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铁建工集团雄安城际站项目常务副指挥长许慧——(引题)
步履不停 热忱不减(主题)
经济日报记者 齐慧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连片的工地一眼望不到边,一项庞大的工程——雄安城际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雄安城际站是雄安新区东西轴线的核心工程,工程施工范围广、里程长,建设意义重大。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雄安城际站项目常务副指挥长许慧每天在施工现场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认真进行技术指导和协调调度,及时解决各类施工问题。
在30年职业生涯中,许慧主持了雄安城际站、北京丰台站、南极中山站等多个大型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带领项目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作为一名工程师,最大的成就是,看到浸透自己努力和汗水的宏伟建筑平地而起。”许慧说。
唯有热爱才有动力
1994年,许慧从原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建筑行业的向往,进入中铁建工集团工作。自此以后,她一直奋斗在工程一线。
大型基建项目作业人员常年露天作业,经历风吹日晒,但许慧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精益求精钻研技术,在工程管理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干工程比较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地点也飘忽不定。唯有热爱,才有动力。”许慧说。
刚一入职,许慧就被分配到北京西站项目工程中。她全身心投入火热的建设中,把握每一次实操机会,遇到不懂的就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凭借勤学苦练,工作不到1个月,她就能独立完成钢筋工程的翻模、下料等任务,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北京西站东侧出站通廊开工后,许慧负责盯控无粘结预应力通廊结构的加工和安装,以及钢结构和外墙舒乐舍板的加工及安装。
“我不仅要做,还要把它做好。”许慧回忆,那段时间,她白天扛着测量仪器在现场测量,晚上还继续学习、整理资料。“建筑工程管理是系统工程,要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节点,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
2006年,许慧在山西省阳泉市文化广场项目中担任总工程师,后续接任项目经理。“接到任务后,我很快就被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所吸引,迅速思考如何完成好这项工程。”许慧说。
从规划基础结构到装修安装,许慧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她先是对工程结构和装饰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多个施工方案,再逐步进行优化筛选。施工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创新应用10项新技术手段。经过努力,工程队提前84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提前83天实现竣工交验。该工程获评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其采用的《镂空铝型材幕墙施工工法》获评国家级工法。
谈及为什么能够在建筑工程领域坚持工作几十年,并带头完成诸多重点项目,许慧笑着说:“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倾尽全力把它做好。再长的路,一步步走完,也不会觉得累。”
因地制宜探索路径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许慧采用先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高水准完成重大国际工程建设。
2008年,许慧到中铁建工集团国际工程公司担任总工程师。此后10年,许慧每年有大半年时间忙于海外项目,洲际航行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建筑工程师,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许慧总是提前到达施工现场,仔细勘察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施工标准和规范、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带领团队在管理、设计、施工技术上大胆探索。现场施工结束后,她还会组织技术团队收集整理并翻译不同国家的建筑标准,为开展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事国际工程项目,需要构建国际化项目管理思维。”许慧说。
在开展国际工程项目期间,她组织施工团队学习国际通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深入研究EPC管理模式(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深度融合,制定适应国际化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解决技术人员的水土不服问题,培养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
在开展海外项目的过程中,许慧注重兼收并蓄,努力推动中国建造向国际化发展。“目前,中国建筑业仍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高精尖项目的建成,建筑业的科技水平也将随之发展。”她希望,中国建造能够从材料、标准、规范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筑材料精细化加工水平也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要更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更多绿色设计、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数字建造技术。”许慧说。
勇于突破攻坚克难
“这些年来,我参与建设过商品房、安置房等住房,还有剧场、体育场这样的场馆。”许慧说,“每一个工程都存在难题和挑战,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我长出了真本领。”
2018年,获知北京丰台站开工建设的消息后,许慧主动请缨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她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用经验和智慧解决了很多项目建设中的难题。
“大型铁路站房项目通常为综合交通枢纽,不仅存在深基坑、大跨度、复杂异形结构等房建项目的难点,而且也要考虑既有线路施工、列车动荷载、交叉施工相互制约等因素。”许慧介绍,北京丰台站站房及站场面积近64万平方米,采用高速、普速双层车场重叠布置,既要满足静荷载的要求,也要考虑不同速度等级列车运动等扰动因素影响下的站房结构承载力,施工难度大。
“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最不怕的就是困难。越是遇到困难,越要‘钻’透一切困难。”许慧带领团队不分白天黑夜地钻研,组织编写和审查400余份北京丰台站站房方案,组织60余次方案论证,自主研发出精确到厘米级的塔吊与履带吊防碰撞系统和能够追溯数万个钢结构构件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最终,他们破解了双层车场“空中跑高铁”带来的站房综合体施工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行业年度十大技术创新、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等荣誉。
许慧很享受和项目团队在一起攻关的过程,也经常组织团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于别人的请教,她不吝倾囊相授。“我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这对他们的工作大有裨益。”许慧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许慧一直践行着这句格言,如今,她仍奋战在建筑工程一线,把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更多工程建设者。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