进五天五夜,终于抵达海拔4200米的高原。在强烈的高原反应下,他们一边大口大口吸着氧气,吃着抗高反药,一边坚持着高强度的工作……那一年,在色达和塔公,他们一干就是58天,完成了1025台手术。陈洁带领志愿者团队到藏区开展医疗公益行动共27次,足迹遍布川藏青高原17个贫困县(市)和150多个贫困乡村,为近4万名群众建立眼健康档案,免费帮助9600多人重见光明,受益眼健康科普群众超60万人。

陈洁积极探索长效医疗帮扶模式,开展浙江支援川藏青三省(自治区)的医疗合作,从民间筹集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累计培养藏族眼科专业人员16名,在当地成立眼视光中心11家、眼科手术室3间、低视力教室1间、远程平台8个。

陈洁牵头组建了中国大学生近视防控宣讲团联盟,吸引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75所高校合计8000余名大学生参与。她积极推动温州市“明眸皓齿”工程,在全国率先成功实行“全市域、超百万、高时效”的中小学生近视普查,率先在全国建立儿童青少年数字化视觉健康档案。

陈洁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45 罗布曲扎

罗布曲扎,男,藏族,1959年2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扎细街道团结新村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副主任。

罗布曲扎无私帮助从贵州来拉萨打工的患病邻居十余载,书写了藏汉一家亲的佳话。他乐善好施,热心社区公共事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爱心叔叔”。

2010年,担任社区“双联户”户长的罗布曲扎在摸排辖区基本情况时,发现居民鄢勇一家居住条件极其简陋。上门走访后,了解到51岁的鄢勇多年前从贵州来到拉萨打工,患有小脑萎缩疾病,无法正常行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罗布曲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奔走四方为鄢勇申请救助,出资2万多元为鄢勇购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极大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条件。

2017年起,鄢勇病情加重。罗布曲扎抓紧联系附近医院,积极沟通申请减免鄢勇的治疗费用,并为他办理医疗救助。治疗期间,罗布曲扎每天早早地来到鄢勇家,为他穿好衣服,用轮椅推着他到医院。每次出门就医前,罗布曲扎对鄢勇悉心宽慰,减轻他的思想负担。2018年,鄢勇思乡心切,罗布曲扎就帮忙联系,将他送回老家,一直坚持每月给他打去生活费,节假日寄去礼品,经常通过电话问候,时刻关心着这位“亲兄弟”。

罗布曲扎的家境并不宽裕,手机用了好多年都舍不得更换,却自掏腰包1.7万元为社区搭建凉亭供大家休息。2020年,团结新村社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启动,他又当起了工程监督员,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

罗布曲扎荣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146 周 姗

周姗,女,汉族,1983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组长。

周姗深耕农业领域,长期从事食用菌行业,她毫无保留为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培育优质菌棒,带领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4年,周姗入职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带动农民参与菌菇种植,周姗经常进村入户,把自身所学技术全部免费传授给农民。为了打消农民顾虑,她自掏腰包购置种植菌菇所需营养液,自己在家试种,再拿着数据到农户家中给他们“算账”。

担任项目组组长后,周姗积极开展良种良法推广,每月定期到村镇授课,并将制作好的菌包上门提供给农户,实现“集中制包、分散出菇、统一收购”,解决了农户重复投资菌包生产设备、缺乏技术、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难题,让当地农户摆脱了家庭菌菇种植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困境。近3年,她带动2000户农民实现年增收600多万元。

“粤北香菇”是广东省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加工标准和选优育种意识,韶关出产的香菇逐渐出现品质良莠不齐、市场占有率下降现象。为了重振“粤北香菇”品牌,周姗牵头成立星河生物知识产权工作小组,建立食用菌种子资源库,争取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的支持,成功量产优质菌棒10万棒,让“粤北香菇”以稳定的品质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短短2年时间,助推曲江区打造了30多个示范种植点,实现香菇种植产业全覆盖,带动全区近5000户农户走上种菌致富的道路。

周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47 於若飞

於若飞,男,汉族,1990年3月生,中共党员,甘肃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队长。

