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河南工人大思政课】钟源:精耕细作 磨炼过硬本领
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驿城区五一劳动奖章、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自从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钟源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身为驻马店中集华骏铸造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数控操作工的他,在2024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项项荣誉既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他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弘扬工匠精神的证明。
兢兢业业,担起工作重任
从一名普通的数控操作工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要用多长时间?钟源的答案是:15年。
自2009年入职以来,钟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对于车间安排的任何工作从来没有挑肥拣瘦,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他从产品搬运、打磨、检验等等最初级的工序一步一步走来,至今已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中流砥柱。
在驻马店中集华骏铸造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内,钟源站在操作台前,一手调节机器按钮,目光紧盯着仪表上的各项数据,精神高度集中,额头上慢慢沁出了汗水。
“一个数字的差别,就可能改变机器运行的轨迹,甚至可以决定一件物品的成败,不能有0.01毫米的偏差。”钟源说。
不懈创新,变革零件生产工艺
钟源注重关注数控行业的前沿变化,坚持及时跟进学习、提升、创新。他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文明生产秩序,按技术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作业。对现场工、卡、量具等按照要求维护保养,同时按要求准确及时地填写自检记录、设备点检记录等各种记录,15年来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生任何的质量事故。在车间推进24点工艺改善的过程中,他积极配合部门安排,为保证24点工装推行的正常进度,他主动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一遍一遍地与部门的工艺人员探讨、改进,再探讨、再改进,终于顺利完成了24点工装的顺利推行,将产品合格率由97.6%提高到99.3%,此项工艺改善,每年为企业创造收益30余万元。
创新永无止境,精耕细作磨炼过硬本领。产能提效是一线生产的头等大事,不能让产能低效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这既是领导的要求也是钟源心中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工艺改进,进行各种项目策划。通过一人多机、立车三序改两序、模块化工装、复合刀具运用、计件工价平衡、设备布局优化、低效工序转移、瓶颈工序攻关等方式,在设备不变、人数不增加、未经自动化投资改造的情况下,经过近三年的辛勤努力,从人均产量14.7件每人每天提升到现在的30件每人每天,日均产量由2900件提升到5700件,产能低效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170万件,“瓶颈”这个帽子已彻底可以脱去。
“在后序制动鼓动平衡班组,我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探索工艺改善方案。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安排人员,我们成功将单班产量由原先的1000件提升至1300件,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钟源说。
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闲暇的时候钟源的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作业的间隙他总是在与别人交流分享操作的经验,他的这种好习惯默默地带动着周围的员工,一度在车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他所带的生产班组也屡次被公司评为车间先进生产班组。
“钟源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事。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善举感染着我们周围的人,不仅让我们感觉到华骏这个大家庭的温馨,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善举、获快乐。”钟源的努力付出赢得了同事的赞誉。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钟源多次获得驻马店中集华骏铸造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驻马店市“驿城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他的事迹也并非惊天动地,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