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来源:人民日报
2024-12-16 18:34

301 马志祥

301 马志祥

马志祥,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委书记、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马志祥坚持以诚立身,带领村民诚信经营、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改善村民生活水平,让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1年,马志祥当选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资金、无项目的状况,他充分利用前进村城郊优势,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前进村先后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236座,注册了“长绿”牌蔬菜商标,实现棚均收入1万元以上。马志祥又引进延后技术种植红提葡萄540亩,实现棚均收入3万元,前进村人均收入再创新高。

马志祥坚守“养最好的牛,让老百姓喝上放心奶”的承诺,决心建成甘肃最大的奶牛场。牛场创办初期,马志祥主动担当,融资入股合作社,以“风险我担,利益共享”的承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经过10余年的发展,牛场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800余人、存栏奶牛6万头的现代化企业。

马志祥在前进村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至800元的生活补贴,每天免费供应半斤鲜奶;建立村奖学金,为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奖励;每年8月29日“爱村日”,村里拿出600多万元,奖励在村集体事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致富标兵、产业能人;设立前进牧业帮扶专项资金,提升困难家庭造血功能。马志祥还在东乡族自治县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建设3000头规模肉牛养殖基地,带动该县2689户通过肉牛养殖增收致富。

马志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2 王长义  王长信

302 王长义

302 王长信

王长义,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安市金麦香面粉制品厂董事长;王长信,男,汉族,1964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安市金麦香面粉制品厂总经理。

王长义与王长信兄弟俩,始终以信义为本分,把诚信经营理念贯穿粮食购、储、加、销各环节,不压价压秤、不缺斤少两,做良心买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信义兄弟”。

王长义、王长信自1984年从事粮食收购工作,出身农民家庭的兄弟俩,深知种粮不易,收购粮食时本着“不让客户吃亏”的原则,从不压对方一两秤,多收了钱会立刻主动上门退回。十里八乡的农民知道兄弟俩的为人,都愿意和他俩打交道。有时他俩不来收粮,村民们也会把粮食给他俩留着。2005年,基于多年的口碑和收粮经验,兄弟俩成立了面粉制品厂。靠着金子般的信誉,王长义、王长信生意越做越好。

为从源头保证粮食的质量,2008年,王长义、王长信成立粮食合作社,运用“基地+农户+企业”的形式,通过流转周边村民的土地,建起6000亩的种粮基地,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严控化肥农药用量。兄弟俩与周边种粮大户签订合同,指导种粮大户科学种植管理,合作社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实现了收储、加工、流通一条龙,不仅省去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户把收获的小麦直接存入粮仓,用钱时按照时价将钱取出,解决了群众“秋粮贱而春粮贵,刚收粮就卖不划算”的苦恼。

多年来,王长义、王长信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诚信故事,奖励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走访本村70岁以上老人等,累计捐物捐款190余万元。2023年,他们倡导设立“信义基金”,又带头捐出20万元,带动募集资金近200万元,用于资助宁阳县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王长义、王长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03 王金法

303 王金法

王金法,男,汉族,1948年3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

王金法信守诺言,用乡音向农民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技知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969年,作为原织里公社的机关干部,年仅21岁的王金法看到农民因为缺乏农技知识,收成一直上不去,主动申请担任业余广播宣讲员,传播农业知识。宣讲之初,王金法通过广播向群众许下庄重诺言:“我是土生土长的织里人,是农民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为织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是我一生的追求。”

一句诺言支撑王金法50余年坚守在广播宣讲的工作中。他利用覆盖全镇各村的广播,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办实事。在职时,“王金法广播”每天3个时段播出,雷打不动。每天7点,王金法准时在全镇广播“第一声”;11点,又开播了;17点,还有一次广播。2008年,王金法退休,仅停播7天,村民便联名写信,按下上百个红手印要求恢复广播。

向群众开展宣讲,难在如何把理论性强的东西讲到群众心坎里。王金法除了坚持阅读报纸杂志、收看时事新闻之外,每天至少花两三个小时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所以能围绕织里百姓的实事来讲政策、说道理、授技术。他不只是简单宣讲理论和政策,而是把来自一线的第一手信息融入其中。他很善于把各种问题、知识编撰成方言俚语、顺口溜乃至带有科学性的谚语来讲,通俗易懂,让村民容易掌握。

王金法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04 王淑清

304 王淑清

王淑清,女,汉族,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20多年来,王淑清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将丹英社区打造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样板社区。

丹英社区位于延吉市东北部,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近8000名居民中朝鲜族居民占60%。因语言和文化差异,此前,丹英社区各族居民间交流较少。为此,王淑清带动干部群众一起学习语言。很快,居民之间的沟通顺畅了,大家的心也越来越紧密。丹英社区内先后有7支驻地部队。每逢节日,王淑清都会组织朝鲜族群众与官兵一同表演节目、腌制咸菜。部队官兵退役,她也会带上当地群众到部队开欢送会、送慰问品,让官兵在第二故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丹英社区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多,为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王淑清动员辖区商超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日常服务;坚持照顾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抚养人的老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将辖区30余名空巢老人和70余名留守儿童与驻地部队官兵结对,让老人孩子有了新依靠。

丹英社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让社区旧貌换新颜,王淑清从修缮道路抓起,争取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支持,让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她建立“淑清大姐”工作室,先后化解矛盾纠纷9800余件。在她的带领下,丹英社区设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卡墙、同心亭等,通过各种方式为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

王淑清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05 王楚松

305 王楚松

王楚松,男,汉族,1951年11月生,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村民。

王楚松抚养弟弟的3个遗孤直至成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捐助,他对此铭记在心。孩子们长大后,王楚松也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弟弟和弟媳相继去世后,尚未结婚的王楚松毅然挑起了抚养3个侄女的重任。为此,除了干农活做家务,他还抽空到周边打零工,尽全力将侄女全部抚养成人,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说起小时候的事,二侄女王华眼里噙满泪水:“是伯父一手把我们带大的,他就是我们的至亲。”

在抚养3个侄女期间,不少好心人了解到王楚松的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经常对3个孩子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心人的这笔‘爱心债’,我们一定要还!”他把每一笔爱心款都记在本子上。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家里条件有所好转后,王楚松便开始偿还。还账过程中,王楚松发现弟弟曾借过同村村民王佑喜45元,但王佑喜已离世,他便找到其子王涛宁,要还给对方500元。王涛宁不肯收,感慨地说:“借一还十,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还钱的!”

感恩善举,以爱践诺。王楚松一生未娶,生活俭朴,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只为把曾经得到的爱心传递下去。他献爱心尽量不让人知道,从2006年至今,王楚松共捐款3万多元,这对一位经济收入来源并不多的老人来说,难能可贵。

王楚松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入选“湖南好人”。

306 布茹玛汗·毛勒朵

306 布茹玛汗·毛勒朵

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1942年6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护边员。

布茹玛汗·毛勒朵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境线上,守护着冬古拉玛山口,用实际行动践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

20世纪60年代初,19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信守对自己、对父亲的承诺,跟随丈夫来到冬古拉玛山口戍边守防,成为新疆首批女性义务护边员,从那时起,独闯大山便成了她的日常。

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0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道路崎岖狭窄,气候环境恶劣,是边防官兵巡逻路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布茹玛汗·毛勒朵家夏牧场毡房的所在地。每当边防战士路过这里,她都热情地把他们请进毡房,拿出食物招待。久而久之,她家的毡房就成了边防官兵巡逻途中温暖的家,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冬古拉玛大妈”。

60多年来,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布茹玛汗·毛勒朵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线上为国戍边,行程累计8万多公里。遇到了暴雨就躲在大石下,遇到了风雪就在马肚皮下取暖,渴了喝雪水,饿了啃干馕。她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守边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民子弟兵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她的感召和影响下,吉根乡萨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护边员,队伍已经扩大到216人。她的家庭共培养出16位护边员,如今她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已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护边员,继续走上这条伟大而光荣的巡边之路。她的长孙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继续坚守在布茹玛汗·毛勒朵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祖国的边防安宁保驾护航。

布茹玛汗·毛勒朵荣获“人民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7 尼 玛

307 尼 玛

尼玛,女,蒙古族,1946年9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

半个多世纪以来,尼玛克服荒无人烟、缺水少电等艰苦条件,居边守边,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巡边事业,用热血和忠诚守护祖国北疆。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原笋布尔苏木成立民兵连,要在各个嘎查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年轻牧户搬迁到边境线上做民兵护边员。25岁的尼玛响应号召,背起3岁的儿子,带着母亲和弟弟,翻沙岭穿戈壁,和其他民兵一同来到了阿拉善右旗恩格日乌苏嘎查最北端的边境线“8号点”,开启了她的巡边放牧生活。

恩格日乌苏嘎查生态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取暖、做饭用的煤,要到300多公里外的地方拉运。17公里外的一口人工水井,成了一家人的主要水源,拉一趟水就得一天的时间。面对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饿狼围攻的紧张恐惧、人烟稀少的寂寞无助,尼玛没有退缩,而是以常人难以承受的负重与劳作,在荒漠戈壁上筑起了美好家园和精神高地。

当初同行的护边员逐渐选择了离开。尼玛和母亲、儿子达成了共识,留下来,对党负责、为国守边。后来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又接过了她手中的望远镜,陪伴老人守护着这一片边境线。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中,尼玛母子义务巡边18万多公里,劝返、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尼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北疆楷模”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308 吕建生

308 吕建生

吕建生,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漠河供电公司北极供电所所长。

14年来,吕建生坚守在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练成了电力抢修的“活地图”,当好国家电网最北端的“守门人”。

北极村地处北纬53度,冬季日常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素有“高寒禁区”之称。2010年,吕建生来到北极村,为尽快熟悉情况,他徒步绘制“线路抢修指南”,不仅翔实记录村内供电线路,连全村街道、商户、单位等都标注清楚。只要群众用电出现故障,吕建生从来都是立即响应。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他就马上清点好“百宝箱”,拿出“抢修日志”,奔赴抢修一线。14年来,他平均每年巡线3000多公里,抢修380余次,保电40余次。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北极村瞄准了温室种植果蔬项目,村民们筹建暖棚时怕电压不稳。吕建生主动上门,“老乡们放心,蔬菜大棚建到哪儿,电就送到哪儿!”新建成的600多栋大棚成了吕建生的“责任田”。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菜农灌溉用电,义务帮助农户更换电器材料。如今,北极村农民仅暖棚种植一项人均增收就达到3万元。

2022年5月,配电网全面升级改造,给北极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改造期间需要深挖电缆沟,前期施工会给村民出行生活带来不便。为了获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吕建生挨家挨户沟通,并许诺施工期不会超过半年。为了兑现承诺,吕建生废寝忘食配合施工队改造,历时5个月,北极村配电网设备全部更换了一遍。