於若飞坚持12年投身应急救援和公益志愿服务,参与重大灾害救援390余次,讲授公益防灾自救课程近千场,展现出一名90后青年的时代风采。

2012年5月,於若飞的家乡岷县发生泥石流灾害,在陕西上大学的他请假回家做了一名志愿者,被派到蓝天救援队做向导。他带领救援队员们赴灾区深处进行灾情调查,协助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救援过程中,於若飞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回到学校后,于2012年5月底加入了陕西蓝天救援队。

2013年,於若飞牵头组建甘肃蓝天救援队,开办公益防灾自救技能普及课近千场,受众30余万人次;组织参与或指挥大型活动现场民众安全保障120余次;在全省发起建立公益性民间救援队32支,培养应急救援志愿者1000余名。

於若飞参与九寨沟地震、尼泊尔大地震等救援行动390余次。在一次次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他一边要面对随时发生的次生灾害,一边还要制定科学救援方案进行施救,先后营救幸存者90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遗体375具,救治4900余人。

自2008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来,於若飞累计捐助贫困地区小学生700余名,带领团队参与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捐助扶贫物资款项数万元;还积极协调省内外多家公益机构捐助甘南、临夏等地区,助力教育扶贫。

於若飞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甘肃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48 泽珍达日杰

泽珍达日杰,男,藏族,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泽珍达日杰从医40多年来,义务照顾孤寡老人数十名,为经济困难患者减免或垫付医疗费15万余元。他投身公益事业,拿出全部积蓄创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坚持福利办学、免费教育,靠夫妻二人退休金和诊所收入维持学校日常开支,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藏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泽珍达日杰参军入伍后,因为懂汉藏双语,又有藏医基础,被分到了部队医务部门,成为一名卫生员。4年军营生活,将泽珍达日杰锤炼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也让他坚定了从医造福家乡的信念。退役后,泽珍达日杰选择留在牧区,为当地牧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从医以来,泽珍达日杰接诊患者超过50万人次,义务巡诊行程近30万公里,为牧区群众捐赠医药物资价值超过20万元。

泽珍达日杰发现培养人才是解决牧区缺医现状的关键,2002年8月,他辞去稳定工作,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创办了果洛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坚持福利办学,实施全免费教育。以“传承技艺、帮扶脱贫、实现自立、贡献社会”为目标,为2000余名来自青海各地及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贫困孤残青少年提供免费就学机会,培养出藏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950余人;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4000余人次。

泽珍达日杰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49 贾秀芳

贾秀芳,女,汉族,1974年7月生,民盟盟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20多年来,贾秀芳致富不忘回馈社会,累计捐款捐物近1.5亿元。

贾秀芳创业之初,就给自己立下两条规矩:一要讲诚信,二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创办基金会,救助人群从城乡贫困户扩展到春蕾女童、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孤寡老人、环卫工人等,累计为3万余户家庭送去米面粮油、肉蛋禽奶等生活物资。2017年,贾秀芳注册成立黑龙江心连心良知食品有限公司,为那些因病致贫的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她还创办了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376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700余万元。

2016年,她组织成立博能公益救援队,先后救助坠江、落水、抛锚等被困车辆1000余辆,开展冰上救援、水域搜索、应急救援、活动保障救援任务3300余次,总计救援7500余人。

2012年,哈尔滨市残联举办演出活动,表演者都是脑瘫患儿,贾秀芳在台下看到孩子们艰难地控制着不协调的四肢和表情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孩子们做点实事。”2016年,贾秀芳把哈尔滨市香坊区松花路37号博能汽车园区近3000平方米的健身房改建成博能脑瘫康复中心,100余名患儿得到专业化救助。目前,已建成脑瘫康复中心3所,先后接收患儿600余名,已有百余名患儿脱离轮椅辅助器具行走,33个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2020年,她发起设立“衣缘助力——博能助残洗衣店”公益项目,来自博能脑瘫康复中心的80名患儿家长得到就业安置。同时,她成立爱心超市实训基地,让康复效果较好的脑瘫青年自立创业。

贾秀芳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

150 徐 军

徐军,男,汉族,1966年12月生,无党派人士,山东省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团长。

