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在越江盾构浦东接收井内,随着“申通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刀盘探出洞口,上海轨交崇明线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隧道顺利贯通。
上海港机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程部经理王敏惠,是这款盾构机泥水分离处理系统的制造、安装、调试负责人。30多年来,他始终扎根一线,参与了多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1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每年为企业和社会增效近千万元。
王敏惠(左一)在现场带教。受访对象供图
解决“卡脖子”难题
1993年,王敏惠从江苏溧阳农村走进上海,进入上海港机厂开始了农民工生涯。在几年如一日的钻研下,他的理论水平越来越深厚、技术水平越来越精湛,逐步能够独当一面。后来,他在崇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港机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机械斗轮机用于矿山、港口、码头、电厂等工况恶劣环境,经常会发生回转大轴承损坏的情况,而要更换大轴承,必须顶升斗轮机500多吨的上部结构。如何安全、快速、可靠地更换回转大轴承,这是一个“卡脖子”难题。王敏惠带领他的技术团队,根据斗轮机上部结构的特点,对原有更换工艺进行优化,编制出“一种基于斗轮机的大轴承的更换结构”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多次实践验证了新工艺的安全性、稳定性,新工艺使施工周期缩短了60%,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数百万元,更减少了客户因维护造成的停机损失。
“我一直都在现场”
走进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宛若一只只钢铁手臂的各种大型吊装机械装置。王敏惠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安装和维修这些机械手臂。“这是高空作业,有一定危险性。像这种危险的地方,我一直都在现场,甚至就在最危险的那个点现场指挥。”
现场到底有多危险?王敏惠回忆道:“几年前,我接到紧急消息,一艘外轮撞坏了一个港口的设备。我赶到现场一看,一台50多米高、大约1000吨的设备,被撞后倾斜了近70度,随时有倒下的可能,没人敢爬上去修理。当时大家都劝我,在下面看着就行了。但我觉得,我是团队负责人,我得上去了解故障情况。”于是,他独自爬上设备查看,下来后便迅速和团队制定了抢修方案,先后组织了100多人,只用了21小时就对设备完成了加固,化解了险情,码头在整个事故中,仅耽误了不到1天时间。
手里紧握核心竞争力
“奋斗永远在路上”,这是王敏惠的座右铭。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他萌生出拓展设备制造业务的想法。
尔后,上海各个重大工程都能看到王敏惠的身影。上海机场联络线隧道中隔板的安装,重达25吨的T字型中隔板需要在隧道内翻转90度后安装就位,隧道内壁空间位置小,翻转物件重,大型机械无法进入隧道作业,国内外也没有适用的设备。他带领技术团队成员与建设方合作,潜心研究,从方案设计、设备制造、现场调试,仅用3个月就研制出一台在隧道中使用的专用设备——基于叉车平台的智能旋转机械手,在机场联络线隧道安装中隔墙工程发挥作用。该设备投入小、效率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为国内的隧道大型构件安装闯出一条新路。
王敏惠说:“我觉得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钻研的精神,我们要从实践中寻得真相,发现真知,紧紧握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劳动报记者 李成溪)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