吕建生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9 朱祥务

309 朱祥务

朱祥务,男,汉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非公经济联合党支部书记。

朱祥务退役后自主创业,以“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的理念经营药店,坚持严把药品质量安全关,让老百姓放心购药,同时为五保老人和哨所官兵送医送药、捐款捐物,诠释了中国军人退役不褪色的优良品质。

1986年,朱祥务参军入伍,从四川来到亚东县。入伍第一年,朱祥务因公受伤,当地百姓如对待亲人般给他喂饭、洗脚、擦背。病愈之后,部队安排朱祥务学习进修,他很快考取了医师、药师证书。学成后,朱祥务希望回报帮助过他的亲人。

1998年退役时,朱祥务选择留在西藏自主创业。他在亚东县开办了诊所和药房,把诚信、文明等服务理念融入员工心中,推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开水等便民服务,深受群众好评。朱祥务严格按要求规范药品进、销、存的全过程,购进药品时开展首营企业审核和首营品种审核。在销售过程中,合理介绍药品,确保安全用药,不让患者多花钱。

在亚东20多年,朱祥务始终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先后开办3家药店、1家诊所,经营至今从未出现过药品质量安全事故。2012年起,朱祥务坚持资助6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常通过电话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他还经常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老人开展义诊,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药品,为哨所官兵巡诊、送医送药,累计价值100多万元。

朱祥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310 刘绪海

310 刘绪海

刘绪海,男,汉族,1965年12月生,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双月村村民。

面对车祸带来的残疾、创业造成的债务,刘绪海始终以坚强、勤奋、诚信、善良面对。他用一只手开荒地种脆李,不仅还清债务,还带动周围村民一起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

1993年,刘绪海在跑运输途中发生严重车祸,右手因错过最佳医治时间未能保住。车废人残,生活愈发艰难。妻子外出务工,刘绪海在家一边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上学的孩子,一边寻找致富的门路。

2010年,刘绪海觉得建材领域大有前景,借资150万元建起砖厂。后来,几个买砖的客户突然不见了踪影,欠下他120余万元货款。刘绪海没有逃避,而是主动找到债主说明情况并承诺还债。他卖掉住房和两个门面房,偿还了20多万元欠款,剩下的100万元承诺分期还清。

2015年,巫山县大力发展脆李产业,刘绪海察觉到产业前景。他筹资承包下村里的荒山,3个多月就开垦出200亩撂荒地,全部种上脆李。2019年,脆李迎来丰收,产值达到17万元,刘绪海拿到销售款就全部去还债。同时,他逐渐扩大种植面积,稳步提升收益。

现在,刘绪海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他萌生了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致富的想法,与其他5家种植户联合成立了巫山县娃娃包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农忙时聘请周边20余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其中8人是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增长7000元左右。

刘绪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1 许志刚  许志强

311 许志刚

311 许志强

许志刚、许志强,男,汉族,1948年12月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村民。

这对孪生兄弟坚守绿化荒山、改善家乡环境的诺言,义务植树56年,种植树木约10万株,绿化山地面积达400多亩,将昔日的黄土坡绿化成了“小江南”。

许堡社是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的一个自然村。50多年前,这里全是荒山秃岭,到处是黄土裸露的深沟和水土流失形成的大坑洞。一下大雨,土崖就会被雨水冲刷塌陷,山水卷着泥汤漫进院子,雨过天晴后留下一层没膝深的烂泥。当时,刚满20岁的兄弟俩下定决心,要通过种树改善环境。

10年间,兄弟俩在房前屋后、沟里崖上都种上了树木。然而,一场天牛病导致这些树大面积枯死。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兄弟俩没有气馁,决定从头再来。他们挖掉枯树,重新栽种松树和柏树。没有树苗,他们就挑着担子到县城里去买。缺少经费,他们就将家里的小马驹和猪崽卖掉。家当卖没了,他们又挑着自家的粮食徒步到县城里卖掉,再买回树苗、花籽。为栽树到底花了多少钱,兄弟俩谁也说不清。

夏天,他们每天4点多就起床进山,日头最晒的时候也不歇息;冬天,5点多就摸黑下地,寒风吹得手上都是血口子。当地水资源很宝贵,兄弟俩浇起树苗却毫不含糊。下雨了,别人都是往家里跑,他们却赶着往外跑,冒雨给树苗围起土圈存水。

几十年来,他们从年轻小伙变成老汉,昔日荒山秃岭的小村庄终于变得蓊蓊郁郁。现在,这里不仅长满了云杉、油松、龙柏、雪松,就连西北罕见的棕榈、芒果也在此安家。

许志刚、许志强荣登“中国好人榜”。

312 李茂津

312 李茂津

李茂津,男,汉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茂津把诚信视作企业发展的命脉,坚持产品就是人品,诚信就是订单,历经多次技术革新,把友发集团打造成行业知名企业。

友发集团成立初期,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李茂津认准一点:产品就是人品!一定要提升产品质量,用品质打造品牌。为了赢得市场,李茂津连续开展4次技术革新,一举打响友发钢管的质量品牌:第一次,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取消补焊管和接头管,并公开承诺“发现一支赔两支”;第二次,制定并推行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部标准,使友发钢管质量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第三次,为确保热镀锌钢管品质,推出了“万无一失”的质量目标;第四次,公开做出“次一赔十”的承诺,把钢管次品率指标明确到低于十万分之一。这让友发钢管声名鹊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经济大潮中沉浮多年,李茂津时时心怀感恩,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08年以来,友发集团累计为公益事业捐赠数千万元。2011年,友发集团设立帮困助学基金,用于帮助困难员工、奖励成绩优秀的员工子女,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资助学638.3万元。2013年,他又与重点经销商共同发起“大友发”公益平台,截至目前已捐赠720万元。

李茂津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313 李振华

313 李振华

李振华,男,汉族,1937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

李振华怀着对党的忠诚,从南京来到沂蒙老区支教,倾其所有助学助困,躬身践行“我要到偏远山区用知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诺言。

1953年11月,李振华响应号召开始支教。深受沂蒙山人民英雄故事影响的他,主动来到偏远落后的沂源县。半山腰破庙改造的学校、地瓜秧子糠窝头的伙食、夜晚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也曾让李振华产生过畏难情绪。但当看到韩旺村搞互助组连个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记数时,一种使命感涌上他的心头——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自此,他坚守初心七十余载。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1/4资助贫困学生,50多年从未间断。退休后,他又捐出半生积蓄,设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资助贫困生1.24万余人次,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5300余人次。他生活极其俭朴,2009年至今,每月只留500元基本生活费,其余全部用于捐资助学。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也选择了教师职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

如今,87岁的李振华作为“五老”志愿者,依然为公益奔走。他设立“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帮助省内外290多名青少年疏导心结;发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联系260多名企业家与贫困生结对帮扶;义务兼任31家单位的顾问和名誉校长等职务,在各地作宣讲3400余场。

李振华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4 李桂科

314 李桂科

李桂科,男,白族,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

40多年里,李桂科给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带领康复人员过上美好生活,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1953年,山石屏疗养院成立。这是一所在洱源县大山深处建立的麻风病院,距县城65公里,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1981年,李桂科被派到这里工作。当他给一名60多岁的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李桂科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的病治好”。1983年底,李桂科负责全县麻风病防治工作,同时承担山石屏疗养院和三营镇洋芋山麻风村患者的治疗工作。到1990年,山石屏疗养院和洋芋山麻风村的患者全部治愈,洱源县的麻风患病率由273/10万降至0.67/10万。

山石屏疗养院麻风病患者治愈了,李桂科可以回家了。但他毅然选择留下来,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子女读书、工作、赡养老人问题。他带领村民修路架桥输电,为麻风病康复者打通了一条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

2014年,山石屏疗养院(麻风院)更名为山石屏村,彻底摘掉了“麻风”的帽子。退休后的李桂科依然和村民们在一起,帮山石屏村脱贫致富变成“幸福村”。

李桂科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315 李庾南

315 李庾南

李庾南,女,汉族,1939年11月生,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李庾南便立志要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好老师。6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用独有的“一个不少、个个合格、普遍优良、部分优异”育人格局,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被誉为“真正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

1957年,李庾南来到南通市启秀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和班主任。从此,她潜心钻研教学方法,用心用情引导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里,悄然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蜕变。她注重遵循学生成长内在规律,针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差异,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化目标,激发学生的自驱力。她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在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更多提问和探究的机会。她在班级中以小组形式开设“小课堂”,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相交流,达到丰富彼此、巩固知识的目的。

1978年,她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获得了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李庾南在教育实践中领悟到,育人首先是自我反思、监督和调控的“自育”过程,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努力让学生“长出精神来”,通过培育学生德智共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她将多年育人心得进行总结,淬炼出“自育、互惠、立范”的“班级育人”主张,这项研究成果又获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她撰写专著11部,参与拍摄教学讲座290余讲;成立“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累计培训3000余名初中数学教师。她还热心投身公益服务,每年义务承担县(市、区)400余名乡村初中教师培训任务。如今,李庾南依然在三尺讲台上躬耕,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传承教育家精神。

李庾南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

316 杨云焱

316 杨云焱

杨云焱,女,汉族,1995年8月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云焱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杨云焱在失去姐姐、姐夫和母亲三位亲人后,抚养姐姐的两个孩子,偿还家里近百万元债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为了抚养两个孩子、还清家庭债务,杨云焱先后从事过工程资料员、家教、平面设计等多份工作,每天打两份以上的工是常态,最多的时候一天打5份工,有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杨云焱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抚养两个孩子的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境况也牵动着各级组织和亲朋邻居的心。村委会为两个孤儿申请了补助,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杨云焱不仅偿还了大部分欠款,还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和睦温馨的家。杨云焱说:“看到两个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一切都是值得的。”她也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参加成人教育专升本考试,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杨云焱加入了祥云县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还自愿申请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杨云焱荣登“中国好人榜”。

317 杨 宁

317 杨 宁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信守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承诺,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苗寨,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使家乡发生巨大变化,赢得苗乡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杨宁是土生土长的苗寨人,2010年,大学毕业的杨宁回家时,被家乡贫穷面貌深深触动,她向奶奶和乡亲们许下承诺,一定要让家乡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她刚刚到村工作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杨宁筹得资金近50万元,尝试发展竹木加工、高山辣椒和高山葛根种植产业,但是3次尝试均宣告失败。杨宁没有退缩,她发现一位阿嫂家里有一种紫黑香糯,品种独特、有发展潜力。杨宁总结前几次的经验,筹集30多万元资金,动员全村6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当年秋天,香糯迎来了丰收,群众每亩收入增加了2倍。

两届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之后,杨宁选择继续留在基层。2017年,杨宁当选江门村村委会主任,继续探索带领村民发展种植高山水果、蔬菜及生态水稻等更优质的产业项目,创建“苗阿嫂”“苗阿公”等品牌,建立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2020年底,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23年,江门村实现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2万元,比2022年增长了22.75%,江门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5.04%。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318 吴 衡

