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有一种温暖是“娘家人”给的

困难职工家庭用上新家电

来源:南湖晚报
2024-12-16 18:18

原标题:有一种温暖是“娘家人”给的(主题)

困难职工家庭用上新家电(副题)

N晚报记者 邹潭 通讯员 李理

“老旧家电终于能换了!”“来自工会的牵挂,太暖心了!”……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为寒冷的天气增添了阵阵暖意。

为改善全市范围内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12月10日上午,市总工会为2024年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家电换新服务,传递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情系职工,真诚服务。近年来,市总工会聚焦从就业到在职的全链条,针对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金秋助学、医疗救助等系列帮扶,针对求职群体开展精准高效就业服务,用“工”力量把服务送到职工心坎上,提供贴心上门服务,不断赋能职工品质生活。

温暖送上门——

“职工愿景”变“幸福实景”

“现在有了洗衣机,总算不用手洗衣服了!”看着崭新的洗衣机,刘女士开心地说。

刘女士是南湖区的一名保洁员,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去年工会帮她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刘女士告诉记者,洗衣机是家里从未有过的“新成员”,“夏天还好,冬天冷,洗衣服经常洗得手生冻疮,大件衣物很难拧干,我一直盼着能有一台洗衣机。”

“前期,我们对本地区企业建档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摸底登记,将家电换新通知发放到每一户建档困难职工家庭,统计了所需要的家电具体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准送温暖。”市总工会法律与权益保障部副部长潘寅超告诉记者。

困难职工群众是市总工会聚焦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点对象。如今,像刘女士一样,我市困难职工家庭能从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四类家电中,选择一件来自市总工会采购帮扶的家电。

今年初以来,市总工会持续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在职工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疾病和重要节点时,及时开展活动。同时,市总工会关注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并对因病致困的建档困难职工开展医疗救助,全方位、多角度给予来自“娘家人”的呵护与关怀。

“接下来,将始终以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精准化、动态化和长效化工会帮扶工作机制,把职工互助保障纳入帮扶救助工作的重要项目,让工会互助保障政策惠及更多职工。”潘寅超表示。

工作送上门——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精准高效

直播高校线下招聘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开展劳模工匠有话说暨直播带岗行动……今年初以来,市总工会将“职等你来·就业在嘉”列为十大惠工实事之一,通过线上线下持续协同发力,以工会、工厂、学校为阵地,推出多种形式的送岗促就业活动与举措。

“招聘到的员工产品知识体系非常扎实,并且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很刻苦!”今年6月,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通过市总工会搭建的送岗促就业活动,招聘到一名嘉兴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对于这次招聘的员工,奥华电气人事负责人给予了高度认可。

在毕业季的重要节点,嘉兴大学2024届毕业生顾依帆通过“嘉兴工会”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宁波银行嘉兴分行的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后经面试被录取。“工会的信息就如及时雨,为我拓宽了信息渠道,也让我对企业有了更立体的了解!”顾依帆直言,精准的就业服务,可以直抵供需“痛点”。

工会所搭建的沟通桥梁,让企业和职工实现“双向奔赴”,也让企业和职工“双满意”。

今年初以来,市总工会联动县(市、区)级职工服务中心,畅通企业和职工群众就业的信息渠道,通过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实现了“就业岗位周周送”,已累计推送岗位13266个。针对就业困难人员,为了通过技能培训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尽快实现转岗再就业,市总工会有针对性地聚焦低门槛服务类培训项目,开展适岗培训。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接下来,嘉兴市总工会将线上畅通企业招聘和职工群众就业的信息渠道,线下开设职工“就业服务站”,不断推动就业服务向前延伸,同时,聚焦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更好地满足求职者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服务需求。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工人日报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