徐军发起成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组织,悉心帮扶孤困儿童成长成才。他带领志愿者探索创新帮扶模式和经验做法,并在全国推广,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2003年,徐军走上公益之路,每年从自己的企业拿出40%的利润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在2016年的一次走访中,徐军发现一名儿童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为此,他走访了临沂市300多户孤儿、精神病患者、服刑人员及大病患者家庭,发现这类家庭的孩子普遍存在自卑、自闭等问题。2017年,徐军把自己的企业转交给家人管理,把精力全部放在孤困儿童帮扶工作上。

2018年4月,徐军发起成立了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为了安置辍学在家的女童和未考上高中准备打工的563名孤困青少年上学,他跑遍全市各所学校,往返200余趟,最终顺利将孩子们送入学校。徐军还积极联系医疗机构,对近百名孤困儿童、监护人免费实施大病救助,帮助这些家庭重燃生活希望。在徐军的组织推动下,临沂市14个县区、156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服务团队,汇聚了8000余名志愿者。徐军带领志愿者,探索形成了“扶心、扶志、扶技、扶困”相结合、“一对一”结对、“一帮20年”的帮扶模式,开展帮扶活动4000余场。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徐军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国推广复制孤困儿童帮扶模式”的建议。为此,他先后到全国60多个城市分享帮扶经验,与爱心人士交流沟通帮扶事宜。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国已有42个地市参照临沂模式,成立了当地孤困儿童志愿服务组织。

徐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51 徐金娥

徐金娥,女,汉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汨罗市爱行天下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徐金娥从事公益事业以来,身体力行服务困难群体,默默奉献几十载,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以善举践行大爱,以责任诠释担当。

徐金娥出生在农民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她将助人为乐作为一辈子的信念。从1984年开始,徐金娥就为村里的困难老人提供洗头洗澡剪指甲、洗衣晒被翻床铺等志愿服务,尽自己能力去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2017年1月,徐金娥注册“爱行天下扶贫助学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2020年9月更名为“爱行天下志愿者协会”)。截至目前,协会开展各类爱心公益活动700余次,服务群众5万余人,帮扶困难家庭2100余户,资助困难学生1352名。

徐金娥走遍汨罗市每一个敬老院,服务3000余位孤寡空巢残疾五保老人。她提交的《关于加强特殊人群敬老院建设》提案得到采纳,汨罗市各乡镇全部新扩建敬老院,千余名孤寡老人集体搬进新家。徐金娥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个人先后资助68名学生;她关心妇女同志,积极参与婚姻调解和好家风传播活动,化解家庭矛盾纠纷100余件次,接受妇女群众法律知识咨询200余人次,挽救了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2021年以来,徐金娥带领团队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环境保护、移风易俗、社会治理、防汛救灾等重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6次;她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的影响力,协调就业岗位160余个,募集善款物资价值102万余元,消费帮扶15万元。

徐金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52 唐才英  张佳港

唐才英,女,汉族,1936年1月生,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退休保洁员;张佳港,男,汉族,1997年4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消防救援大队岭北东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班班长。

在1982年至1997年间,唐才英陆续收养包括张佳港在内的弃婴38人,把其中6人留在身边抚养成人;张佳港不忘养育之恩,用真情守护唐才英的晚年生活,他牢记“外婆”唐才英教诲,传承德善家风,传递平凡大爱,牵头在县消防救援大队成立“张佳港志愿服务队”,成为全市闪亮的志愿服务品牌。

唐才英是医院保洁员,自己有5个子女,收入不高,生活拮据。1982年,唐才英从路边抱回第一个弃婴后,15年间陆续收养弃婴38人,其中转交给民政部门安置的有32人,自己抚养了包括张佳港在内的6个孩子。张佳港从小跟着唐才英的亲外孙叫她“外婆”。外婆的言行善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家附近的公厕粪水外溢,外婆佝偻身子洗半天;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外婆每天上门煮粥送饭、送药聊天,坚持照顾5年多,直到老人安详离世;碰到没家属照顾的患者,外婆管吃管喝,还帮忙洗衣洗脸洗头;一个外地男子摔断腿骨,外婆将他送到医院救治,又细心照料半个月。

长大后的张佳港成为一名消防员,工作之余,作为“张佳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带领138名志愿者开展公益献血、捐资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100余次,无偿献血1.3万余毫升,定期走访慰问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用平凡善举帮助他人,传承德善家风。

唐才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张佳港荣获江西省道德模范称号。二人均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153 曹 志