318 吴 衡

吴衡,男,汉族,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金山区高新区社区朱行居委会副主任。

吴衡信守承诺,虽身患残疾,却在3年内为同一位患者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4年,吴衡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此后,他一直牢记着这份责任。2017年4月,吴衡接到了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当时25岁的白血病患者血样配对成功。吴衡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悬液,为小伙子送去了生的希望。那一刻,吴衡觉得“值了”。

2019年9月24日,吴衡再次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问询电话,原来受助对象病情反复,需要他捐献淋巴细胞来抑制病情。得知这一情况,吴衡仍然没有犹豫,答应了再次捐献的请求。经过3小时采集,85毫升淋巴细胞立刻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看着你为我捐献的生命种子,一滴一滴缓缓地输入我的体内,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有余生,我一定做像你这样的人。”这是2019年11月7日吴衡第二次捐献后,受捐者写给吴衡的一封感谢信。

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团队的骨干,吴衡多次带领志愿者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用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参与。对于初步配对成功的志愿者,他和其他已捐献成功者组成互助小组,悉心与志愿者交流,鼓励他们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吴衡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奉献奖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9 邹广阳  邹广周

319 邹广阳

319 邹广周

邹广阳,男,汉族,1949年7月生;邹广周,男,汉族,1958年7月生,两人均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胜境街道胜境居委会居民。

邹广阳和邹广周兄弟俩传承父亲立下的“先祭英烈,再拜祖宗”的家规,守护红军烈士墓几十年。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战士赵文荣在战斗中负伤,他的战友深夜将其抬到邹广阳和邹广周的父亲邹学孔家。虽深知收留红军伤员的事情一旦暴露,不仅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还会连累一家老小,邹学孔依然选择让这名小战士留在家中。由于伤势严重,尽管邹家人竭尽全力,赵文荣还是在两个月后去世了。邹学孔花光家里的积蓄为赵文荣买了一口杉木棺材,把他偷偷安葬在家对面的山坡上。直至解放后,邹学孔才公开为赵文荣添土立碑。

1983年,邹学孔在弥留之际嘱托儿子邹广阳和邹广周要守护好红军战士赵文荣的墓,并给家人立下家规:以后扫墓必须“先祭英烈,再拜祖宗”。父亲去世后,邹广阳、邹广周两兄弟遵循遗嘱,每逢节日都准备好祭品去赵文荣墓前洒扫祭祀。当年赵文荣藏身治病的老屋,也被保留了下来,逢年过节时,邹广阳会做上一桌饭菜,祭奠英烈。邹广阳说:“父亲这一生没留下家财,只留下这一道遗嘱。为红军烈士扫墓,是我们全家的责任,更是我们的骄傲。”

如今,岁月走过八十八载,邹家人依旧在坚守、传承着守护红军墓的初心与情怀。邹家现在总计有20余人,大多在外工作求学,每逢春节、清明都会回乡祭扫红军墓。

邹广阳、邹广周荣获“诚信之星”、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0 沙勒克江·依明

320 沙勒克江·依明

沙勒克江·依明,男,维吾尔族,1946年5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持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在自家的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对前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居民群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民族团结典型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好事的诺言。

2024年10月1日,在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三道巷的一个小院里,沙勒克江·依明升起国旗。1950年,沙勒克江·依明的父亲打开家门,接纳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住在家里。年幼时,沙勒克江·依明家院子里常年高高飘扬着一面红旗。这个场景刻在他的脑子里。2009年,他想到用升国旗、奏国歌的方式把大伙儿的心聚拢在一起,让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沙勒克江·依明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召开家庭会议,家人都支持他。2009年10月1日,在8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国旗在沙勒克江·依明家的小院正式升起。

很多人对参加升旗仪式仍有顾虑:“在自己家里升旗合不合法?”“能不能在他家参加升国旗?”“他讲的政策对不对?”还有的中途放弃,来了这次没下次。为了让大家通过参加升旗仪式交流沟通,沙勒克江·依明经常是走家串户地邀请,三番五次地提醒。即便是有人冷言冷语,甚至将他拒之门外,他也从没动摇过。

沙勒克江·依明用15年行动,恪守庄严诺言,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群众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升国旗15年,沙勒克江·依明家一共有169面国旗被用旧,替换后家里收藏起来,成了“传家宝”。2021年6月,沙勒克江·依明祖孙三代受邀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并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捐赠一面曾经在小院里升起过的五星红旗。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1 张海林  朱丹丹

321 张海林

321 朱丹丹

张海林,男,汉族,197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辅警;朱丹丹,女,汉族,1978年10月生,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鹿城社区居民。

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与吴元渺因公益活动结识。吴元渺罹患绝症,逐渐丧失行动能力。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得知情况后将吴元渺接到家中,悉心照顾、同吃同住10余年,给了吴元渺一个温暖的“家”。

吴元渺在临海市望洋路经营一家“吴氏美发”,经常为老人免费理发、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也因热心公益与吴元渺相识。从2013年开始,吴元渺身体逐渐出现无力和不协调的症状,他无法面对这样的打击,不愿别人看到自己逐渐瘫痪的样子,想要自行躲起来。在吴元渺委托张海林帮忙租房时,张海林发现了问题,一再追问下,吴元渺道出了病情。张海林想到自己家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当即提出“来我家住吧”。回到家后,张海林告知妻子朱丹丹这个决定。朱丹丹没有多言,提前收拾好了房间。就这样,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将吴元渺接进了家里。

刚住进来时,吴元渺生活还能自理,计划着一边暂住张海林家,一边找房子。但没多久,吴元渺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吴元渺多次提出想自己出去,不想再麻烦张海林、朱丹丹夫妇,但张海林、朱丹丹夫妇选择继续照顾。夫妻俩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朱丹丹就承担起了日常照顾吴元渺的任务。朱丹丹每天5点半就起床,烧水煮药、照顾吴元渺洗漱吃饭。由于吴元渺的吞咽功能严重退化,朱丹丹总是将菜切得很细小,防止他噎住。吴元渺从卧室到卫生间需经过一个30平方米的客厅,因行动能力退化,他一步步挪过去非常不便,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就卖了大房子,转购小房子,并在房间各处设计了扶手。搬进新房子后,夫妻俩把主卧留给吴元渺。10余年的朝夕相处,张海林、朱丹丹夫妇和吴元渺早已从朋友变成了家人。

张海林、朱丹丹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322 张崇鱼

322 张崇鱼

张崇鱼,男,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

张崇鱼历经30余年,先后175次、行程80余万公里拜访6000余名红军将士及亲属,搜集到16.8万余名全国各地的红军和烈士名录,与团队前后收集、整理了3亿余字红军史料,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张崇鱼出生在四川巴中,自幼听着父辈们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的故事,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情感。1992年,张崇鱼参加一个纪念活动时了解到,红军将士很多人尸骨无存、无名无姓。他暗暗立下誓言:“为红军树碑立传,让后人铭记!”在即将退休之际,张崇鱼怀揣仅有的800元积蓄,走出了搜集红军资料的第一步。

张崇鱼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线索。1993年,在四川省政府批准建立“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后,张崇鱼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征集到题字题词500余件,红军史料3000余册,红军将士的简历、手迹5000余件,照片2万余张,收集纪念物品1万余件。经过10余年努力,2005年7月,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正式落成。

如今,86岁高龄的张崇鱼还经常受邀前往各地讲述红军故事。每逢清明等节日,他都坚持驻守在碑林,为前来瞻仰、吊唁的群众详细讲解。为了把红军故事传承下去,他一有空就去纪念馆为讲解员进行义务培训,推动策划“红领巾讲党史”志愿服务项目,编撰《将帅碑林碑文集》《红军将士作品选》《红军故事集》《百岁老红军传奇生涯》等46本作品。他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都会当好碑林的守护人。”

张崇鱼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3 张锦文

323 张锦文

张锦文,男,汉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

张锦文扎根太行深山从事教育事业,多次放弃走出大山的机会,用坚守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用爱心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让山里娃圆了大学梦。

1978年正准备高考的张锦文,在寨洼村老支书的再三请求下,毅然回到村里当民办教师。寨洼村地处偏远的深山区,交通不便,其他教师都陆续选择离开。面对学生渴望的眼神,张锦文下定决心要让这里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张锦文每天在悬崖绝壁的羊肠小道上往来,25年间共走了6万多公里山路,穿坏350多双千层底布鞋。在人口不足270人的寨洼村,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大学生、研究生30余名。2003年5月,拍石头乡实行合点并校,他来到拍石头乡中心小学任教,把学校建成了留守儿童的快乐家园。

因为山里教师资源稀缺,张锦文一个人教3个年级的全部课程。他潜心教研,探索教学模式,撰写出版《生活化快乐教学》一书。除了教授知识,他还把“学会学习求知、学会做人做事”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诚实可信、善待他人、懂得感恩。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写、做”习惯,在学校组建电子琴、舞蹈、画画、手工、刺绣、编程等12个兴趣小组,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兴趣。

长年累月的清苦生活和过度劳累使他患上了甲亢、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但病痛的折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为了不影响教学,他把生病的妻子也带到学校方便照料。

张锦文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4 张鹤珊

324 张鹤珊

张鹤珊,男,汉族,1955年3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村民。

张鹤珊守护家乡附近的明代长城近半个世纪,穿坏了400多双胶鞋,整理出长城考察笔记和相关故事传说20多万字。

张鹤珊出生在长城脚下。小时候,父亲经常向他讲起自己因为守护八路军军粮物资被日本侵略者从长城上推下去的故事。父亲告诉张鹤珊,当时是长城的流水槽救了自己的命,长大了一定要守护好长城。从那时起,张鹤珊就暗下决心,一定保护好家乡附近的长城。张鹤珊家乡附近的长城位于崇山峻岭之上,荒无人烟、荆棘丛生。张鹤珊始终坚守承诺,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巡查近16万公里。守护长城不能给家里带来收入,但张鹤珊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张鹤珊是长城守护者,也是宣传员。为挖掘长城文化,他无数次走访附近的老人,收集第一手素材,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一字一句撰文成册。2009年他撰写的《长城民间传说》中、英文对照版出版,2019年长城文集《张鹤珊聊长城》出版,为广大长城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自学摄影,拍摄了数以万计的长城四季风景照片。他还联系本地学校,通过宣传普及激发学生们对万里长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张鹤珊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护特别奖”。

325 陆相东

325 陆相东

陆相东,男,汉族,1966年1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天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陆相东带领企业诚信经营,先后融资1.2亿元,让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大幅盈利的华丽转身;在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时,他让电于民停产半月,带领员工克服困难仍按时供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诚信是金的真理。

