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道|技能点拉满,他成了小时候最想成为的人!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5-01-11 17:23

【工道】

原标题:技能点拉满,他成了小时候最想成为的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窦菲涛 赵亮

2153088_4096x10000

在梁启征工作台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张《神探加杰特》的漫画。

“这是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个动画片人物,他明辨是非,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强,遇到问题能协调资源去破解,这就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梁启征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梁启征是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质量专业首席技师,今年40岁的他从小酷爱动手操作,甚至在读初中时就有了“将来学汽车维修”的想法。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名精通汽车装配、调试、返修、检验、质量问题分析的汽车工匠,先后荣获北京青年榜样、北京经开区“亦城工匠”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一名普通维修工人到班组长,再到公司质量专业首席技师,遇到疑难杂症时,梁启征总是迎难而上,冲到前面,“首席技师就是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干不了的,我一定要试一试”。

2021年,梁启征接到一项特别棘手的任务——一批整车顶衬因供应商操作不当,A面残胶无法清除,导致大量零件报废。企业向国内外各大化工企业和机构求助,但均以失败告终。“只要是问题就有解决办法。”不信邪的梁启征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始攻关。

梁启征搜集了十几种化学试剂,做了上百次实验,结果都不理想。但不久他就从洗牙找到了灵感,“超声波震动可以洗掉牙结石,能不能清除残胶?”梁启征尝试用电动毛刷配合蒸汽来清理残胶,经过多次优化,残胶清理问题迎刃而解。这项成果创造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并在行业内推广,梁启征也因此获得企业的“爱迪生奖”。

梁启征先后参与奔驰10余款新车型的投产和新技术导入,其间累计攻克整车各类疑难杂症280余项,被业界称为“汽车医生”。

在一次次的创新攻关中,梁启征不局限于一个问题的简单解决,更注重思考如何通过工具创新、流程优化从根源上消除问题。

最难的一次挑战,是某车型大量整车出现尾门姿态故障。一辆车的故障就得3个工人至少花费3小时才能消除,但梁启征带领的班组只有16个人,即使大家都没日没夜地干也做不完……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梁启征连做梦都在琢磨办法。

“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梁启征摸索着自制了一款专门用于调整尾门间隙平顺度的工具,一名工人使用此工具5分钟内就能完成问题车的调整,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年实现经济效益4300多万元。后来,这款工具被同事们称为“神杵”,伴随了这款车型的整个生命周期。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50111171131

梁启征从小就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展现出了天赋,“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开始修家里的手表、闹钟、自行车”。学用电烙铁焊接电器零件时,梁启征手上被烫了很多泡。有一次,给电子表焊接纽扣电池,用变压器给电池充电时,电池爆炸差点弄伤眼睛。

“一个多星期眼睛都是红的,也不敢和家长说,怕家长把我的工具扔了,好在眼睛没什么事自愈了。”梁启征回忆。

小学四年级那年,梁启征收到了一本《电工学》的旧书。那是一位在造纸厂工作的阿姨从旧书里捡回来的。梁启征如获至宝,虽然很多内容还看不懂,但他只要一有空就翻看。“好多基础知识就是这样自学启蒙,无师自通的。”梁启征说。

初三毕业时,梁启征没参加中考,而是提前报考了北京汽车维修学校。“当时老师觉得有点可惜,想让我把档案要回来,但我就想学修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003年,梁启征开始在亚运村附近的一家汽车4S店实习。每天从家骑车到次渠镇的车站,再倒3趟公交车,两个小时才能到单位。“当时心里就有一个执念,决定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梁启征坚定地说。

在4S店工作的3年里,梁启征跟着师傅们学习破解各种疑难杂症。“睡觉前我会再回顾一下,今天有没有走弯路,最优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再遇到类似问题,怎么精准解决。”那段时间,梁启征的维修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2006年,梁启征入职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先后任维修工、重修班长、质量专业首席技师。在每个岗位,他都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锤炼技能和创新研发上,有时为了搞攻关吃住在工作室,最长的一次连续36小时没合眼。

“因为热爱,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梁启征说。

“技艺是教学相长的”

“车间是个让我上瘾的地方,我平常不是在车间就是在去车间的路上。”在梁启征看来,在车间一线最能发现生产流程中的细节和问题。2009年,梁启征成为总装车间重修班长,开始带徒弟。在梁启征带领下,重修班连续8年获得先进班组荣誉。

2017年,梁启征工作室应运而生。作为技术带头人,梁启征依托工作室,系统整理经验,创建“梁启征发动机线下点火系统故障排除法”,编制《基于GLK整车电器系统培训教程》,主导开发培训平台及教具10余套,面向一线员工开展“装、调、检、诊、排”专项技能培训,累计受训超过3000人次。

“技艺是教学相长的。”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梁启征也学到不少新技术,“现在好多新员工熟悉人工智能、游戏,有些技术可以应用到培训中,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如今,梁启征带出来的32名徒弟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匠心传承中,不少徒弟已经成为师傅。

梁启征热爱造车,精通修车,更喜欢开车。生活中,他会时不时地买来主流车型的二手车开,“我就是体会一下其他车型的底盘、操控、电器,给自己学习的空间”。业余时间里,梁启征不仅帮亲友看车,有时还为同事维修咖啡机、电饭锅、冰箱等电器。

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梁启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最近,梁启征工作室牵头组建了讲师团,向员工开展新能源实操培训。

“我经常在想怎么才能不被新技术淘汰。”梁启征开始跨界向航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学习,“技术都是相通的,有时候灵感就来自跨行业的思考”。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