曹志,男,汉族,1978年12月生,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精美齿科门诊部主治医生。

从医20余年,曹志坚持不懈做公益,深入学校、福利院以及偏远农村,用精湛医术守护老人和儿童的口腔健康。

曹志出生于牙医世家,从小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牙医。1998年,曹志从沈阳医学院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口腔诊所。在日常诊疗中,曹志主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工作之余,曹志积极投身社会公益。2008年开始,他定期带领团队宣传牙齿保健知识,义务为孤寡老人拔牙、镶牙、治牙,为福利院的儿童做牙齿涂氟。10多年来,他的爱心服务从未间断。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201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曹志自掏腰包,花费50万元购买了一台流动口腔诊疗车——“爱牙卫士号”,车上配备了先进的诊疗设备。从此,他带领爱心团队开着这辆车到葫芦岛全市的学校、福利院、偏远山区义务出诊。2015年至今,曹志团队已免费为葫芦岛市数十个福利院的3000余名70岁以上老人免费治牙或镶牙,累计投入公益性资金近70万元。

2019年,曹志收到了沈阳市辽中区一位80多岁五保户老人的求助信,老人在报纸上看到了他的爱心善举后,想找他镶牙。曹志了解情况后,主动驱车5个多小时来到老人家中,免费为老人镶上了满口假牙,解决了困扰老人多年的口腔问题。如今,曹志爱心公益服务半径还在不断扩大。

曹志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54 常向阳

常向阳,女,汉族,1971年8月生,陕西省西安市心羽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

常向阳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办“心羽家园”,救助来西安治疗的大病患儿困难家庭,提供免费食宿、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为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2012年,常向阳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西北农村大病患儿参治率低,于是组建“心羽志愿服务队”,常年到周边乡村普及医疗知识,鼓励患儿家庭积极治疗。2017年7月,常向阳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的一处走廊,看到一位外地大娘躺在片纸箱上睡觉,只因随身带的钱都用来给孩子治病,自己舍不得住旅馆。她由此萌生了一个想法:为这些在西安治病的困难患儿家庭免费提供一个“家”。两个月后,常向阳筹资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对面租下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起名为“心羽家园”。

常向阳常年住在“家园”里,经常一天要忙碌15个小时以上,夜里还要注意孩子们的突发状况。患儿们有的不能进食,有的需要进行术后特殊护理,家长不熟练,她就手把手教。家长情绪不稳定时,她还会耐心劝解……入住的家长和孩子都管这里叫“家”,孩子们都喊常向阳“常妈妈”。久而久之,医生也会建议困难病患家属“到马路对面找常姐”。人最多时,“心羽家园”同时接待过14个家庭。患儿康康在2017年到2021年数次住院期间,家人都在“心羽家园”落脚。

在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心羽家园”的环境越来越好。“心羽家园”的志愿者从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这里不仅提供吃饭住宿等服务,还针对患儿家庭开设“小白课堂”、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等,帮助家属学习相关知识,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心羽家园”创办以来,已经有2100多个困难患儿家庭在这里接受帮助。

常向阳荣登“中国好人榜”。

155 梁 佳

梁佳,女,壮族,1991年1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建设服务中心干部。

2020年3月,她发起成立“小梁送工”志愿服务队,开启“集中送工”就业服务模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地灵活就业,累计组织输送14.5万人次到县城周边工厂企业、农业基地务工务农,帮助群众实现总增收超过1600万元。

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震东社区所辖的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在县城集中安置的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之一。2018年底,58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4423人告别石漠化山区,入住震东集中安置区,但一些就业技能差、习惯干农活的大龄搬迁群众面临返岗难、就业难的问题。

为了破解难题,梁佳跑遍周边企业、产业基地,了解用工需求,在社区开展就业情况摸底调查,分类收集汇总居民的就业意向。“小梁送工”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成立了建筑零工组、柑果基地组、水果加工组等8个“专业型务工团队”。

针对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劳动力,梁佳牵头提出在安置区设立“新时代励志帮扶车间”“夕阳红幸福工坊”“解忧超市”等32个就业点,通过“帮扶车间加工点+家庭分散加工”等形式,就地为他们提供岗位1000多个。同时,开发卫生保洁员、文明引导员、市政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弱劳动力就业499人。