2016年,为了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陆相东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然而这笔钱仍未改变公司的困境。转机出现在2016年10月,某贸易公司曾与天华公司签订总价1200余万元的1万吨尿素合同,即使后来市场上涨价40%以上,陆相东仍坚持执行原合同。此举赢得了业内信任,该贸易公司先后累计向天华预付8000多万元货款,此外还有其他经销商把预付款打给天华公司以获得优先拿货权。2018年,天华公司扭亏为盈。在陆相东的主导下,天华公司从2019年开始,用4年时间还清了债务,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10.5亿元的目标。

陆相东带领公司诚信经营、锐意进取。2019年,公司某生产装置出现了问题,陆相东采取“三班倒”抢修的方式,提前7天完成检修任务。恢复生产后,公司多支出运费225万元,变船运为车送,保证了按期供货。

2021年9月,在陆相东的倡议带动下,公司捐款300万元支援泸州地震灾区。2022年8月,泸州市合江县气温频频突破40摄氏度,许多地方水电时断时续,公司响应号召,让电于民。他带领干部员工克服停产半个月的困难,采取请客户动用自家的原料储备、调配运输途中的货物统筹处理、电力恢复后满负荷生产、改变运输方式等措施,避免了客户的损失。

陆相东荣获四川省诚信企业家称号。

326 陈廷海

326 陈廷海

陈廷海,男,汉族,1961年6月生,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村民。

陈廷海因油脂厂经营者卷款跑路,不仅损失了自己的积蓄,还背上98万元债务,涉及210户村民。为偿还这笔钱,陈廷海风雨践诺十八载,几百几千元地还,如今63岁仍在坚持还款。

1996年,陈廷海一边种地,一边从附近农户手上收粮食,再卖往粮油加工厂。他宽裕时,经常借钱给乡亲们交学费、买种子化肥、购鱼苗饲料,从不催要。他为人诚信、买卖公平,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市价跌了,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诚信”成了他的招牌,周边村的数百农户,都愿意把粮食卖给他。

2006年,陈廷海从村民手里收了百万斤油菜籽,送到一家与他有长期生意往来的油脂厂。不料油脂厂经营者因资金链断裂卷款而去,陈廷海欠下210户村民98万元油菜籽款。有人劝陈廷海放弃,他摇头说:“我跑了,欠的就是‘良心债’,一辈子都难以心安!”他和妻子立下誓言:一定把债还清。210户乡亲,没有一人上门催债。陈廷海挨家挨户郑重承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为尽快还清欠款,陈廷海除了耕种家里7亩多地,又租下6亩荒田,日夜劳作。农闲时,他就去建筑工地打工,并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全家每攒一点钱,就第一时间还账。18年间,乡亲们继续把粮食交给他售卖,甚至在旧债未清的情况下,仍毫不犹豫地借钱、借粮给他周转,支持他买货车搞经营。

陈廷海的诚信,乡亲们的仗义,引起了社会关注。多家企业和机构想给予现金资助,都被陈廷海婉言谢绝,他决心凭自己的双手挣钱还清债务。

陈廷海荣获湖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7 苗彦彦

327 苗彦彦

苗彦彦,女,汉族,1993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四连居民。

苗彦彦两年多来克服自身病痛,信守承诺,通过经营电商主动返还3565位爱心捐款人的126482元资助,赢得了许多人由衷的敬佩。

2005年,苗彦彦不幸患上重症肌无力。2008年,15岁的苗彦彦一边治疗一边努力学习,以和田地区中考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华山中学宏志班,但入学一个月后,苗彦彦因病情恶化被迫休学。从此,住院出院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先后4次住进重症监护室。

2019年5月,苗彦彦第五次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苗彦彦的父母是二二四团四连的普通职工,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种红枣。为了保证苗彦彦的治疗,她的父亲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众筹,5天时间便收到126482元的爱心捐款。

“这钱我一定要还。不少人自己也在看病花钱,还给我捐款,恩情太重了,还了心里才踏实。”昏迷十几天苏醒后的苗彦彦说话声音微弱,却很坚定。

出院后,苗彦彦做起电商销售农产品。她将自家种植的和田玉枣搬上了网络平台。每天,她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编辑文案、处理订单、筛选红枣、售后服务等工作中。病症加重时,蹲下就很难自己站起来;呼吸困难的情况一个月会出现两三次。经过2年多省吃俭用、艰苦努力,苗彦彦终于攒够了12万余元。

2021年8月9日,苗彦彦将2019年病危时筹到的126482元捐款全部返还给3565位捐款人。

苗彦彦荣获兵团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8 林生丽

328 林生丽

林生丽,女,汉族,1954年12月生,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红旗路街道居民。

林生丽开了一家餐馆,始终坚持低价经营、诚信经营原则,每年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质优价廉的早餐和午餐,用真诚与热情服务每位顾客。

20世纪90年代初,林生丽从邵阳市棉花厂下岗,自主创业。1995年10月,她用打工攒下的4万元资金办起凯阳餐馆。为了让低收入者、困难群众可以到店里吃得起、吃得饱,早餐最低1.5元一碗粉(面)、午餐自助餐每人5元,这个价格从开业之初一直持续到2007年底。2008年初,她才将粉(面)最低价格调至2.5元、自助餐调至6元,并保持到现在。

餐馆开业以来,不论工作多么辛劳,林生丽每天都要将灶台、锅碗瓢盆等洗得干干净净,餐馆卫生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就连店里使用的纸巾、一次性水杯等用品,她都要自己先试用对比。凯阳餐馆营业以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质量、餐馆卫生、员工服务等方面的投诉。

“下,不欠员工工资;上,不少供货商一分钱。”这是林生丽的经营“铁律”,她始终坚持、从不违背。不论餐馆的经营状况如何,她不拖欠餐馆员工的工资,也不拖欠、少给供货商货款。有时候,她宁可自己借钱或拿出退休金,也要按照承诺准时给员工每人每月发足工资。

林生丽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9 林金玉

329 林金玉

林金玉,女,黎族,1973年10月生,海南省三亚明佳园林环卫集团有限公司五指山分公司环卫工人。

林金玉从事环卫工作12年,面对一次次“从天而降”的财物,她丝毫没有动心,多次将捡到的财物归还原主。

每天凌晨4时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林金玉已经起床,在家煮好了孩子们的早餐后就扛上大扫把、推着保洁车,准时出现在马路上。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她从没迟到早退,不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岗位,不怕脏累。

2017年3月19日清早,林金玉像往常一样,在五指山宾馆工作路段进行清扫保洁。突然,空无一人的马路上有个精致的钱包映入她的眼帘。她捡起来没有打开,首先想到的是失主也许会沿路返回来寻找,于是她决定留在原地等候失主,但苦等失主不来,她就打电话向值班组长作了汇报,随后继续工作。清扫过程中,她时不时回到拾钱包的地点,等待失主出现,可始终不见人影。清扫工作结束后,林金玉将钱包交给当地派出所。在民警见证下,她这才打开钱包,看到了钱包里的物品:比她一个月工资还多的现金、身份证、驾驶证、其他证件和多张银行卡……大家对物品进行了登记和清点。几经辗转,民警终于联系上了失主,将财物归还。失主感激之余,要以酬金感谢林金玉,却被她婉言谢绝了,“任何人丢了东西都会着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

多年来,林金玉一家4口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单位房中,丈夫务农割胶,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从事环卫工作多年,林金玉曾捡到过户口本、身份证、银行卡、公章、钥匙、首饰等各类物品,但她全部如数上交组织、归还失主。2024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林金玉一家搬入了50余平方米的公租房。

林金玉获评海南省道德模范。

330 林 鹏

330 林 鹏

林鹏,男,汉族,1971年11月生,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林鹏恪守“诚信经营、奉献社会”理念,按合约带动700余户农户增收3.35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5万余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890万元开展光彩事业,积极回报社会。

林鹏于2005年创立的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品种培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产品研发、自主营销、物流配送于一体,拥有完整产业链,是目前文昌鸡行业产销量最大企业、中国肉鸡市场50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诚信经营,商务信用资质等级为A级。公司被评为“海南省优秀企业”,产品获评“海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林鹏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让农户加盟养殖。公司提供鸡苗、饲料、防疫和技术服务,并定价保利润回收产品,确保农户养殖零风险。2015年至2023年,公司共带动708户农户(含贫困户、脱贫户)养殖文昌鸡,户均收益47.32万元。新冠疫情期间,文昌鸡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38%,企业经营面临压力,但林鹏仍然按合约回收农户养殖的文昌鸡,确保农户利益,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好评。同时,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投入脱贫攻坚工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贫困户情况,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从文昌鸡的育种、养殖、出售到百姓餐桌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多种帮扶模式,累计帮扶贫困人口4686户、15699人,全部按约定准时向贫困人口支付薪资、养殖收益及分红。

林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海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31 易厚掌

331 易厚掌

易厚掌,男,汉族,1947年8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村民。

易厚掌信守“让家门口的西塔山披上绿装”的承诺,开荒造林,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仍矢志不渝,用一双皲裂的勤劳厚掌,让荒山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被当地人称为“当代愚公”。

西塔山原是一片荒山秃岭。生活在大山脚下易庄自然村的易厚掌,每天看到荒凉大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他与当地村委会签下长期承包合同,发誓要让荒山披上绿装。他卖了家中仅有的1头牛、3头猪,买来工具和树苗,带着家人上了山,每天挖坑植树。山上没有水,易厚掌就下山到几里外挑水。山路陡险崎岖,他的肩膀被扁担磨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多年来,易厚掌不知用坏了多少个山镐、铁锹、水桶、扁担,磨破了多少双鞋。如今西塔山5座荒山、4000多亩土地全部披上绿装、郁郁葱葱,易厚掌用近40年的艰辛付出践行了诺言。

绿化荒山的过程不仅异常艰辛,其间易厚掌还经历过多次重大挫折。1996年,一场突发山火将易厚掌10年心血全部烧尽。但他没有被击垮,在满目疮痍的焦土上继续种树。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不久就离开人世。就在母亲去世后第四天,长期劳累的妻子在跟他上山补苗的时候瘫倒,再没有醒来。悲痛欲绝的他将两位亲人埋在西塔山,咬紧牙关,硬是挺过来了。2004年,在山上劳累一天的易厚掌到镇上澡堂洗澡,一头栽到开水锅里,全身82%重度烫伤。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并没有摧毁他开荒造林的信念和决心,身体稍有好转,他便又继续植树造林。

易厚掌的儿子易成兵也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毅然回到西塔山,与父亲一起植树造林。父子俩到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农场学习科学造林的经验。如今,山上除了松杉等主要树种外,还有700多亩经果林生态树和茶树,林地间还套种了芝麻、中草药等,年收益几十万元,易厚掌和儿子又将收益几乎全部投入到新的开发造林中,还自掏腰包修建了总长近6公里的防火通道,大大提高了森林消防的安全性。父子接力造绿的故事在当地广为称颂。