2021年以来,“小梁送工”项目获得了东西部协作粤桂帮扶资金支持,送工企业逐步向园区企业、建筑工地、家政保洁、网络直播带货等产业扩大,送工对象逐步延伸拓展到全县劳动力群体,无偿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2022年初,梁佳探索搭建“小梁送工”就业服务平台,开发智能服务APP,为全县群众提供公益性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用工发布等服务,为县内外企业提供人岗匹配的一站式个性化信息服务。

156 梁倩娟

梁倩娟,女,汉族,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农村电商从业人员。

梁倩娟返乡创业,通过开设网店、拍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村民售出价值3000多万元的农特产品,带动6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2004年,梁倩娟南下务工,成为广东惠州电子厂的一名流水线工人,自学了写作和电脑技能。2012年,梁倩娟回乡探亲,发现村里的核桃、蜂蜜等农产品由于无人收购都放坏了。当时政府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她决定辞职返乡创业,开设网店,专门销售家乡的农特产品。

梁倩娟常常先自己垫钱,把货款付给老乡,遇到不方便送货或家里人手不够的,她就和家人、同事一起去老乡家里收购农特产品。

近几年,梁倩娟不仅销售农户的初级农特产品,也和更多的优质农产品企业合作,销售模式从传统电商逐渐转变为与短视频、直播带货相融合的方式。她在电商平台注册了账号,成为一名助农主播,先后开展了200多场带货直播。

梁倩娟带动乡亲致富的事迹传开后,经常有人向她请教,她把自己掌握的电商知识和开网店的经验无私分享给大家。她的公司常年吸纳未就业大学生和困难家庭留守妇女就业,帮助他们增收。2023年冬天,她还积极对接公益团队,为村里的老人发放取暖器,帮助他们过冬。

梁倩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57 傅天雷

傅天雷,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兼玉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

傅天雷用心用情解决辖区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力用智扛起社区平安祥和,守护社区人民美好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收获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017年12月,傅天雷从部队转业后成为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脱去军装,换上警服,把自己“泡”进0.54平方公里的辖区,没事儿就到社区熟悉情况,每周至少50个小时。他坚持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作为首要标准,把“小事儿不小看、小事儿当成大事儿办”作为基本原则,积极推动解决社区停车、监控、消防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

傅天雷作为北京市第一批“穿警服副书记”之一,立足实现“政务党务警务相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相贯通”目标,主动与社区党委对接汇报、提出需求申请,加大物防、技防设施投入,发展壮大了以“治安志愿者巡逻队伍、物业管理服务队伍、内保单位联防队伍、门店和楼门长信息员队伍、基础安全宣传队伍”为支撑的五支群防群治力量,创建“13579”社区工作模式,将“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将“有事找民警”转变为“有事叫民警”,全力守护辖区群众幸福和安宁。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共治,傅天雷依托社区党委倡导发起了“微光行动”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成立“安全宣传、便民志愿、红色纽带、文化传承、环境美化、关爱帮扶、健康守护”7个小分队,开展全方位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走访慰问残疾人、鳏寡孤独家庭120多户,先后组织开展春节慰问、迎新春联欢会、志愿巡河护河等系列活动。如今,“微光行动”志愿服务团队已成为右安门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傅天雷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等称号。

158 曾信华

158 曾信华

曾信华,女,汉族,1971年4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出租车司机。

“雷锋的姐”曾信华多次送急危病患脱险,常年义务接送重病老人往返就医,用实际行动帮人所难、助人所困。

1992年,曾信华成为一名“的姐”。2013年,重庆市“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成立,曾信华成为首批队员之一。让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每年“学雷锋日”实行半价收费,这是曾信华自定的规矩,在她的行程中,免费接送的困难群众非常多。2017年11月的一个清晨,曾信华遇到坐在轮椅上正在招手打车的张阿姨夫妇。在交谈中,她得知张阿姨患有肾衰竭,又摔断了腿,每隔一天就要去医院做一次透析。两人没有儿女,很多司机怕麻烦不愿搭载他们,雨天打车更是难上加难。了解情况后,曾信华毫不犹豫,表示愿意免费接送老两口。从此以后,曾信华每周3次,累计接送720余次,直至张阿姨去世。

一次偶然机会,前往医院看病的孙大姐乘坐了曾信华的出租车。因孙大姐患有严重类风湿病,四肢变形,行动十分不便,见此情况,曾信华主动下车搀扶、热情服务。交谈中,曾信华了解到,孙大姐的丈夫在钢管厂打零工,每月仅有2000余元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下车时她又主动免收车费,素昧平生的两人因此结下不解之缘。此后两年多时间,曾信华定期免费接送孙大姐到医院看病,帮她买药,还经常登门看望,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022年,曾信华主动加入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运输服务突击队”,执行物资运输服务和运输保障服务等任务。一年时间里,她共接送危重患者2650余人次。她建立5所“曾信华爱心图书室”,单日往返达600多公里,给乡村小学送图书,捐赠图书上万册;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把爱与希望传递下去”;“一对一”结对帮扶36名留守困境儿童。从业32年,曾信华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雷锋的士”队伍中。

曾信华荣登“中国好人榜”。

159 谢运良

159 谢运良

谢运良,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

谢运良先后创办两家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同时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帮助他们走上自立自强之路;他乐于助人,热心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架桥修路等;他热衷公益事业,带领宜章县好人协会会员投身各类公益活动。

1998年,谢运良回到郴州市宜章县创办吉兴纸业,向残疾人敞开就业大门,为他们安排适宜岗位,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累计吸纳1409名残疾人就业,其中540名重度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为帮助残障人士提高职业技能,他投入500万元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残疾人之家”,培训残疾员工1300余人次,扶持23名残疾人自主创业,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自立自强。

2015年,谢运良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两条“资产收益扶贫生产专线”,实行单独核算、按股权投入分红,形成“就业帮扶、资金变资产、收益转股权”等机制,共结对帮扶贫困户2068户11792人,分红达2412万元,实现股金参与可持续、利益链接可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2016年,谢运良发起并成立宜章县好人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好人协会队伍不断壮大,募集善款物资3000余万元,每年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近千场,为1280名贫困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长期以来,谢运良帮扶困难学生20余名,想方设法为残疾员工子女读书、就业创造条件。他先后捐款596万元修建两座人行天桥,确保周边群众安全出行;为宜章第四中学捐款160万元修建礼堂,为家乡笆篱镇黄竹冲村捐款100万元修建文化中心。2021年,河南突发暴雨洪灾,他迅速筹集价值20万元的救援物资送往灾区。

谢运良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60 勤 考

160 勤 考

勤考,女,藏族,1983年8月生,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乡次汉苏村村民。

勤考秉持帮助他人、扶危济困的大爱情怀,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义务照顾多名困难儿童。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日复一日的照料、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们都健康茁壮成长。

2012年,勤考一家从柯生乡次汉苏村搬到优干宁镇。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她和丈夫四处找工作,分别当了保姆和司机,每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在当保姆期间,她看到一些孩子因家庭困难、家庭变故等原因无人看护,便萌生了照顾这些孩子的想法。2015年春节,勤考回老家次汉苏村过年,当时天气特别冷,看到本村一个穿着薄藏袍光着脚独自玩耍的男孩冻得瑟瑟发抖。经向邻居打听才知道这个男孩叫才旦扎西,父母离了婚,母亲回了娘家,父亲不知去向,勤考便把孩子带回家里代为义务照顾。旦增久美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80岁的爷爷年老体衰,善良的勤考便把他接到身边照顾。10余年来,她相继义务照顾7个孩子。

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孩子的大事小事都由勤考操心。她给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饮食计划、作息计划,日复一日悉心照料他们,孩子们一个个身体健壮、身心健康,很少发生争抢东西、闹矛盾的事情。

勤考在照顾好孩子们生活的同时,还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善良正直、无畏困难、勤劳朴实的良好品质。如今,她代养的孩子们大多已经上学了,他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向勤考妈妈学习,做回报社会的好心人!”