易厚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标兵、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32 岳巧云

332 岳巧云

岳巧云,女,汉族,1983年5月生,无党派人士,北京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岳巧云在2016年返乡开启“新农人”创业之路。她坚守诚信原则,宁愿自己损失也要保障桃农的收益,带领桃农卖“诚信桃”“良心桃”,不短斤少两,不掺杂使假。她常说,一诺千金,要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乡亲。

岳巧云毕业后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策划总监。2016年,在平谷区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激励下,她回乡创业,以“互联网+大桃”为创业平台,成立了绿农兴云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多种网络运营模式,带动农户1100多户,覆盖全区5个乡镇,将当地生产的优质大桃、玉露香梨、红香酥梨等优质果品在线下通过物流配送销往全国各地。不仅如此,她还开通了“绿谷大桃”应用程序,每年线上销售优质大桃等当地农产品数千万斤。

2019年7月,她发现合作社将要送到某超市的一批3000箱早桃订单中,因工人操作疏忽,出现个别礼品箱桃子个头不够、短斤少两的情况,她亲自带领工人连夜全部开箱检验、重新装箱。2023年8月下旬,一场大暴雨影响了桃子的质量,商家在看了桃子后,告诉岳巧云原定5元一斤的价格最多只能给4元。为保障农户的利益,给商家收的20万斤桃子,她从合作社收入中按原来定的5元一斤返给桃农,甘愿承受20万元的损失。这样做,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吃亏是福,诚信是金”。

岳巧云尽心尽力帮助乡亲们。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安排做一些诸如叠纸箱、摘果码筐、包装和清扫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合作社里有一对老夫妻,男的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岳巧云就让他折纸盒,女的手脚快,就让她固肥、摘桃、套装,老两口每月收入6000多元。合作社里来自本村重点帮扶的低收入家庭就有16户。

岳巧云荣获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33 郑培坤

333 郑培坤

郑培坤,男,侗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培坤践行“回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诺言,扎根大山,以生猪产业为支点,带动大家致富,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研究生猪倌”。

郑培坤出生在农民家庭,儿时的他觉得当兽医的堂叔能为牲畜打针治病,特别了不起,立志长大也要做兽医,为乡亲们服务。长大后,郑培坤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及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2012年,郑培坤携妻儿回家探望父母,发现老家没有支柱产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落后的发展状况让人心酸。他思来想去,决定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起初,妻子并不理解郑培坤回乡的选择,乡亲们也不相信他能带领村里人致富。郑培坤排除万难,在村里租赁了30余亩土地,兴建了一个年出栏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他一边申请贷款,一边引进种猪。随着第一批生猪出栏,资金开始回笼,他还清贷款的同时,也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

2014年,郑培坤组建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带动农户种植饲料作物270余亩,惠及100余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郑培坤还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带头出资,通过整合7个贫困村的相关专项资金,组建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他动员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鼓励没有精力养猪的贫困户通过特惠贷款入股公司,享受固定分红。2018年以来,公司实现异地置业帮扶450余户1700余人,累计兑现股份、土地入股分红1176万元,9个村彻底摆脱“空壳村”。

当选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郑培坤组建劳务公司,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郑培坤从一名“猪倌”成长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让塔山村更多农民家庭有了致富机会,兑现了自己对村民的承诺。

郑培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34 孟二梅

334 孟二梅

孟二梅,女,汉族,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办事处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孟二梅工作勤勉、认真负责,是人人称赞的好书记、好主任。她在极端情况下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为滞留在落坡岭站的乘客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023年7月,北京地区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在途的K396次列车滞留在落坡岭站。孟二梅带领社区干部徒步赶到列车附近,在和列车上的乘务人员沟通后,帮助从列车上疏散乘客。受暴雨影响,整整两天时间,落坡岭与外界几乎隔绝。孟二梅在落坡岭与外界失联前接收到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二梅同志,我责令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落坡岭社区物资储备少、老年人口多,孟二梅带领社区干部,与群众一起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极端情况下,熬粥、煮挂面、切咸菜,拿出家里所有物资帮助被困旅客。孟二梅还为大家安排居住场所,老人小孩优先安排在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屋子里,很多居民也在孟二梅的动员下纷纷伸出援手,把一些孩子领到了自己家里。最终,社区以300多人的力量尽己所能为近1000名旅客提供帮助,2023年8月2日22时04分,所有旅客安全撤离。

孟二梅在社区居委会岗位工作了近24年,是服务群众、随叫随到的“贴心人”。社区未通天然气的时候,只要有老年人需要搬运煤气罐,她二话不说就帮忙,一送就是近10年;社区水管老化严重爆管频发,曾在一个月内坏了6次,维修期间,她和社区干部用手推车外出拉水,贴心服务送水到户;社区房屋老旧、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牵头组建大台街道落坡岭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统筹资金和力量,对楼房进行加固除险、对社区进行修缮维护,她所在的小区是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居民们总是亲切地说:“有事儿就找孟书记。”

孟二梅荣获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等称号。

335 赵玉娥

335 赵玉娥

赵玉娥,女,汉族,1963年1月生,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玉娥坚守诚实守信、扶贫济困的信念,带领工厂驻地群众脱贫致富。她锲而不舍,历经艰辛,把山西小杂粮推向全国。

从摆地摊、开小商店开始,赵玉娥就始终秉持货真价实的原则。她诚心待客、诚信经营,受到了批发商、供货商和顾客的高度赞扬,成为太原市小食品行业的“实心女”。2012年,赵玉娥在太原市阳曲县建厂,成立了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她以诚实守信立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餐饮于一体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

阳曲县原先是省级贫困县,赵玉娥主动请缨,签订带动贫困户脱贫协议,承担了5个村279户660人的脱贫任务。赵玉娥言必信、行必果。她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吸纳剩余劳动力,优先安排妇女上岗;她帮助成立了10个农业合作社,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对企业周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村民1300多人次。赵玉娥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成立了“山西绿色山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共同订立了10个无公害、绿色、可追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从土壤、肥料、种子、管理到生产加工建立一整套制度管理细则和企业标准,不断改进提升工厂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赵玉娥带领团队跑遍大江南北,把山西小杂粮打造成三晋大地的一张绿色名片。

赵玉娥坚守创业之初扶贫济困的信念,向有困难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她捐资助学,为驻地小学的孩子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她救济困难老人,帮助突发心脏病的老人联系医院并资助1万元,还亲自陪护一天一夜;她每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驻地所在村的贫困户、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10余年来,她向当地累计捐赠100余万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玉娥主动承担太原市保供任务,带领团队昼夜加班,加大粮食生产,保质保量供应市场粮食1万余吨、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群众餐食1万余份。

赵玉娥入选“山西好人”。

336 钟亮生

336 钟亮生

钟亮生,男,汉族,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钟亮生恪守承诺、诚信经营,面对损失,不逃避不推脱,在养蜂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地,始终热心扶持残疾人发展养蜂事业,成了当地残疾人脱贫创业的“福星”。

2006年,钟亮生说服村中8家养蜂户,把“蜂种”集中起来“科学养蜂”,并向他们承诺:“若成功了,利润按‘五五’分成;若失败了,则按每户500元保底‘赔偿’。”但当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把他们的蜂几乎全部冻死。同时,因蜂场忽视管理和防治,造成中蜂囊状病暴发,造成损失近10万元。面对困难,钟亮生坚守承诺,给8家养蜂户送上了“保底利润”。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蜂农,在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靠着这股拼劲,钟亮生的蜜蜂越养越多,养蜂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为武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2010年9月,钟亮生主动找到武平县残联,和他们签下了共同扶持残疾人养蜂的“三三制”协议,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养蜂项目可得到县残联1/3的补助款,他再扶持1/3的款项,由蜂农自筹剩下的1/3款项。他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因降低了残疾人的投资门槛和投资风险,当年就有17户同钟亮生签订养蜂协议。第二年想养蜂的残疾人人数猛增,这让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再一次陷入窘境。但钟亮生没有犹豫,借钱兑现了诺言。截至2023年,已有192名残疾人和338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过上“甜蜜”生活。

钟亮生自开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以来,踏实经营,诚信纳税,2021年被聘任为龙岩市税务特约监督员。2023年,钟亮生检查出鼻咽癌晚期,病床前,他对妻子和子女说:“卖车卖房也要把我所欠的债务还清,一定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待身体稍有好转,他又开始通过电话、微信帮蜂农解决各种问题。

钟亮生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福建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37 侯二河

337 侯二河

侯二河,男,汉族,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

侯二河诚实守信、脚踏实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干,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将一片赤诚全部奉献给了脚下的这方热土。

侯二河带领党员干部以办石料厂“起家”,打响了振兴白沙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枪,40多年来带领白沙人先后开办了啤酒厂、纺线厂、帆布厂、畜牧养殖场等20多家集体企业。他始终秉持“诚信立本”的理念,在企业经营上严格管理,始终把诚信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客户与白沙村的常年合作,几乎都是冲着白沙村集体和侯二河的诚信经营。

经济发展了,侯二河把集体收入都用在改善民生上。从2003年起,村里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建成了拥有六纵三横九条街道、十个小区的城镇化新村,并让村民全部住进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别墅楼、单元楼;投资近亿元建起了冀南第一家运动健身服务设施齐全的村级体育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文明村。如今的白沙村,村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村集体提供的年人均福利达7000多元,涵盖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水、电、暖等基础费用,村民家里办红白事、孩子上大学,村集体还给发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补助款。

侯二河明确规定村两委成员必须坚持“六不准”:不准个人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入股分红,不准承包村里工程项目,不准安排子女担任企业一、二把手,不准利用公车办私事,不准享受福利高于村民标准。

因长年劳累,侯二河身患多种疾病,曾3次病倒在项目建设工地。2018年又突发脑梗,被送进医院抢救,但他人在医院,心在村里,稍有好转就出院上工地、下企业。乡亲们心疼地说,二河呀,你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多休息休息吧!他却坦然一笑说:“为了让乡亲们过好日子,活着就要拼命干!”

侯二河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38 侯秀珍

338 侯秀珍

侯秀珍,女,汉族,1946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原党支部书记。

侯秀珍信守承诺,接过公公刘宝斋的宣讲接力棒,坚持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侯秀珍十几岁时随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南泥湾,投奔老乡刘宝斋,并最终同刘宝斋的儿子结婚。刘宝斋是个老红军,长征后编入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放弃返城工作机会,留守南泥湾,给人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1984年,刘宝斋临终前,将讲述南泥湾故事、传承南泥湾精神的接力棒交给了侯秀珍。就这样,曾经听故事的侯秀珍成了讲故事的人。2001年退休后,侯秀珍全身心投入南泥湾精神的义务宣讲中。只要有人前来邀请宣讲,她总是热情接待。多年来,为国内外来客义务宣讲累计100万人次。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带领南泥湾红军小学师生、当地的干部职工,到九龙泉纪念碑为英烈们扫墓。

2021年,侯秀珍自费在自家院子里建起红色家风馆,馆内展出刘宝斋和战友们当年生产生活的历史照片500余张,陈列战士们使用过的实物200余件。她希望将珍藏物件、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如今,侯秀珍已是古稀之年,孩子们让她进城养老,她说:“我要信守承诺,把南泥湾的故事讲下去,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传承下去。”

受父辈艰苦创业的影响,侯秀珍始终自觉践行南泥湾精神,年轻时就踊跃参加生产劳动,从南泥湾村妇女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总是吃苦在先、一心为民,先后为村子修通3条路、通上自来水、修建学校,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植树造林。即使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10多年,她也没耽误过工作。

侯秀珍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339 侯 贵

339 侯 贵

侯贵,男,汉族,1951年7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

侯贵向村民承诺做到“绿进沙退”,他在大漠黄沙中坚守20余年,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了一座抗击风沙的绿色长城。

侯贵出生的刘家村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村民遭受沙害,守着贫瘠的土地艰难度日。2001年,侯贵义无反顾地走向大漠深处植树治沙。资金哪里来?树苗何处找?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侯贵面前。他没有退缩,始终坚信,只要肯干一定能实现自己对村民的承诺。他一边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一边尝试各种方法培育树苗。自此,一个倔老头的身影在沙丘中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家人看见日渐消瘦的他都劝他放弃这没有回报的傻事。侯贵却说:“林子造出来,风沙治住了,这就是回报。”

辽西北地区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树苗种下去隔天就被风沙吞噬大半。望着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侯贵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但这个东北汉子没有选择放弃。树苗吹没了,再栽;栽下去吹没,再来……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失败,他渐渐摸索出了一些治沙造林的经验和心得:春季造林墒情好,秋季造林得灌足水;买的树苗娇气,自己培育的树苗省钱又易活。就这样,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侯贵已造林160公顷,栽种存活20余万株树木。

为造这片林,侯贵已投资50余万元。很多人都说他傻,他却说:“我这一生和沙漠有缘,能做好治沙造林这一件事就知足了。为了实现当初对村民的承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我要继续干下去,把这片林子造好!”如今,年过七旬的侯贵打算继续植树造林,把这片树林打造成一流的防风固沙林。

侯贵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绿化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40 姜延军

340 姜延军

姜延军,男,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某系教授。

姜延军胸怀躬耕三尺讲台、强国强军有我的志向,始终奋战在军队政治理论教学和理论宣讲服务一线,潜心治学、铸魂育人。

姜延军深学笃信党的创新理论,以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为己任,主持国家和军队重点项目近20项,主讲的4门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全军优质课程,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著作、译著30余部,带领团队建成《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他还先后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全军理论宣讲任务,累计为基层官兵辅导授课40余万人次。

姜延军对政治理论教学怀有深厚感情,把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作为终生追求。他为人谦和朴素,夏天一件红T恤、冬天一件冲锋衣成为“延军标配”。2017年学院驻地搬迁,面对地方单位提出的优厚待遇,他不为所动,克服家庭现实困难,执着坚守本职岗位。他先后培养近30名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带出一批年轻骨干。

姜延军认为军校教员是老师更是军人,还应是敢于亮剑的勇士。2020年初,面对敌对势力对我国污蔑抹黑,他迅速投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一线,带领团队持续跟踪敌情动向,敏锐捕捉斗争焦点,积极创新战法对策,牵头完成30余项研究报告与咨询建议。他主动与战区、军兵种进行教研合作,组织“理论小分队”走进部队,嵌入训练演习开展服务,探索课堂对接战场、教学对接部队的新路子。

姜延军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等称号。

341 姜能山

341 姜能山

姜能山,男,汉族,193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村民。

姜能山六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信念,践行诺言,义务守护红军烈士墓,为无名烈士寻找亲人,宣传宣讲英雄烈士事迹,被誉为“英烈守护人”。

湖北省红安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七里坪镇是红四方面军诞生地。1930年,在巩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73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安葬在熊家咀村姜家岗湾荒坡上。作为红军后代,姜能山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心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1958年,姜能山和村民程于美一起到墓地植树,他对同伴说:“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把这些烈士墓守住!有朝一日,他们的后人找到他们,也有个祭拜的地方。”在栽下14棵柏树后,他默默立下“为烈士义务守墓、寻找亲人”的铮铮誓言。自此,20岁的他便承担起看护烈士墓的重任。为了保住墓地,他肩挑背扛,运来黄土,将53人合葬墓和20座个人墓都修葺好。2008年大年三十,大雪纷飞,路上积雪深达30多厘米,姜能山坚持到红军烈士墓祭拜,途中不小心滚到山沟里被大雪淹没,儿子找到他时,他已经被冻僵了,好不容易才被抢救过来。

帮助73名烈士找到亲人是姜能山不变的初衷,多年来他始终竭尽所能寻找烈士们的亲人。1994年,找到了烈士高德福的后人;2012年,找到了烈士黄民进的儿子。烈士后人拿钱感谢姜能山这么多年帮忙守墓。姜能山婉言谢绝,说:“这是做人的本分,是我应该做的……”

为了宣传弘扬英雄事迹,姜能山四处搜寻与烈士有关的战役和事迹资料,当起了义务红色宣讲员。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大家的生活也好了,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守护好英烈的家,让更多的人知道英雄的事迹!”

姜能山荣获湖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2 祝雪兰

342 祝雪兰

祝雪兰,女,瑶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祝雪兰带领村民不断壮大六堡茶产业,走出一条集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乡村发展新路子,兑现了她带富一方、传承手艺、发展产业的郑重承诺。

2008年秋,她当选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承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面对山坪村“山比田地多,地无三尺平”的现实,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好通向大山外的路,实现“茶香不怕山路弯”。她捐出自家1亩多平整土地和6.2万元征地补偿款,建起山坪村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山坪村实现整村脱贫。

2015年,祝雪兰成立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她向村民公开承诺,在茶叶价格下跌的时候,也决不降低价格收购,赢得村民们的信任与好评。她说服家人,开办“茶园讲堂”,向村民免费传授制茶技艺,培养出80多名专业制茶师,近千名从业者传承了六堡茶制作技艺。她帮助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发展茶产业,全村种植茶园面积3700多亩,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7000元提高到2024年的2.6万元。

祝雪兰深入茶业发达地区,咨询茶学专家学者,学习打造茶叶产业链。她与村民并肩作战,建设六堡茶展馆,创建“山坪瑶家六堡”品牌,组建瑶族文化文艺队,探索“茶品牌+瑶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六堡茶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山坪村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镇大规模种植六堡茶,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5万亩,综合产值高达81.5亿元。

祝雪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343 袁守根

343 袁守根

袁守根,男,汉族,1941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脐橙产业协会顾问。

50多年来,袁守根一直把“推广脐橙,让果农致富”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他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为赣南果业大开发总结出了一整套技术规程和操作经验。

袁守根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来到赣南。1970年冬,他了解到有一个脐橙新品种品质很好,便从外地精心挑选了200株脐橙苗种在了宿舍后一个小山头上。他在脐橙树旁搭起棚子,建了个“气象哨”,细心地为每株苗编号,没日没夜地观察。饭点时,他会捧着碗,蹲在那里边吃饭边看着它们。到了第三年,200株苗存活并有156株成功挂果。1977年,赣南脐橙在香港卖出每公斤36港元的“天价”,国家顺势在赣南建立了3个外贸脐橙基地,赣南脐橙产业破土而出。

几十年间,袁守根的脚步踏遍了信丰县每一个村组、每座山头、每片果园,但回家乡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对此,袁守根愧疚不已:自己或许是一个称职的技术员,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

2001年,袁守根退休了,依然忙着为果农实地指导、远程授课。只要涉及脐橙,袁守根都来者不拒,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地传技术、出点子。至今,袁守根没有自己的一片果园,为的就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乡亲。2013年,柑橘黄龙病暴发,袁守根经过反复研究,果断提出“种无毒苗木、消灭木虱、挖除病树”三大防控措施,帮助果农渡过了难关、坚定了信心。

袁守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4 钱 忠

344 钱 忠

钱忠,男,汉族,1968年6月生,中共党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输电(配电)带电作业班班长。

钱忠竭尽所能钻研带电作业的技能,努力践行“让亮起来的灯不灭”的铮铮誓言。

钱忠深耕一线三十八载,身贴万伏高压“主刀”线路进行“微创手术”,累计近万次“上线”,确保电网运行正常。为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接到任务,他的手机常年24小时待命。台风救灾他曾连续36个小时没合眼,暴雨抢险他在没膝的积水中一干就是21个小时。

在创新创造的时代浪潮中,钱忠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11项科技攻关,研发的“应急电源车用多功能快速电缆接入装置”“配网不停电作业工器具”等新设备获得国家专利39项;在关键岗位的人才培养上,他言传身教,培养出31名徒弟,带领的班组始终保持着“零安全事故、零违章记录”,践行“工人也能创新,一线也能发明”的忠诚担当。

身为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嘉定)明灯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在工作之余,钱忠坚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带领服务队获评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精心策划“电力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0年间走进40余所中小学校、30余个村居社区,宣传安全用电和绿色节能知识,义务开展用电隐患排查,上门服务近千次,帮扶老人百余人次;在区残联的支持下,定期开展电力需求代办等志愿服务,解决残障用户电力疑难200余次;带领团队主动请缨赶赴杭州全程参与亚残运会保电任务,铭记“情暖百姓群众,架好电力连心桥”的誓言。

钱忠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345 徐建友

345 徐建友

徐建友,男,汉族,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林源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坚持为种植户谋生计,事事为员工着想,为贫困户谋幸福,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践行诚实守信。

2002年,徐建友做起药材生意,面对市场价格的大幅涨跌,他始终信守承诺。2004年春季,徐建友与种植户达成口头协议,以每斤15元的价格收购五味子。当年秋天,五味子的市场价滑落到每斤5元,如果按当初协议价收购,徐建友要损失100多万元,乡亲们体谅他的难处,但他坚持以当初协议价收购,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种植户受损。2008年,徐建友与收购商达成协议,以每斤80元的价格销售五味子,到交货的时候,五味子的市场价格已经暴涨到每斤280元。面对巨额利润,徐建友不为所动,坚持按当初的协议价出售。

2015年公司扩建,徐建友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还款期将至,但所需资金还有300多万元缺口。如果缓发员工工资,就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徐建友说,“公司再难也不能牺牲员工个人利益”。他顶着巨大压力,如期为员工发放了工资。员工们得知企业的难处后众筹了80多万元,曾经受过徐建友帮助的收购商也主动送来了2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过去种下诚信的种子,如今结出诚信的果实。