勤考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61 赖家益

161 赖家益

赖家益,男,汉族,1998年12月生,共青团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青年创业创新协会副秘书长。

赖家益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发挥短视频自媒体的影响力,带动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助力家乡农副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赖家益幼时父母离异,家境贫寒,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在国家政策帮扶下,他勤奋学习考上大学。2020年,他为爷爷奶奶补拍的一组婚纱照在网络上获得极大关注,2021年6月大学毕业时,他已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他毅然归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父老乡亲,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从2021年9月开始,赖家益利用自己的“网红”身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帮助父老乡亲推销红薯、荔枝、鸡、海鸭蛋等家乡“好物”。2022年,他助力37户村民实现人均增收3万多元。在共青团“青耘中国·秋收硕果”公益直播助农活动中,赖家益的抖音直播间作为7个全国示范性公益场次之一,为脱贫地区直播销售12万斤农产品。在2023年1月的“青春联手助力振兴”第三届中国青年年货节广西专场活动中,赖家益的直播间当日观看量达到290余万人次。2023年2月至3月,他为乡亲们卖出了200多万斤红薯,辐射100多户农户,增加产值500多万元。

赖家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在他曾经任教的小学里,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他挨个给留守儿童家长打电话、做工作,并做出“你回来带娃,我帮你直播带货”的承诺。在赖家益的号召下,已有45名家长回到乡村。他还积极开展公益宣传,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到乡村演出,尽心竭力推动村校联动,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赖家益荣登“中国好人榜”。

162 潘明杰

162 潘明杰

潘明杰,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鄞州区公安分局老潘警调(联调)中心负责人。

潘明杰多年来奔波在基层调解一线,以“群众事就是我的事”为情怀,用心用情用智调解每个案件,把热心服务寓于调解工作中,甘心做为民解忧的“及时雨”。

2012年,潘明杰从物业经理岗位退休后,应邀当起“老娘舅”,并成立宁波首家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老潘联调工作室”。国企改制300余名员工劳动合同纠纷案、某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案、待拆迁市场夜间火灾案等一批疑难案、历史积案,在他全力调解下得以解决。多年的调解经验,被提炼成了“335快乐调解法”“老潘三十六计”。“活水养鱼”“笑里藏心”“将心比心”等36个调解案例已成为宁波1.4万调解员的“工具书”。10余年来,潘明杰累计调解案件3000多件,涉案金额达2.6亿元,其中百余件是重大疑难陈案,调解成功率100%,调解案件零投诉、零反弹。

潘明杰注重做好传帮带,建立11家“老潘”加盟店,手把手带出108名“小潘”调解员。如今,一个个“小潘”活跃在宁波各大矛盾纠纷调解处的舞台。2018年,工作室升级为老潘警调(联调)中心,实施“视频远程调解”“滴滴式调解”等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出台浙江省首个社会矛盾纠纷警调衔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成为浙江警调的“样板店”。

潘明杰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63 魏 明

163 魏 明

魏明,男,汉族,194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管理局退休干部。

魏明以崇高的政治责任,把真情大爱播撒滋润在服刑、劳教人员的心灵上。他坚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开展公益宣讲,矢志不渝弘扬传承雷锋精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人生华章。

2000年初,一对夫妻双双入狱,留下3个孩子,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6岁,魏明担当起了“养父”的责任,一管就是7年。每当孩子过生日时,魏明有时无法前去,就托人给孩子送去蛋糕和祝福,让孩子享受到父母般的关心和温暖,直到父母刑满释放回家。从警10年,魏明先后帮扶贫困服刑、劳教人员的子女31名,资助金额累计8.4万元。达斡尔族妇女苏日娜的儿子中考后精神失常,她通过网络找到魏明,寻求帮助。面对孩子高额的治疗费用,魏明说,“不能让缺钱阻碍治疗的脚步”,他想方设法筹集住院押金,苏日娜的儿子因此得以及时治疗,痊愈康复。

魏明还是呼和浩特市顺风车队的发起人。2003年11月,为方便接送孙女,魏明买了一辆车。当时正值“非典”时期,少有人敢拉载乘客,魏明就开始做起了顺路捎脚的事。车队的顺风车都是私家车,主要针对特殊时段、特殊路段、特殊人群免费提供帮助。

退休后,魏明投身开展公益讲座、培养教育未成年人的工作中,他整日奔波在作报告、演讲的路上。魏明因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疾病,为了不影响宣讲,在讲课时他需要穿着成人尿不湿。他克服身体伤病,坚持完成道德公益讲座1005场,宣讲受众达14.7万人次。魏明十八年如一日,致力于通过公益宣讲在青少年的心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魏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北疆楷模”、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