徐建友还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为村镇修建水泥路、安装路灯,为困难家庭和学生捐款捐物。为了帮助更多人增收致富,徐建友耐心给村民讲解政策,教他们种植技术,帮助7个贫困村400余人脱贫致富。

徐建友荣获全国“诚信之星”、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6 徐海侠

346 徐海侠

徐海侠,女,汉族,1974年5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理事长。

徐海侠身残志坚、无畏风雨,坚持诚信立身、诚信创业、回馈社会,从一间小理发店做起,经营亏损后,用3年打拼还清30余万元欠款。她把42名托养的残疾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带动600余名妇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

徐海侠的左腿因一次意外受伤,被诊断为骨髓炎,先后进行4次大手术,最终只能截肢。她拄着双拐,用母亲凑的几千块钱盖了两间铁皮房,干起了美容美发。靠着经营理发店攒下的积蓄,她又贷款30余万元扩大经营,然而因经营不善,贷款无法按期偿还。“欠下的钱一定要还上,大不了从头再来。”徐海侠再次振作起来,又是一番辛苦打拼,总算还清了全部欠款。

想着自己创业的艰辛历程,徐海侠许下“要帮残疾人兄弟姐妹创造梦想”的诺言。徐海侠创办“爱心同行洗车行”,聘用员工中残疾人超过80%,以个人成长经历鼓励残疾人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她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成立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红寺堡区创业(电商)孵化园,引进电商平台、残疾人企业、劳务输出公司等机构,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助力圆梦。如今已入驻孵化60余家企业,带动643人就业。

2020年12月,一把寄托着组织信任和关爱的“钥匙”交到了徐海侠手中。作为新开办的残疾人托养中心负责人,她把托养的残疾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政府托付到手上的资金精打细算,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她把培养在托残疾人自食其力放在心上,凭借自身积累的良好信誉,承揽合作代加工等业务,在托残疾人每人每月可获得520元左右的收入。

徐海侠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7 徐淙祥

347 徐淙祥

徐淙祥,男,汉族,1953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

徐淙祥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潜心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20世纪70年代初,徐淙祥高中毕业返乡,看到小麦产量低,他立下誓言,要用科技让乡亲们多打粮。为践行诺言,小麦高产试验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起早摸黑蹲在田里观察记录麦苗长势。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他研制出高效土化肥和土农药,让自留地小麦增产40%。1983年,他考取乡农民技术员,与科研单位合作完成栽培试验。1994年,他研究出小麦绿色高效生产20项关键技术,编成60条“种粮宝典”谚语,帮助乡亲们大幅增产增收。2000年以来,他种植的1230亩现代农业示范田里,小麦、玉米、大豆最高亩产量屡创安徽新高,他被誉为安徽“麦王”“玉米状元”“大豆状元”。为带动更多乡亲增收,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生态优质高产种植,帮助2000多户贫困户、上万名农民脱贫致富。多年来,徐淙祥累计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出色完成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数十项农业科技攻关协作项目。

2022年,徐淙祥种植的小麦总产、单产、品质再创新高,他怀着激动心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丰收喜讯和10多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他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2022年9月,徐淙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筹建“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并担任会长,协会的建立给种粮大户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规模种植、科学种植的平台,目前已发展会员625名,涉及土地约20万亩。

徐淙祥不仅自己种粮,还带动儿孙一起种粮。祖孙三代共践科技助农诺言、共助乡村振兴。

徐淙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8 郭丽英

348 郭丽英

郭丽英,女,汉族,1955年8月生,广东省深圳市凤凰涅槃艺术团团长。

郭丽英是一名乳腺癌晚期康复者,她用坚韧和执着,完成与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丛飞的约定,建立起癌症病友艺术团,与团员们用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演绎与病魔抗争的经历,讴歌生命,感染他人。

2001年,郭丽英被确诊乳腺癌晚期,当时医生预判其生存期不足一年时间。郭丽英积极配合治疗,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信心、支持和关爱对重病患者的巨大支持作用。2006年1月,郭丽英与丛飞一起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癌症康复者文艺汇演。返程时,两人相约组建一个癌症病友艺术团。不久后,丛飞因病去世。郭丽英决心坚守两人的约定,把癌症病友艺术团办起来。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艺术团正式注册成立,郭丽英给艺术团起名“凤凰涅槃”。成立之初,没有起步经费、没有演出器材、没有固定排练场所,郭丽英自己补贴资金,把家作为物料仓库,组织排练和演出。她的丈夫刘秀夫曾是一名医生,后来主动承担了艺术团的策划、撰稿、资料管理等工作,还挑起日常保健医生的担子,为艺术团大型公益活动服务。艺术团作为病友团员的大后方,在生活及治疗过程中,给了团员们有力的支持。

“凤凰涅槃”艺术团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和奉献社会的善举,不断吸引志同道合的病友加入。郭丽英和200多名团友把自己与命运抗争的经历融入表演中,创作并表演了歌曲《爱在心里》、诗歌朗诵《英雄之歌》等节目,开展公益演出400余场。2024年,艺术团举办《生命之歌》大型公益专场演出,现场有近1300人观看,线上观看超30万人次。

郭丽英荣获广东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9 郭 旗

349 郭 旗

郭旗,女,汉族,1988年3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众力佳合多宝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经理。

年仅23岁的郭旗勇敢承担公公欠下的千万元债务,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用7年时间还清欠款。她秉承“诚信是立业之基”的经营理念,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11年,郭旗与同乡青年郝赫喜结连理。结婚后不久,公公告诉他们,家里经营的海参育苗场常年亏损、已资不抵债,并拿出一沓总计逾2000万元的欠款单。郭旗决定与丈夫一起扛下巨债。她辞掉工作,与丈夫一头扎进了育苗场宿舍。她卖掉了赔钱的海参,用仅有的20万元买回1万斤多宝鱼,从零起步、重新创业。喂鱼、刷池子、洗料……她白天跑市场、找销路,晚上上网研究资料。从一窍不通到熟能生巧,从没有客户到成为行业翘楚,郭旗最终用了7年时间还清了欠款。

郭旗坚信,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本,更是立业之基。郭旗养殖多宝鱼,承诺从育苗到养殖全过程坚决不使用抗生素。她配套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让产品在上市之前经过标准检验。鲜鱼价格市场波动很大,有时订货时一个价格,隔天就另一个价格。遇到这种情况,郭旗从未向订购方提出涨价要求,她宁可自己受到损失,也不让对方吃亏。

在郭旗养殖多宝鱼取得业绩后,同村人纷纷上门向她请教养殖技术。郭旗从不拒绝,免费传授技艺,还帮助养殖户进苗、进料、销售成品多宝鱼。2020年,很多乡亲的鱼卖不出去,大家找到郭旗,拜托她帮忙销售。郭旗利用自家企业的好口碑与某大型超市合作,顺利解决了当地养殖户的产品滞销问题。

郭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0 黄 旭

350 黄 旭

黄旭,男,汉族,1984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维一班副班长。

黄旭扎根在不停电作业现场,冲锋在急难保电任务前线,保障城市灯火通明,用自己的坚守点亮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电力人的承诺。

2008年硕士毕业后,黄旭主动选择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班组工作。黄旭记得刚入职时师父对他说的话,“咱电力公司主要工作就是保供电,就是要让用户不停电、让百姓用好电。”那时,他就在心里笃定:作为电力人,我必定全力以赴!10余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完成了4280余次带电作业。

黄旭完成了天津市蓟州区10项配网线路山区绝缘化改造任务,累计改造线路52.05公里,保障大山里2300户居民安全可靠用电。他扎根配电运检工作15年,带领团队建成国内首个10千伏“雪花网”示范工程。他还带领团队研发了10千伏开关柜便携式操作手柄等50余项创新成果,6项科技成果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9项发明专利和4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高达6900万元。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当救灾的集结号角吹响,黄旭第一时间带领团队13小时星夜兼程抵达郑州。他们冲进齐腰深的积水中排查、抢险,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完成了金水区4条10千伏线路主要干线复电和10千伏箱式变电站抢修。2023年7月,成都举办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黄旭再一次带领团队奔赴电力保障一线。多年来,他先后带队完成达沃斯论坛等重特大保电任务上百次。

黄旭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51 梁海磊

351 梁海磊

梁海磊,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百姓宣讲团团长。

梁海磊牢记父亲的嘱托,践行“躬耕基层,为党发声,宣讲百姓,守信一生”的承诺,不论严寒酷暑,坚持在基层宣讲第一线,被称为“全天候的百姓宣讲员”。

1983年,在山区中学任教的梁海磊作了“五讲四美三热爱”专题报告,从此便开启长达40年的基层宣讲生涯。1989年,他主动请缨任地委讲师团“编外宣讲员”。从“影前十分钟”微宣讲到“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专题宣讲,从几十人的农家小院到千余人的报告厅,梁海磊一直都是准时准点宣讲。2021年4月,他血压升高不退,仍然连夜赶路数百公里到洛阳、三门峡等地宣讲;2022年“学雷锋日”,他在学校、社区连作5场报告。40年来,累计宣讲5000余场,线上宣讲超3000小时,撰写讲稿、笔记4000多万字,制作课件近500个。

梁海磊的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转业后在乡镇广播站工作。父亲嘱托他讲党课是咱的看家本领,不仅自己讲,还要带着更多人来讲。2010年,他挑选7名宣传人员组成“草根宣讲团”下乡宣讲。党的十八大后,他以“五老”为主体组建“百姓宣讲团”,到社区、机关、学校等开展宣讲。

梁海磊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听众,设计不同宣讲内容。他兼任20多个中小学校的“特聘校长”、校外辅导员,并为企业量身定制专题党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线上讲“微党课”250多场,发放“海磊讲党课”光盘300多张。他积极推动基层宣讲阵地建设,打造“老百姓的三室一厅”、“学习强国”主题公园和“城市党群会客厅”等22个固定宣讲阵地。

梁海磊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2 董鸿儒

352 董鸿儒

董鸿儒,男,汉族,1939年6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原场长。

他带领林场职工开拓荒岭、植树造林,把昔日荒山秃岭的苏木山治理成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华北地区最大人工落叶松林场。

1958年,董鸿儒来到苏木山任护林员。半山腰的护林站是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屋,屋外是满目贫瘠的山坡;山脚下是“多见石头少见人,石垒房舍四面风”的村庄;屋内一盘冰凉的土炕、一个风箱和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就是全部家当。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鸿儒把家搬到了苏木山上。早年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但是董鸿儒依然坚守岗位,从未放弃种树的信念。

为在苏木山“种下树、种成树、种好树”,造林初期,董鸿儒带着一名林场工人巡林护林,平均每天往返10多公里,终于摸清了苏木山的基本情况。1964年春,他先后去山西和河北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并带回籽种开始育苗试验,试验成功之后,开始大规模栽种华北落叶松。苏木山山高坡陡,无法使用交通工具和机械,山上的树都是他带领林场职工一棵一棵背上去栽种的。

从年轻小伙到霜染双鬓,董鸿儒把一生献给了苏木山。如今的苏木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达到18.6万亩,天然灌木林9.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8.4%,成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国家健走基地、国家登山训练基地,还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绿色宝库”。每年夏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者达数十万人,山脚下的卢家营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每户每年就业增收2万多元。

董鸿儒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353 蒋洪波

353 蒋洪波

蒋洪波,男,汉族,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蒋洪波时刻坚守信、诚、义三个信念,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0年,蒋洪波组建了平罗县唯一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确定最低保护价,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新路。即使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蒋洪波坚持选择履行保价协议收购农户的作物,独自承担债务。他说:“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他们这么相信我,我必须要把合作社办好。”蒋洪波不断探索,依托国家惠民惠农政策,结合区位优势,把合作社办得越来越好。

蒋洪波深知技术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2017年,他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辐射带动3000余名农户发展种植越夏番茄。蒋洪波始终秉承诚信立业、诚信经营的理念。在蒋洪波合作社工作的工人说:“蒋总讲诚信,这么多年我们信任他。”蒋洪波依托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亩纯收入达5000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达800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真正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蒋洪波诚信兴企履行责任的同时,热衷于公益,用真心回馈社会。他积极组织带领员工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在重要时间节点对困难群众和老党员开展慰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合作社员工紧急调运6万斤新鲜蔬菜驰援武汉。2021年7月河南灾情发生后,蒋洪波又带领合作社员工紧急采摘5.8万斤优质瓜菜驰援。

蒋洪波荣获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354 韩守勇

354 韩守勇

韩守勇,男,撒拉族,1980年5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公路桥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韩守勇怀揣“为老百姓修好致富路”的理想,始终坚守一线,抢险救灾、保通道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全身心投入路桥事业,诚信施工、安全生产,赢得干部职工广泛赞誉。

韩守勇以忠为先,勇做青藏高原基础设施建设者。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韩守勇被委派至G214线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负责工程抢险及安全保通保障工作,为过往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司乘人员提供免费的饭菜、茶水和应急救援物资,为战胜震灾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长时间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对柳格高速公路造成巨大冲击,格尔木市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时任茶格CSG11标段项目负责人的韩守勇主动带领项目部相关人员投入柳格高速公路抗洪抢险中,不分昼夜、无惧风雨,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确保了柳格高速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通。

韩守勇工作18年来,保质保量修建完成路基路面500余公里、大中小桥梁40余座、涵洞150座。韩守勇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生产安全”作为督查调研施工现场的重点工作。2017年,韩守勇刚被任命为二级公司经理,就对公司历年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公司因多年经营困难尚有部分农民工工资未支付,账龄多为3至5年,他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与农民工主动联系,归还欠款,在尽己所能帮助农民工解决急难愁盼的同时,树立了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韩守勇参与编制了《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技术》等4项规范,参与发明的一种混凝土拌合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主持编写的《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施工》等3项工法被授予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韩守勇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5 韩俊明

355 韩俊明

韩俊明,男,汉族,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中市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理事长。

韩俊明创建了志愿者总人数达12万人的“晋中新青年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公益平台,为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为生活困难的老人解决难题。

2020年9月,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英雄高晋文找到韩俊明,把寻找战友任树魁烈士的亲人这一夙愿托付给他。高晋文给到的线索仅有“平遥口音”。历经55天,终于在介休市绵山镇西靳屯村找到了任树魁烈士的三弟。截至目前,已有28名烈士的亲人被韩俊明团队成功找到。

晋中市经纬社区70多岁的陈映兰老人早年丧夫,带着一双残疾儿女艰难度日。韩俊明知道后一帮就是10多年,成了陈大娘最踏实的依靠。晋中市像陈映兰这样的困难家庭,韩俊明志愿服务团队对接了358户。他发起“幸福夕阳”志愿服务项目,就近划分志愿者,成立帮扶小组,10个人1个小组,对接1户到10户。老人受助时间长的有10年以上,最短的也有五六年。

诚实守信,是韩俊明吸纳志愿者最基本的要求。2021年,韩俊明采用了信用与志愿服务相互嵌入的方式,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激励模式”,发动晋中市各大商超、医疗机构和企业参与“星级志愿服务回馈店”,为12万名志愿者提供激励措施。

韩俊明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356 曾文龙

356 曾文龙

曾文龙,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

曾文龙以对党、对军队的忠诚,坚守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紧盯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取得大量实用管用成果,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曾文龙军校毕业后毅然申请到西部地区。他从事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长期守在仪器设备前。曾文龙提出无人区信号干扰更小、雪山顶探测范围更大,闯一闯生命禁区。他背着几十公斤的设备,14次赴高原执行任务,累计时长67个月、行程10余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上百次,获得全军特等成果1项、一等成果11项、二等成果7项。

担任某部作训参谋时,他牵头研发某指挥信息系统,推动某领域主战装备由站组联向体系联升级,作战效率大幅提高,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任务中,他创新战法,成功获取关键数据,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在参加某重要任务中,他主动请缨担任行动协调组组长,在高原指导任务部队反复研练,解决6类30余项关键问题,取得重大成果。

2016年战区组建,曾文龙被任命为某业务室主任。战区组织联合演习,曾文龙所在业务室担负某项重要任务,他带着大家整编数据、改进算法,创新提出作战计算理论、指标模型。他聚力推动业务室职能转型、能力升级,构建某领域联合作业机制,打通信息共享链路,实现多维一体保障。近年来,曾文龙带领团队完成全军、战区5项重点课题攻关,参加10余次大项演训任务,业务室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6人受到全军和战区表彰。

曾文龙荣获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357 谢远泰

357 谢远泰

谢远泰,男,汉族,1957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远泰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

40多年来,谢远泰信守一个承诺:带领乡亲种菌菇,一起富起来。他是人工培育茶树菇的发明人,先后研发并申报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将发明成果无偿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培养出一大批因“菌”致富的乡土人才,带动数十万农民脱贫致富。

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创业的谢远泰,看着村里产业薄弱的现状,默默下定决心:“乡亲们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得不到温饱,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助他们。”后来,他到福建、广州等地学习香菇培育技术,随后又学会了木耳、平菇等30种以上菌类的培育技术。1986年,他研究“大田代料栽培法”,带领乡亲们实现了香菇大规模生产。随后,他探索人工培育茶树菇,历经4000余次失败后,终获成功,填补了世界人工栽培茶树菇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为了更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谢远泰将茶树菇接种、栽培、管理、烘烤等生产技术倾囊相授。1998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大震荡,茶树菇市场价每斤由原来最高140元暴跌到20元。乡亲们看着自家大棚里堆积如山的茶树菇,愁容满面。谢远泰坚守诺言,依然按照每斤120元的承诺价回收茶树菇,共回收了100余户总计2.9万斤,乡亲们的收益保证了,他自己的公司却亏了290万元。

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谢远泰扎根在每一座菇棚。2016年,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截至2023年,干鲜菇产量达21602吨,总产值达5亿元。种植户中脱贫户627户,户均年增收16650元。同时,茶树菇生产领域吸纳从事菌包接种、鲜菇采摘、干菇分拣等工种就业人员1.5万人。

谢远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358 谢 茗

358 谢 茗

谢茗,女,汉族,1959年1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黄埔花木专业合作社社长。

谢茗怀揣“帮助邻里乡亲共富”的理想,回乡带领联丰村80余户家庭脱贫致富,16名村民成为种植大户和花木经纪人。她坚守信义,累计让利花农3000余万元。

创业成功后的谢茗心系家乡,1999年,她回到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联丰村建立苗木基地,以双倍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500亩土地,并为村民提供业务培训和工作岗位。在她的带领下,联丰村苗木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苗木种下后,村民们最怕的就是滞销亏本。谢茗承诺,“放心,你们种,我包销。”2021年10月,谢茗参与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道路扩建改造项目需要80多个花木品种,有人劝她在周边收购苗木以减少运输成本,谢茗却固执地来回多跑数千公里,回乡与60余户花农签订收购合同。她鼓励帮助有“闯劲”的村民到联丰村及周边承包土地,让他们的生活从“田间劳作”转变为“花间致富”。

谢茗承接的工程大多在外地,从施工到管理,她都会尽量带上家乡的“农民工”。2009年12月,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项目工程完工在即,甲方突然提出要将航站楼东侧的通道改建成生态景观护坡。临近春节,工人们个个归心似箭。谢茗给大家开出总计100万元的加班费,激励大家加班加点,最终提前6天高质量完工。

1993年,当她知道本村特困户倪琳娣双目失明,儿子病逝,生活拮据,便主动帮扶。20多年间,她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老人,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直至老人94岁病逝。她一心牵挂着“一老一小”,每年都会到金坛区白塔和后阳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她设立“谢茗奖优助困金”,帮助贫困学生。谢茗用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公益资金累计已超1000万元。

谢茗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9 谭淑华

359 谭淑华

谭淑华,女,汉族,1956年8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环卫工人。

谭淑华忠实地履行着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职责,面对意外捡到的近10万元现金,她毫不犹豫地主动归还失主,彰显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和尊重。

每天凌晨4点半,谭淑华都会准时到达迎宾路,开始一天的清扫。她负责的这条路是抚远城区的主干道,不仅很长,而且两侧绿化面积较大。为了提高保洁质量和效率,谭淑华早晨和晚上要全面清理干净,中间还要加大巡回保洁密度。如今,这条全市最长、最宽的道路已成为抚远市最干净整洁的样板路。

2021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清晨,谭淑华像往常一样清冰除雪扫垃圾。在清理被丢弃的杂物时,她发现一件旧衣服里面竟然整齐地包裹着几沓人民币。面对巨款,谭淑华的第一反应是,失主丢了钱一定很着急。于是,她原地等待,盼着失主能及时回来寻找。苦等许久仍不见失主,谭淑华决定把钱送到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仔细清点,发现有现金94900元。很快,民警找到了失主。原来,失主年事已高,年前请晚辈来打扫卫生,没想到晚辈误将旧衣服当垃圾给扔了。失主家属赶到派出所,拿着失而复得的钱款激动地连声道谢,并当即拿出2000元现金以表达谢意,被谭淑华谢绝了。

谭淑华工作之余仍然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每天下班后,她都来到黑龙江岸边,捡拾白天游客或者渔民随手丢弃的垃圾。谭淑华的行为温暖和感动了众多抚远市民,大家纷纷加入到保护黑龙江环境的行动中。

谭淑华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入选“龙江好人”。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